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3.1三角形的概念(三阶)-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时进阶测试
- 13.1三角形的概念(二阶)-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时进阶测试
- 13.1三角形的概念(一阶)-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时进阶测试
- 2.2《平方根与立方根》(2)—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分层训练
- 2.2《平方根与立方根》(1)—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分层训练
- 2.1《认识实数》(2)—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分层训练
- 浙教版(2024) 数学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 同步分层练习
- 2.1《认识实数》(1)——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分层训练
-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第1章 《二次函数》A卷
-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第1章 《二次函数》B卷
-
1、已知,如图,在中, , D是的中点, 连接 , F是的中点,过点C作交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 .(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2)、若∠CAB=30 , AB=8,求菱形CDBE的面积.
-
2、为进一步发展基础教育,自 2023年以来,某县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2023年该县投入教育经费 7000万元,2025年投入教育经费 10080万元.假设该县这两年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相同.(1)、求这两年该县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2)、若该县教育经费的投入还将保持相同的年平均增长率,请你预算 2026 年该县投入教育经费多少万元.
-
3、 学校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参加了“国家安全知识”测试,已知七、八年级各有人,现从两个年级分别随机抽取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单位:分)进行统计:
七年级:86 94 79 84 71 90 76 83 90 87
八年级:88 76 90 78 87 93 75 87 87 79
整理如下: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七年级
84
a
90
44.4
八年级
84
87
b
36.6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填空:a= , ;(2)、A同学说:“这次测试我得了分,位于年级中等偏上水平”,由此可判断他哪个年级的学生,并说明理由;(3)、学校规定测试成绩不低于分为“优秀”,估计该校这两个年级测试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数. -
4、解方程:(1)、(2)、 .
-
5、如图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3,AC=4,BC=5,P为边上一动点,于 , 于 , 为的中点,则的最小值为 .
-
6、设x1 , 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根,则
-
7、如果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a和b,且a,b满足 , 那么菱形的面积等于 .
-
8、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 , 则点A对应的数是 .
-
9、经过点(2,﹣3)的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
10、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11、已知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3所示,则函数y=-bx+k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
12、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中, , , , 为直角三角形ABC的中线,则的长为( )A、 B、 C、 D、
-
13、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 B、m<-2 C、m=0 D、m>-1
-
14、 如图,在矩形中, , 相交于点.若的面积为2,则矩形的面积为( )A、4 B、6 C、8 D、10
-
15、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D、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
-
16、某射击爱好者的10次射击成绩(单位:环)依次为:7,9,10,8,9,8,10,10,9,1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平均数是9.5 B、中位数是9 C、众数是9 D、方差是2
-
17、五根小棒的长度(单位:cm)分别为6,7,8,9,10,现从中选择三根,将它们首尾相接摆成三角形,其中能摆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6,7,8 B、6,8,10 C、7,8,9 D、7,9,10
-
18、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交y轴,x轴于点A , B , 点D在y轴正半轴上,以AB , AD为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 点E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移动,记点E运动时间为t秒.
备用图 动态图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 , ;(2)、若 , 连接BD , F是BD的中点,连接EF并延长交直线BC于点H , 当四边形ABHE为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3)、若 , 点E在OD上,点M位于点E的正上方,且 , 当四边形EBCM的面积最大时,求DM的长. -
19、 对于一个函数,如果存在实数 , 使得当函数的自变量为时,函数值也是 , 我们称该函数为智能函数,点为智能函数上的智能点.(1)、判断函数是否为智能函数;(2)、二次函数与轴交于 , 两点,且 , 若无论为何值,该函数都是智能函数,求的取值范围;(3)、在第()问的前提下,若、为函数上的智能点,且、关于直线对称,求的最小值.
-
20、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 , 过点C作CE∥BD , 交AD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四边形BDEC是菱形;(2)、连接BE , 若 , , 求BE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