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圆锥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5,则此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
  • 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8x+m=0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m的值 . (写出一个即可)
  • 3、已知x+2y=1 , 则2x+4y+1=
  • 4、《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数学经典著作,书中记载了这样一道题目: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人与车各几何?其意思是:今有3个人坐一辆车,有2辆车是空的;2个人坐一辆车,有9个人需要步行.人与车各多少?若设有x人,车y辆,则可列方程组是(       )
    A、3x=y22x9=y B、13x=y2x92=y C、3xy=22x=y9 D、13x2=y12x9=y
  • 5、生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生长过程分为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四个时期,小明记录劳动种植园的生菜生长过程,发现其中一株生菜的高ycm近似是生长时间x天的一次函数,部分数据如8表所示,则yx之间的关系式为(       )

    生长时间x/天

    30

    35

    高度y/cm

    10

    15

    A、y=x+20 B、y=x20 C、y=10x D、y=10x+20
  • 6、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二十四节气中的6个.从二十四个节气中任选一个节气,这个节气在春季的概率是(       )
    A、12 B、112 C、16 D、14
  • 7、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AB=5CD=2 , 则ABD的面积是(       )

       

    A、10 B、5 C、3 D、2
  • 8、不等式3x+3<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3,1 , 则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1,3 B、1,3 C、3,1 D、3,1
  • 10、4的值是(       )
    A、2 B、±2 C、4 D、±4
  • 11、在矩形ABCD中,AD=6AB=8 , E 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F是边D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F , 将矩形沿EF折叠.

    (1)、如图1,若.AE=AD时,将矩形ABCD沿EF折叠后,点C 恰好落在AD上的点C'处,点B 落在点B'处,B'C'AB于点 M.

    ①求折痕EF的长;

    ②连接DEC'F于点N,求DNEN的值;

    (2)、如图2,BE=1 , 将矩形ABCD沿EF折叠后,点A、D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D' , 连接CA'CD' , 直接写出CA'D'面积的最大值为 , 与CA'D'面积的最小值为
  •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12x2+bx+c与x轴交于点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0,4BOC的面积为8,D是BC中点.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点P是第四象限内该抛物线上一动点,求BDP面积的最大值.
    (3)、若点G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且GBD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G 的坐标
  • 13、如图1,O是以OA的长为半径的圆,点O在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上,O与矩形ABCD的三边ADACAB分别交于点E,F,G,其中DCE=ACB

    (1)、求证: CD2=ADED
    (2)、求证:直线CEO的切线;
    (3)、如图2,若点 E落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CD=9 ,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 14、【综合与实践】

    【问题背景】

    如图1,刻漏,中国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计时器.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中国最早的漏刻出现在夏朝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漏刻在历朝历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改进,成为了重要的计时工具.漏刻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均匀水流导致的水位变化来显示时间.

    如图2,综合实践小组用甲、乙两个透明的竖直放置的容器和一根装有节流阀(控制水的流速)的软管,制作了类似“漏刻”的简易计时装置.

    【实验操作】

    上午8:00,综合实践小组在甲容器里加满水,此时水面高度为30cm , 开始放水后,每隔10min记录一次甲容器中的水面高度,相关数据如表:

    记录时间

    8:00

    8:10

    8:20

    8:30

    8:40

    流水时间 t/min

    0

    10

    20

    30

    40

    水面高度h/cm

    30

    29

    28.1

    27

    25.9

    【建立模型】

    小组讨论发现:“t=0h=30”是初始状态下的准确数据,每隔 10min水面高度值的变化不均匀,但可以用一次函数近似地刻画水面高度h与流水时间t的关系.

    【问题解决】

    (1)、利用t=0时,h=30t=10时,h=29这两组数据求水面高度h与流水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
    (2)、利用(1)中所求解析式,计算当甲容器中的水面高度为15cm时是几点钟?
    (3)、经检验,发现有两组表中观察值不满足(1)中求出的函数解析式,存在偏差,小组决定优化函数解析式,减少偏差.通过查阅资料后知道:t为表中数据时,根据(1)中解析式求出所对应的函数值,计算这些函数值与对应h的观察值之差的平方和,记为s;s越小,偏差越小.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1)中得到的函数解析式的s值.
  •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C的坐标为3,3

    (1)、试画出ABCC为旋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A1B1C
    (2)、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2B2C2 , 写出点B2的坐标为______;
    (3)、请在x轴上找一点D得到ACBD , 则点D的坐标为_______,若直线y=32x+b平分ACBD的面积,则b=______.
  • 16、化简求值:2x+5x+31÷x2+2xx+3其中x是不等式组x+3<02x+9>0的整数解.
  • 17、单项式3x2y3的次数是
  • 18、分解因式:a2+b22ab=
  • 19、如图,已知点A、B、C依次在O上,ABO=40° , 则C的度数为(     )

    A、70° B、60° C、50° D、40°
  •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两个矩形都相似 B、反比例函数图象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C、方程x22x=x5有实数根 D、甲、乙两人在太阳光下的水平道路上行走,同一时刻他们的身高与其影长的比相等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