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25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周测卷 (第十四章 第2-3节)培优卷
- 2025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周测卷 (第二十二章 第2-3节)培优卷
-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第七章 命题与证明(基础卷)
- 第六章《一次函数》提升卷—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上)单元测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周测卷 (第十四章 第1-2节)基础卷
- 第五章《位置与坐标》提升卷—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上)单元测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周测卷 (第二十二章 第1节) 基础卷
- 第四章《实数》提升卷—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上)单元测
- 第五章《一次函数》提升卷—苏科版(2024)数学八(上)单元测
- 第四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提升卷—苏科版(2024)数学八(上)单元测
-
1、四边形ABCD中, , .(1)、 求证:.(2)、 若 , , 求BC的长.
-
2、按要求在四边形 ABCD 中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 1 中,仅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作菱形 AECF,点 和 分别在边 AB 和 DC 上.(2)、在图 2 中,点 和 分别在边 AD 和 AB 上,仅用无刻度直尺,作四边形 PQMN,点 和 分别在边 BC 和 CD 上.
-
3、某校举办科技知识竞赛,从七、八年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 20 名学生的竞赛成绩(百分制)进行整理,得分在 90 分及以上为优秀,成绩得分用 x 表示,共分为四组:A. , B. , C. , D. , 已知以下部分信息:
七年级 20 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是:64,68,72,80,83,85,86,88,89,89,90,93,93,93,95,96,98,99,99,100.
八年级 20 名学生竞赛成绩在 B 组的成绩是:89,86,87,83,85,88,89.
年级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七年级
88
a
89.5
10.3
八年级
88
94
b
9.6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上述图表中的 , , .(2)、 若该校七年级有 240 名,八年级有 250 名学生参加了此次知识竞赛,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学生参加此次知识竞赛成绩达到优秀的共有多少人? -
4、(1)、计算:(2)、解方程:
-
5、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 将 沿对角线 AC 翻折,得到 , CE 交 AD 于点 F,再将 沿 AF 翻折,得到 , GF 交 AC 于点 H,若 AC 平分 , 则 FH 的长为.
-
6、 如图,点 A,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 , 的图象上,连结 AB 交 y 轴于点 C,作点 B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D,连结 AD,线段 AD 恰好经过坐标原点 O,若 , 则 的值为.
-
7、 若 , , 则代数式.
-
8、 若点(a, -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a的值是.
-
9、 已知n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 , 则.
-
10、 将四块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围成 , 其中 , , 其内部四个顶点构成正方形 EFGH,已知 的面积为 5,则 AB 的长是( )A、 B、 C、 D、
-
11、 根据我校图书馆年度数据报告,2023 年借阅图书的学生 7800 人次,2025 年人数增长至 10850 人次,设这两年借阅图书的学生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x,可列方程( )A、 B、 C、 D、
-
12、 已知点 , , 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a, b, 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
13、 如图,已知中, , 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则的度数为( )A、 B、 C、 D、
-
14、 如图,已知三条直线 , , 互相平行,直线a和直线b分别与 , , 交于A,B,C三点以及D,E,F三点,若 , , , 则EF的长为( )A、1.6 B、2.8 C、3.2 D、3.6
-
15、 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3,7,x,11,15,且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9,则x的值为( )A、7 B、9 C、11 D、15
-
16、 若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k的值为( )A、3 B、2 C、-2 D、-1.
-
17、 下列函数中,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是( )A、 B、 C、 D、
-
18、 下列新能源汽车的车标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19、 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
20、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和轴分别交于点、点 , 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点和点 , 且 , 直线与直线交于点 .(1)、求直线的解析式;(2)、若点为线段上一个动点,过点作轴于点 , 交直线于点 , 当时,求点的坐标;(3)、在图2中,过点作直线垂直于轴,点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 , 是否存在点 , 使得 ,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