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果且 . 则下列说法中可能成立的是( )A、a、b为正数,c为负数 B、a、c为正数,b为负数 C、b、c为正数,a为负数 D、a、b、c为正数
-
2、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a,b,且 , 则a,b, ,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
3、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与表示3.5的点之间的整数的点有几( )个A、3 B、4 C、5 D、6
-
4、的倒数是( )A、 B、 C、2025 D、
-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纵坐标y与横坐标x的差“”称为点A的“纵横差”.某范围内函数图象上所有点的“纵横差”中的最大值称为该范围内函数的“纵横极差”.
例如:点的“纵横差”为;函数图象上所有点的“纵横差”可以表示为 , 当时,的最大值为 , 所以函数的“纵横极差”为7.
根据定义,解答下列问题:
(1)、求点的“纵横差”;(2)、求函数的“纵横极差”;(3)、若函数的“纵横极差”为4,求h的值. -
6、 已知关于的二次函数 , 经过点 , .(1)、若此函数图象过点 ,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时, , 求的值;(3)、若 , 当 , 且时,求证: .
-
7、 已知二次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为抛物线 .(1)、求证:不论为何值,抛物线与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当时, , 求的取值范围;(3)、设点、 , 若抛物线与线段只有一个交点,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
8、 设二次函数( , b是实数).已知函数值y和自变量x的部分对应取值如下表所示:
x
…
0
1
2
3
…
y
…
m
1
n
1
p
…
(1)、若 , 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在m,n,p这三个实数中,只有一个是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
9、 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1),(0,0),(1,9)三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另外三点(x1 , 21),(x2 , 21),(x1+x2 , n)也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求n的值.
-
10、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红、白两种颜色的小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其中红球有2个,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这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 .(1)、求袋子中白球的个数;(2)、随机摸出一个球后,放回,搅匀再随机摸出一个球,请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两次都摸到相同颜色的小球的概率.
-
11、 已知函数 .
(1)、请在下边网格内,画出该函数的大致图象;(2)、请根据该函数图象写出时的取值范围. -
1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5个结论:①;②;③;④;⑤(m≠1的实数),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13、 抛物线与直线只有一个交点,且过点 , , 则等于 .
-
14、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
-
15、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当时,y的最小值为 , 则m的值为( )A、或10 B、10或2 C、2 D、
-
16、 一个物体从地面被竖直向上抛出,其上升高度(米)与时间(秒)之间的关系由二次函数描述.关于该物体的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物体在2秒时到达最高点,最高高度为40米,并在4秒时返回地面 B、物体在2秒时到达最高点,最高高度为20米,并在4秒时返回地面 C、物体在2秒时到达最高点,最高高度为20米,并在2秒时返回地面 D、物体在4秒时到达最高点,最高高度为40米,并在8秒时返回地面
-
17、 已知点和都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
18、 小亮的衣柜里有3件上衣,其中有1件是黄色,2件是蓝色,从中任意取出一件正好是蓝色的概率为( )A、 B、 C、 D、
-
19、根据下列素材,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1
定义:在数轴上,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互不重合的三个点A、M、B,这三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依次为a、m、b.若点A到点M的距离与点B到点M的距离相等,则称这个相等的距离值是数a和数b关于数m的“等距值”,用字母d表示,数m是数a和数b的“中值数”.
例如:图中,点A表示的数为-4,点B表示的数为2,点M表示的数为-1,点A与点B到点M的距离都是3个单位长度,则-4和2关于-1的“等距值”为3,-1是-4和2的“中值数”.

材料2
表示-3和2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可以表示为2-(-3)=5;
表示-3和-1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可以表示为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n(m>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m-n.
①任务1
特值感悟
根据材料1(a<m<b),填空:
⑴若a=3,b=9,则m= , d= ;
⑵若a=-5,m=-1,则b= ;d= .
②任务2
猜想归纳
观察材料1中a、b、m、d(a<m<b)之间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
⑴m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
⑵d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任务3
拓展应用
根据材料1和2,解决下面的问题:已知,数轴上两点P、Q表示的数分别为p、q,它们关于某数的“等距值”为3,点T是数轴上P、Q之间的任一点,其表示的数为t,表示p、t的“中值数”的点为E,表示q、t的“中值数”的点为F.试探究E、F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其值、
-
20、观察下列等式: , 将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猜想并写出:;(2)、计算:.(写出计算过程)(3)、计算:(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