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已知点 , , 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a, b, 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
2、 如图,已知中, , 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则的度数为( )A、 B、 C、 D、
-
3、 如图,已知三条直线 , , 互相平行,直线a和直线b分别与 , , 交于A,B,C三点以及D,E,F三点,若 , , , 则EF的长为( )A、1.6 B、2.8 C、3.2 D、3.6
-
4、 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3,7,x,11,15,且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9,则x的值为( )A、7 B、9 C、11 D、15
-
5、 若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k的值为( )A、3 B、2 C、-2 D、-1.
-
6、 下列函数中,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是( )A、 B、 C、 D、
-
7、 下列新能源汽车的车标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8、 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
9、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和轴分别交于点、点 , 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点和点 , 且 , 直线与直线交于点 .(1)、求直线的解析式;(2)、若点为线段上一个动点,过点作轴于点 , 交直线于点 , 当时,求点的坐标;(3)、在图2中,过点作直线垂直于轴,点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 , 是否存在点 , 使得 ,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0、在中, . 若 , 如图1,根据勾股定理,则 .(1)、若是钝角三角形,如图2,请你类比勾股定理,试猜想与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是否存在三边长为连续整数的钝角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钝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1、已知A、B两地之间有一条笔直公路,甲车从A地出发匀速去往B地,到达B地后立即以原速原路返回A地,乙车从B地出发匀速去往A地,两车同时出发,乙车比甲车晚20分钟到达A地.甲车距A地的路程(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解决以下问题:(1)、由图象可得:A、B两地之间路程是千米,甲车的速度是千米/分;(2)、在图中画出乙车距A地的路程(千米)与乙车行驶时间(分钟)之间的关系的图象;甲、乙两车在行驶过程中相遇了 ▲ 次.(3)、请求出乙车距A地的路程(千米)与乙车行驶时间(分钟)之间的关系式.(不需写变量的取值范围)(4)、求甲车到B地时,乙车距A地的路程.
-
12、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利用树叶的特征对树木进行分类”的实践活动,同学们随机收集梧桐树和杨树的树叶各10片,通过测量得到这些树叶的长y(单位:),宽x(单位:)的数据后,分别计算长宽比.
整理数据如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梧桐树叶的长宽比
3.7
3.7
4.0
3.4
3.9
3.5
3.6
3.9
3.6
3.9
杨树叶的长宽比
2.0
2.0
2.0
2.4
1.8
1.9
1.8
2.0
1.4
1.9
分析数据如下表: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梧桐树叶的长宽比
3.72
a
3.9
0.0356
杨树叶的长宽比
b
1.95
c
0.0556
问题解决:
(1)、上述表格中: , , ;(2)、甲同学说:“从树叶的长宽比的方差来看,我认为梧桐树叶的形状差别大.”乙同学说:“从树叶的长宽比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来看,我发现杨树叶的长约为宽的两倍.”上面两位同学的说法中,合理的是(填“甲”或“乙”);(3)、现有一片长 , 宽的树叶,请判断这片树叶更可能来自于梧桐树、杨树中的哪种树?并给出你的理由 -
13、(1)、计算:;(2)、计算:
-
14、如图,在正方形中,E是延长线上一点, , 则的度数为 .
-
15、已知的两直角边分别是 , , 则的斜边上的高是 .
-
16、已知:2、3、y是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则的化简结果 .
-
17、如图,在中,对角线、相交于点 , 若 , , , 则的周长为( )A、14 B、15.5 C、12 D、15
-
18、如图,在中, . 把沿着直线的方向平移2.5cm后得到 , 连接 , , 有以下结论①;②;③;④四边形的周长为17cm.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9、已知与x轴,y轴分别交于和 , 则当时,x的取值为( )A、 B、 C、 D、
-
20、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采取月用水量分段收费办法,某户居民应交水费(元)与用水量(吨)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用户本月用水18吨,则应交水费( )A、元 B、45元 C、元 D、4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