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点和点两点,与轴交于点 , 点为抛物线上第三象限内一动点,当时,点的坐标为 .

-
2、若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
-
3、已知 , 则的平方根为 .
-
4、如图1,车前大灯反射镜与轴截面的交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灯所在的位置合适时,灯光会沿着水平方向的反射出去,此时我们称灯的位置为抛物线的“焦点”.抛物线的焦点位置有一种特性:如图 , 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的长,等于点到一条平行于轴的直线的距离的长.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那么此抛物线的焦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
5、在抛物线上有两点和 , 则正确的是( )A、 B、 C、 D、无法确定与的大小
-
6、如图,点是矩形外一点,连接 , 过点作交分别于点 . . 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
7、如图, , , 则下列增加的条件中不能证明的是( )
A、 B、 C、 D、 -
8、方程的解为( )A、 B、 C、 , D、 ,
-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
10、阅读材料:材料1:类比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解: , 可化为 ,
由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有
(1)或(2)解不等式组(1),得 , 解不等式组(2),得 ,
故的解集为或 , 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
材料2:对于一个关于的二次三项式 , 除了可以利用配方法求该多项式的取值范围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比如先令 , 然后移项可得: , 再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来确定的取值范围,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例子:例:求的取值范围:
解:令
即
解决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是;(2)、求出代数式的取值范围;(3)、若关于的代数式(其中、为常数,且)的最小值为 , 最大值为4,请求出满足条件的、的值. -
11、如图1,正方形的边长为2.E、F分别为边、上的动点,的周长为4,是延长线上的一点,且 .
(1)、求证:;(2)、试问的大小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该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3)、如图2,若为边的中点,过点作 , 垂足为 . 求的最小值. -
12、已知关于x的方程 .(1)、试说明:无论m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个根为3,求的值.
-
13、已知关于x的方程至少有一个整数解.则整数k的值为 .
-
14、如图所示,在菱形中,对角线与交于点 , 且 , , 则菱形的边长为 .

-
15、我们发现: , , ……;一般地,对于正整数a,b,如果满足时,称为一组完美方根数对.如上面是一组完美方根数对,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是完美方根数对 B、是完美方根数对 C、若是完美方根数对,则 D、若是完美方根数对,则点P在函数的图象上
-
16、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B、此方程必有一根是2 C、当为整数时,方程两根均是整数 D、当时,
-
17、若满足 , , 则的值是( )A、5 B、6 C、7 D、8
-
18、已知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则的值为( )A、0 B、 C、 D、2
-
19、设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 且 , 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20、如图,在中, , , , 以其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点是边上的一个动点,连结并延长交于点 , 连结 . 当时 ,的长为(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