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 数学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 同步分层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1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夯实基础:

  • 1. 以下列长度的线段为边,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6,9 B、3,5,9 C、2,6,4 D、4,6,9
  • 2. 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8,则第三条边的边长可能为(  )
    A、2.5 B、3 C、7 D、13
  • 3. 如图,三角形有一部分被遮挡,我们可以判定此三角形的类型为(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 4. 已知ABC中,A:B:C=1:2:3 , 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 5. 用三根木棒首尾相接围成ABC , 若AC=5cmBC=8cm , 设AB=xcm , 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3 B、x<13 C、3<x<13 D、3x13
  • 6.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均为正整数,其中两边为2,4,则第三边可以是 . (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值)
  • 7. 在ABC中,A+B=90° , 那么ABC(填“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
  • 8. 如图,已知AE为△ABC的中线,AB=8cmAC=6cm , △ACE的周长为20cm , 则△ABE的周长为 cm

二、能力提升:

  • 9.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AC∥DE,交AB于点E若∠BED=64°,则∠ADE的度数是(    )

    A、23° B、26° C、32° D、37°
  • 10.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首尾相接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1,2,3
    C、2,2, 4
    D、2,3,6
  • 11. 下列各图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是(  )
    A、    B、    C、    D、   
  • 12.  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F的平分线,且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E.若∠B=40°,∠E=30°则∠BAC的度数为.

三、拓展创新:

  • 13. 阅读与理解:

    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即如图1,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则SABD=SACD=12S△ABC

    操作与探索:

    在图2至图4中,△ABC的面积为a.

    (1)、如图2,延长△ABC的边BC到点D,使CD=BC,连结DA.若△ACD的面积为S1 , 则S1= .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3,延长△ABC的边BC到点D,延长边CA到点E,使CD=BC,AE=CA,连结DE.若△DEC的面积为S2 , 则S2=(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在图3的基础上延长AB到点F,使BF=AB,连结FD,FE,得到△DEF(如图4).若图4中△DEF的面积为S3 , 则S3=(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