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3.1三角形的概念(三阶)-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时进阶测试
- 13.1三角形的概念(二阶)-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时进阶测试
- 13.1三角形的概念(一阶)-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时进阶测试
- 2.2《平方根与立方根》(2)—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分层训练
- 2.2《平方根与立方根》(1)—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分层训练
- 2.1《认识实数》(2)—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分层训练
- 浙教版(2024) 数学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 同步分层练习
- 2.1《认识实数》(1)——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分层训练
-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第1章 《二次函数》A卷
-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第1章 《二次函数》B卷
-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的顶点 , , 且轴,直线与线段交于点 , 当线段上有3个整点(包含线段端点)时,的取值范围为 .
-
2、如图,在数轴上点B、C分别表示0和2, , , 若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 .
-
3、如图,一次函数和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和 . 则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
4、甲、乙两支合唱队的平均身高均为 , 方差分别为 , , 则这两支合唱队队员身高更整齐的是队.填“甲”或“乙”
-
5、如图,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取一点E,使得 , 连接并延长到F,使 , 与相交于点H,若 , 则下列四个结论中错误的是( )A、 B、 C、 D、
-
6、如图,函数的图象与正方形的边和同时相交,且交点不与顶点A、B、D重合.已知点A的坐标为 , 点C的坐标为 , 点D的坐标为 , 则k的可能取值为( )A、 B、 C、 D、
-
7、如图,将矩形沿直线折叠,顶点A落在边上F处,已知 , , 则的长为( )A、12 B、11 C、10 D、9
-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的面积为 , 则a的值为( )A、3 B、 C、2 D、
-
9、如图,在菱形中,对角线 , 相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B、 C、 D、
-
10、已知点 , 都在直线上,则 , 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不能比较
-
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
12、小芸记录了6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单位:分钟),其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40 B、45 C、50 D、55
-
13、下列各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
14、已知: 是 的内接三角形,(1)、如图 , 、 分别为 、 上的高线,交于点 ,若 , ,求 的半径;(2)、如图 ,分别作 、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作 ,交 于点 ,连结 ,交 于点 ,若 ,求 的长.
-
15、已知二次函数 .(1)、当 时,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 2,求 的值;(2)、若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
16、将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绕着原点 顺时针旋转 得到新的双曲线图像 (如图所示),若直线 轴, 为 轴上的一个定点,已知,图像 上的任意一点 到 的距离与直线 的距离之比为定值,记为 ,即 .(1)、若直线 经过点 , 点的坐标为(4,0),且 ,求双曲线 的解析式;(2)、如图,若直线 经过点 ,双曲线 的解析式为 ,且
为双曲线 在第一象限内图像上的动点,连接 为线段 上靠近点 的三等分点,连接 ,在点 运动的过程中,当 时,求点 的横坐标.
-
17、对于两个多项式,若 ,满足下列两种情形之一: ; ② ; 则称多项式 为“较大” 多项式,多项式 为“较小” 多项式.对于两个多项式 和 ,若将 和 中 “较大” 多项式和 “较小” 多项式的差记作 ,则称这样的操作为一次 “佳选作差” 操作; 再对 和 进行 “佳选作差” 操作得到 ,以此类推,经过 次操作后得到的序列 称为 “佳选作差” 序列 . 现对 进行 次 “佳选作差” 操作得到 “佳选作差” 序列 ,(1)、 求 ;(2)、求 .
-
18、 如图,已知在 Rt 中, ,点 为 的中点,连结 ,点 为平面内一点, ,连结 ,交 于点 ,且 则 的长为.
-
19、 已知互不相等的实数 满足 ,则 .
-
20、如图,点 是半圆 上一点,将弧 沿弦 折叠交直径于点 ,再将弧 沿 翻折交 于点 ,连结 ,若 , 则线段 的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