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4二次函数的应用之实际问题(培优练习)
-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4二次函数的应用之几何相关存在性问题(培优练习)
-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4二次函数的应用之抛物线型问题(专项练习)
-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5反比例函数之系数k的几何意义培优练习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1勾股定理的探究培优练习(一)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专项练习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之蚂蚁爬行最短路径问题同步练习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整式的加减之代数式排列规律同步练习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整式的加减之计算专项同步练习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整式的加减之实际问题的应用专项练习
-
1、在中,于点 , . 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 , 连接 .
(1)、如图1,当时,补全图形,并求的长;(2)、如图2,取的中点 , 连接 , 用等式表示线段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2、如图,是的直径,点C在上,连接 , . 作交于点D,交于点E.
(1)、求证:;(2)、过点D作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F,若 , . 求的长. -
3、不透明袋子中装有1个红球,1个绿球和2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1)、从袋子中随机摸出1个球,摸出的球是黄球的概率为;(2)、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后,不放回,再从剩余的球中随机摸出一个.请利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摸出的两个球恰好是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的概率.
-
4、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部分点的横坐标x,纵坐标y的对应值如下表:
x
…
-1
0
1
2
3
…
y
…
m
3
4
3
0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m的值为;(2)、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3)、当时,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是1,则k的值为 . -
5、已知:如图,是的弦.
求作:上的点 , 使得 .
作法:①连接并延长交于;
②分别以点 , 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③作直线交于点 , , 连接 , .
所以,点 , 就是所求作的点.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连接 , .
, ,
( ▲ )(填推理的依据).
.
, , , 都在上,
, ( ▲ )(填推理的依据).
.
-
6、如图,圆形拱门的形状是以点O为圆心的圆的一部分,如果D是中弦的中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C,并且 , , 求的半径.

-
7、已知 , 求代数式的值.
-
8、如图,在中, , 是内的一个动点,满足 . 若 , , 则长的最小值为 .

-
9、如图,中, , , 点O在上, , 以为半径的与相切于点D,交于点E,则弦的长为 .

-
1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为 , 则a的值为 .
-
11、如图,为等腰三角形,是底边的中点,若腰与相切,则与的位置关系为 . (填“相交”、“相切”或“相离”)

-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 , 在抛物线上,则(填“”,“”或“”).
-
13、如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点A,B在上,点C在内,的半径为 .
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得到两个结论:
①当点C第一次落在上时,旋转角为;
②当第一次与相切时,旋转角为 .
则结论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①② D、均不正确 -
14、“正六边形”在一些地区园林窗洞的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知半径为的正六边形的窗洞如图所示,那么它的面积是( )
A、 B、 C、 D、 -
15、解一元二次方程:(1)、;(2)、 .
-
16、为了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光伏发电关键零部件制造.青岛某工厂今年第一季度生产某种零件的成本是20万元,由于技术升级改进,生产成本逐季度下降,第三季度的生产成本为万元,设该公司每个季度的下降率都相同.则该公司每个季度的下降率是 .
-
17、如图,平行四边形中,的平分线分别与、交于点、 . 当 , 时,的值为( )
A、 B、 C、 D、 -
18、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
19、如图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中, , 点轴正半轴上,点轴正半轴上,其中 , 斜边轴于点 .
(1)、若 , 直接写出点的坐标为 , 点的坐标为 , 点的坐标为 .(2)、如图 , 已知轴负半轴于点 , 连接于点、求证:点轴的距离等于;(3)、在的条件下,若点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记的面积为的面积为的长度为 .求证:点是线段的中点;
猜想一下,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先给出结论再写出理由提示:尝试用去表示
-
20、“读有益之书,做有益之事,成有益之人”,我们不妨约定:如果一个整数能表示成两个整数的平方差形式即可以写成的形式其中是整数 , 则称这个数为“有益数”例如,是“有益数”,理由:因为 , 所以是“有益数”.(1)、按要求填空.
已知是“有益数”,请将它写成是整数的形式;写一种即可
整式可表示成为常数且 , 则的值是;
请判断是否为“有益数”,;填“是”或“否”
(2)、已知是整数,是常数 , 要使为“有益数”,试求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值,并说明理由.(3)、已知是关于的方程的解,是关于的方程的解其中是常数 , 求“有益数”是整数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