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B两个工程队分别接到36千米的道路施工任务。以下是两个工程队的施工规划。

    A工程队

    前两天施工速度为x千米/天,第三天开始每天都按第一天施工速度的2倍施工(预计比全程只按x千米/天的速度完成施工的时间提前3天)。

    B工程队

    甲方案:计划前18千米按每天施工a千米完成,剩下的18千米按每天施工b千米完成,预计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间为t1天。

    乙方案:设完成施工任务所需的时间为 t2天,其中一半时间每天完成施工a千米,另一半时间每天完成施工b千米。

    特别说明:两种方案中的a,b均为10 以内的正整数,且a≠b。

    (1)、问A工程队完成施工任务需要多少天?
    (2)、若要尽快完成施工任务,B工程队应采取哪种方案?说明你的理由。
    (3)、若B 工程队采用甲方案完成施工时间与A工程队完成时间相同,直接写出 a 的值。
  • 2、随着 5G网络技术的发展,市场对5G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某大型5G产品生产厂家更新技术后,加快了生产速度,现在平均每天比更新技术前多生产30万件产品,现在生产500 万件产品所需的时间与更新技术前生产400 万件产品所需的时间相同,求更新技术前每天的产量。设更新技术前每天生产x万件产品,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
     
    A、400x-30=500x B、400x=500x+30 C、400x=500x-30 D、400x+30=500x
  • 3、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可知((ax+p)(bx+q) =abx2+aqx+bpx+pq=abx2+aq+bpx+pq。那么,反过来,也有 abx2+aq+bpx+ pq=(ax+p)(bx+q)。具体分解过程可以用十字相乘的形式形象地表示:先分解二次项系数,分别写在十字交叉线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再分解常数项,分别写在十字交叉线的右上角和右下角;然后交叉相乘再求和,使其等于一次项系数。例如:

    因式分解: 2x2x3

    第一步:分解二次项系数,2=1×2;

    第二步:分解常数项,-3=-1×3=1×(-3);

    第三步:如图所示,验算“交叉相乘之和”:

    ③1×(-3)+2×1=-1。

    发现③中“交叉相乘之和”的结果等于一次项系数-1,故将十字交叉线上的数对应写在两个相乘的多项式中,得 2x2x3=x+1(2x-3)。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称为十字相乘法。

    (1)、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3x25x2
    (2)、因式分解: x2+x2x2+x2
    (3)、因式分解: x2y+x23xy+xy24y2
  • 4、常用的分解因式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等,但有的多项式只用上述方法无法分解,如: x24y2+2x4y 细心观察这个式子会发现前两项符合平方差公式,后两项可提取公因式,故可以尝试按如下方法分解:

     x24y2+2x4y=x24y2+2x4y·分组

    =(x+2y)(x-2y)+2(x-2y)…组内分解因式

    =(x-2y)(x+2y+2)。…整体思想提取公因式

    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分组分解法,利用这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分解因式: 16x28x+2yy2
    (2)、已知a,b,c满足 a22ac+c2=abbc,且a≠c,试判断a,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5、在因式分解中,把多项式中某些部分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代替,用以简化要分解的多项式的结构,我们把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称为“换元法”。下面是小涵同学用换元法对多项式 x24x+1x24x+7+9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

    解:设 x24x=y

    原式=(y+1)(y+7)+9

     =y2+8y+16

     =y+42

     =x24x+42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老师说,小涵同学因式分解的结果不彻底,请你写出该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
    (2)、请你用换元法对多项式 x2+2x(x2+2x+2)+1进行因式分解。
  • 6、先化简: 11x1÷x2x22x+1,再从1,2,3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
  • 7、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这样一个题目:“今有共买琎,人出半,盈四;人出少半,不足三。问人数、进价各几何?”其大意是:今有人合伙买琎石,每人出 12钱,会多出4钱;每人出 13钱,又差了3 钱。问人数、琎价各是多少?设人数为x,班价为 y,所列方程组为(   )
    A、{y=12x+4y=13x+3 B、{y=12x4y=13x3 C、{y=12x4y=13x+3 D、.{y=12x+4y=13x3
  • 8、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很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某村有部分返乡青年承包了一些田地,采用新技术种植 A,B两种农作物,种植这两种农作物每公顷所需人数和投入资金如下表:

    农作物品种

    每公顷所需人数

    每公顷所需投入资金/万元

    A

    4

    8

    B

    3

    9

    已知农作物种植人员共24位,且每人只参与一种农作物种植,投入资金共60万元,问A,B两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各多少公顷?

  • 9、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x+2y=5,m2y+mx+9=0.
    (1)、无论实数 m取何值,方程②总有一个固定的解,请直接写出这个固定的解。
    (2)、若方程组的解满足x+y=0,求m的值。
  • 10、已知:AB∥CD,E,G是AB 上的点,F,H 是CD 上的点。

    (1)、如图1,若∠1=∠2,试说明:EF∥GH。
    (2)、如图2,过点 F作FM⊥GH,交GH 的延长线于点 M,作∠BEF,∠DFM 的平分线,二者相交于点 N,EN 交GH 于点 P,求∠N 的度数。
  • 11、综合与实践

    (1)、【问题情境】对于一个图形,如图1,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等式,请写出这个等式。
    (2)、【探究实践】类比(1),写出图2 中所表示的等式。
    (3)、根据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通过计算验证(2)中的等式。
    (4)、利用(2)中得到的结论,解决下面的问题:若a+b+c=10, ab+ ac+ bc=33,求( a2+b2+c2 的值。
    (5)、【拓展应用】用图3中 2 张边长为 a 的正方形、3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m张边长分别为a,b的长方形纸片拼出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写出 m所有可能的取值。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解决问题.

    因式分解: x+y2+2x+y+1

    解:将“x+y”看成整体,令x+y=A,

    则原式 =A2+2A+1=A+12

    再将“A”还原,原式=(x+y+1)2

    上述解题过程用到的是“整体思想”,整体思想是数学应用中常见的一种思想方法。

    (1)、因式分解:( a24ab+4b29
    (2)、试说明:若n为正整数,则式子 n2n(n2-n+2)+1的值一定是某个整数的平方。
  • 13、给出下面四个多项式:①x2-xy; x2y2; x22xy+y2;x2+y2,其中含因式(x-y)的有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4、七(2)班12 名参加鼓号队的同学身高(单位:cm)如下:162,157,161,164,154,153,156,168,153,152,165,158。那么身高在 155.5~160.5这一组的频数是
  • 15、下面是某同学解分式方程的过程,请认真阅读并回答问题:

    解分式方程: x3x2+2=12x

    解:去分母,得x-3+2(x-2)=1。…第一步去括号,得x-3+2x-4=1。…第二步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8。…第三步解得 x=83…第四步

    经检验 x=8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第五步

    (1)、上面的解题过程从第步开始出现错误,这一步错误的原因是
    (2)、上面解题过程的第五步是检验分式方程是否产生增根,增根指的是(文字叙述)。
    (3)、请你帮这个同学正确解答这个分式方程。
  • 16、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条长为1 500米的公路,已知甲工程队每天修( (m2n2)米,乙工程队每天修(m-n)2米,工程完成后统计,甲工程队修了900米,乙工程队修了600米。
    (1)、甲工程队修路所用时间是乙工程队的多少倍?
    (2)、当 mn=52时,求(1)中倍数的值。
  • 17、计算:
    (1)、x2x+1÷x2;
    (2)、2x2y3mn5m2n4xy÷5xym3n;
    (3)、a2b2a2+2ab+b2÷aba+b;
    (4)、3x4x3÷216x29x4x+3
  • 18、阅读以下解题过程:

    题目:已知 xab=ybc=zca(a,b,c互不相等),求x+y+z的值。

    解:设 xab=ybc=zca=k,则x=k(a-b),y=k(b-c),z=k(c-a),

    ∴x+y+z=k(a-b+b-c+c-a)=k×0=0,∴x+y+z=0。

    依照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已知: y+zx=z+xy=x+yz,其中x+y+z≠0,求 x+yzx+y+z的值。

  • 19、已知a-b-1=0,求分式 3a2b+3ba22ab+b2的值。
  • 20、设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图2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比为k,则k=    (    )

    A、1 B、a+ba C、aba D、aa+b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