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二次函数y=2x2-4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
2、 如图1,已知AB, CD是中位于圆心O上下两侧的两条弦,且满足 , 设弦 , , 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当时,求CD的长( )
A、 B、 C、 D、 -
3、如图,在△ABC中,AB=AC=2, ∠C=70°,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则BD的长为( )
A、 B、 C、 D、 -
4、已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9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3个白球,6个红球,若从袋中取出若干个红球,换成相同数量的黄球,搅拌均匀后,使得随机从袋中摸出两个球,颜色是一白一黄的概率为 , 则袋中红球被换成黄球的个数为( )A、2 B、3 C、4 D、5
-
5、如图所示,在⊙O中,弦AB//CD,连结BC交半径OD于点E,OB平分∠ABC,若∠ABC=38°,则∠BED的度数为( )
A、38° B、76° C、90° D、95° -
6、若二次函数y=(x-1)2+2,当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2 C、x≤1 D、x≥1
-
7、将抛物线y=x2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是( )A、y=(x-2)2+5 B、y=(x-2)2-5 C、y=(x+2)2+5 D、y=(x+2)2-5
-
8、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7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2个红球,5个白球,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出的球是红球的概率是( )A、 B、 C、 D、
-
9、数形结合是运算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小明将一根木棒放在如图1所示的数轴(单位长度为1cm)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B重合,
(1)、若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为-1,B点表示的数为2,若将点A移动到点B,则点A移动的距离为.(2)、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由此可得这根木棒的长为;图中点A所表示的数是 ;点B所表示的数是.(3)、知识迁移爸爸对小明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14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67岁啦!”请求出爸爸的年龄.
-
10、 综合与探究:
【概念学习】
现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商的运算叫做除方,例如2÷2÷2÷2,(-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2写作2④ , 读作“2的圈4次方”,(-3)÷(-3)÷(-3)写作(-3)③ , 读作“(-3)的圈3次方”,一般地把(a≠0)写作an , 读作“a的圈n次方”.
(1)、【初步探究】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
(2)、【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那么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把下列除方运算直接写成幕的形式:
①;
②.
(3)、算一算: -
11、同学们都知道,|4-(-2)|表示4与-2的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同理|x-3|也可理解为x与3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1)、求|4 - (-2) |=;(2)、若|x-2|=5, 则x=;(3)、请你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1-x|+|x+2|=3.
-
12、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
计算:
解:原式:
上面这种解题方法叫拆项法.
仿照上述解题过程计算:
-
13、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b-c|+|c-a|.

-
14、阅读材料:求
首先设
则
②-①得
即
以上解法,在数列求和中,我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
.
-
15、实数a,b在数轴上表示如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a+b>0 ②a-b>0 ③ab<0 ④|a|>|b|.

-
16、比较大小:(填“>”“<”或“=”).
-
17、在7中,非负数的个数有 .
-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a一定是正数; ②0的倒数是0;
③最大的负整数-1; ④只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⑤倒数等于本身的有理数只有1.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19、若则计算的结果是( )A、-130 B、130 C、-290 D、290
-
20、不改变原式的值,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后,可以写成-6+3-4-5的是( )A、(-6)-(+3)-(-4)+(-5) B、(-6)+(+3)+(-4)-(-5) C、+(-6)+(+3)-(-4)+(-5) D、-(+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