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5.1 认识方程提升课时卷-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5.1 认识方程基础课时卷-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案问题-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几何应用-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新定义问题-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
- 含参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问题-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
-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计算训练(3)-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基础训练
-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计算训练(2)-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基础训练
-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计算训练(1)-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基础训练
-
1、对于不为零的两个实数a , b , 如果规定a★b= , 那么函数y=x★3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
2、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 , BD相交于点O , P为AB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 , B重合),PE⊥OA于点E , PF⊥OB于点F , 若 , , 设 , 的面积是y , 则下列图像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是( )
A、
B、
B.
C、
D、
-
3、二次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
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
5、函数与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
B、
C、
D、
-
6、已知点 , , 都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则 , , 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
7、抛物线经过三点,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
8、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分别是( )A、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 B、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 C、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 D、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
-
9、下列对二次函数的图像描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口向下 B、顶点坐标为 C、与轴相交于点 D、当时,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减小
-
10、关于二次函数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 B、对称轴为直线 C、该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是0 D、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
11、关于x的二次函数与的性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口方向相同 B、对称轴相同 C、开口大小相同 D、当时,随x的增大而减小,随x的增大而增大
-
12、在同一坐标系内, , , 的图象,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都是关于原点对称,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上 B、都是关于轴对称,随增大而增大 C、都是关于轴对称,随增大而减少 D、都是关于轴对称,抛物线顶点都是原点
-
13、抛物线的共同性质是( )A、开口向上 B、都有最大值 C、对称轴都是轴 D、顶点都是原点
-
14、已知地面温度是 , 如果从地面开始每升高 , 气温下降 , 那么气温t与高度的函数关系是( )A、正比例函数 B、反比例函数 C、二次函数 D、一次函数
-
15、下列函数是二次函数的是( )A、 B、 C、 D、
-
16、下列函数解析式中,一定是的二次函数的是( )A、 B、 C、 D、
-
17、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有( )
①;②;③;④
A、个 B、个 C、个 D、个 -
18、数学实践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与折叠相关的计算,如图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是的中点,将沿折叠,得到 , 点的对应点为 , 延长交边于点 , 若 , 求线段的长.经过小组讨论,有以下两种作辅助线的方案:
方案一:如图②,连接;
方案二:如图③,将绕点旋转至 .
(1)、请你按照方案一计算线段的长;(2)、请你按照方案二计算线段的长;(3)、在方案二的条件下,连接并延长,交于点 , 求的长. -
19、已知四边形是一张矩形纸片,将四边形沿翻折,使点和点重合,点落在点处,连接 .
(1)、求证:;(2)、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
20、对于三个数、、 , 用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用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1)、若 , 则的值为 .(2)、若 . 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