• 1、根据下列素材,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1

    定义:在数轴上,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互不重合的三个点A、M、B,这三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依次为a、m、b.若点A到点M的距离与点B到点M的距离相等,则称这个相等的距离值是数a和数b关于数m的“等距值”,用字母d表示,数m是数a和数b的“中值数”.

    例如:图中,点A表示的数为-4,点B表示的数为2,点M表示的数为-1,点A与点B到点M的距离都是3个单位长度,则-4和2关于-1的“等距值”为3,-1是-4和2的“中值数”.

    材料2

    表示-3和2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可以表示为2-(-3)=5;

    表示-3和-1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可以表示为−1−−3=2;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n(m>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m-n.

    ①任务1

    特值感悟

    根据材料1(a<m<b),填空:

    ⑴若a=3,b=9,则m=              ,  d=           

    ⑵若a=-5,m=-1,则b=           ;d=           .

    ②任务2

    猜想归纳

    观察材料1中a、b、m、d(a<m<b)之间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

    ⑴m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

    ⑵d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任务3

    拓展应用

    根据材料1和2,解决下面的问题:已知,数轴上两点P、Q表示的数分别为p、q,它们关于某数的“等距值”为3,点T是数轴上P、Q之间的任一点,其表示的数为t,表示p、t的“中值数”的点为E,表示q、t的“中值数”的点为F.试探究E、F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其值、

  • 2、观察下列等式:11×2=1−1212×3=121313×4=1314 , 将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1×2+12×3+13×4=1−12+1213+1314=1−14=34.
    (1)、猜想并写出:1nn+1=
    (2)、计算:11×2+12×3+13×4+⋯+12016×2017.(写出计算过程)
    (3)、计算:12×4+14×6+16×8+⋯+12016×2018.(写出计算过程)
  • 3、“十一”黄金周期间,某风景区在10月1日-10月7日每天旅游的人数变化如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单位:万人).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人数变化

    +1.6

    +0.8

    +0.4

    -0.4

    -0.8

    +0.2

    -1.2

    (1)、若日月34日游客为2万。则10月2日游客的人数为多少?
    (2)、请判断7天内游客人数最多的是哪天?最少的是哪天?它们相差多少万人?
    (3)、求10月1日-10月7日游客的总人数.
    (4)、如果你们一家人打算在下一个国庆节参观故宫,请你对你们的出行日期提一个建议.
  • 4、已知有理数a,b,c,d中,a,d为负数,b,c为正数,且∣c∣>∣b∣>∣d∣>∣a∣.
    (1)、画出数轴,并标出表示数a,b,c,d的点的大致位置:
    (2)、将a,-b,-|c|,-(+d)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直接写答案);
    (3)、若有理数m满足|b|<|m|,试比较b,-b,m之间的大小关系.
  • 5、如图1,在平整的地面上,用8个棱长都为1cm的小立方块搭成一个几何体.

    (1)、请在图2中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
    (2)、将图1中小立方块①移走后,从面看到的新几何体的形状图不发生改变:
    (3)、图1中8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包括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为cm2.
  • 6、把下列各数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数集内:

    ①1;②-35;③+3.2;④0;⑤13;⑥-6.5;⑦+108;⑧-4.

    (1)、正整数集合{            };
    (2)、负分数集合{             …};
    (3)、负有理数集合{              …};
    (4)、有理数集合{              …}.
  • 7、计算
    (1)、计算 12-(-18)+(-7)-20;
    (2)、计算 −32+13×−385÷22
    (3)、计算 −22×14+−12025+∣2−−3
    (4)、计算 39×148149+148×86149+148×24149.
  • 8、若|x−3|+y+42=0 , 则x+y2025的值为.
  • 9、一个正方体的相对面上的数相等,其展开图如图所示,则a+b-c=.

  • 10、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且m的绝对值是1,则a+b−cd+2025m2的值是.
  • 11、定义一种新运算“*”:a*b={a2b,a>ba3b,a<b,,则(4*3)*(5*6)=(    )
    A、24 B、22 C、-22 D、-24
  • 12、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a,b,且|a|<|b|,则a,b,-a,-b的大小关系为(    )

    A、-b<a<-a<b B、b<-a<a<-b C、-b<-a<a<b D、b<a<-a<-b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B、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和零 C、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D、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
  • 14、 -|-2025|的相反数是(    )
    A、-2025 B、12025 C、12025 D、2025
  • 1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1+1=0 B、-1-1=0 C、13=−1 D、(-2)+|-2|=4
  • 16、如图是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观察这个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 17、已知抛物线C:y=x22mx4m+1x轴正半轴于点A , 其顶点在直线l1:y=6x+2上,过点A的直线l2:y=43x+by轴于点C , 点P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过点PPMy轴交直线l2于点M

    (1)、直接写出抛物线C和直线l2的解析式;
    (2)、连接AP , 若PAM是以AM为一条腰的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横坐标;
    (3)、向x轴的下方作OAB=45AB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B , 连接PB , 求PB的最小值.
  • 18、背景材料:某社区准备改造原半径为6m的水池中的喷泉设施(如图①),综合实践小组开展了优化设计方案的综合实践活动.

    (1)、【建模分析】

    如图②,该小组把喷泉最外侧水流抽象成抛物线,测量出如下数据:喷水口位置在水池中心点O的正上方且竖直高度为2.25m , 水流最高高度为3m , 水流最高点距喷水管的水平距离为1m

    任务1:以水池中心点O为原点,水平向右方向为x轴正半轴,以喷水管竖直向上方向为y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原喷泉水流右支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并计算喷泉水流到喷水管的最大水平距离.

    (2)、【优化设计】

    社区要求:为了使喷泉喷出的水流达到美观效果,要求喷出的水流所在抛物线最大高度AB与水平宽度BC的比接近黄金比0.618

    如图③,该小组进一步提出优化设计,若优化后水流离喷水管最大水平距离为5.5m , 喷水口的竖直高度为1.1m , 喷出的水流的最高高度为3.6m

    任务2:求进一步优化后喷出的水流所在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并通过计算说明该小组所设计喷泉的是否达到美观效果.

  • 19、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想借助如图所示的直角墙角(两墙足够长),用6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篱笆只围AB,BC两边),设AB=x米.

    (1)、如果花园的面积为5平方米,求x的值;
    (2)、如果在点P处有一棵树到墙CD,AD的距离分别是4米和1米,要将这棵树围在花园内(含边界,不考虑树粗细),直接写出花园面积的最大值.
  • 20、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2)x+m25=0的两个实数根,是否存在实数m , 使x12+x22等于44?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