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24)八(上)数学第十三章单元质量检测培优卷
- 人教版(2024)八(上)数学第十三章单元质量检测提升卷
- 人教版(2024)八(上)数学第十三章单元质量检测基础卷
- 2.3《二次根式》(1)—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分层训练
- 2.2《平方根与立方根》(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分层训练
- 沪科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14.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同步分层练习
- 湘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1.2 提公因式法 第二课时 同步分层练习
- 湘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1.2 提公因式法 第一课时 同步分层练习
- 湘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1.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同步分层练习
- 2.2《平方根与立方根》(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分层训练
-
1、如图,在中, , 分别切 , , 于点 , , 若 , 则
-
2、不等式的解为 .
-
3、分解因式: .
-
4、如图所示,在中, , 以其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作≌ , 且 , 达芬奇通过四边形旋转与四边形重合的思路证明了勾股定理若 , 四边形的面积则的长是( )A、 B、 C、 D、
-
5、抛物线经过 , , 三点,且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位于轴两侧,则 , , 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
6、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 , 高 , 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A、 B、 C、 D、
-
7、如图所示电路中,随机闭合 , , 中的两个,能让其中一个灯泡发光的概率是 ( )A、 B、 C、 D、
-
8、对某班同学课外活动最喜欢的项目进行问卷调查每人选一项 , 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参与问卷的总人数为人,则选“踢毽子”的人数为( )A、人 B、人 C、人 D、人
-
9、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家”字为正方体的上面,则该正方体下面的字是( )A、我 B、在 C、温 D、州
-
10、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
11、 发布后,截止至年月,其国内月度下载量约为次其中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
-
12、数 , , , 中,最小的是( )A、 B、 C、 D、
-
13、如图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交轴于点、 , 交轴于点 , , 对称轴为直线 , 连接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是直线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作交于点 , 点是直线上的动点,连接 , , 当最大时,求出此时的坐标及的最大值;(3)、如图 , 点的坐标 , 将该抛物线沿射线方向平移个单位得新抛物线 , 点为新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满足 , 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
14、如图,在中, , , , 动点从点出发,沿方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到达点时停止运动,连接 , 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出发,沿方向匀速运动,至点停止两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秒 , 过点作于点的面积为 , 的周长与的周长之比为 .(1)、请直接写出 , 关于的函数表达式,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象,并写出函数的一条性质;(3)、结合图象,请直接写出当时,的取值范围近似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误差不超过
-
15、【回归教材】
我们曾经利用折纸的办法得到: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已知:如图 , 直线 , 垂足为 , 且 , 是上的任意一点.
求证: .
(1)、【定理证明】请你根据“已知”和“求证”,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2)、【定理应用】如图 , 中,于点 ,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 , 交于点 , 连接 , 若 , 的周长为 , , 求长;
(3)、如图 , 矩形中, , 点是上的一点, , 的垂直平分线交的延长线于点 , 连接交于点 , 若是的中点,求的长. -
16、如图,已知是的角平分线,是斜边上的动点,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的经过点 , 与相交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2)、若 , , 求的长.
-
17、某校从九年级甲班和乙班中,各随机抽取名同学进行分钟跳绳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把分钟跳绳完成个数用表示,并分成了四个等级,其中: , : , : , : , 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请你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甲班分钟跳绳个数的扇形统计图;
乙班分钟跳绳个数频数分布统计表;
分组
频数
乙班组数据从高到低排列,排在最前面的个数据分别是: , , , , , , , ;
甲班和乙班分钟跳绳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等级所占百分比如下表:
班级
平均数
中位数
等级所占百分比
甲班
乙班
(1)、填空: , , ;(2)、已知该校九年级共有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若跳绳个数大于等于为优秀,请估计参加此次测试中分钟跳绳优秀的学生有多少人? -
18、阅读理解材料:已知实数 , 满足 , , 且 .
根据材料求的值.
解:由题知 , 是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 ,
.
解决以下问题:
(1)、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 , , 则 , .(2)、已知实数 , 满足 , , 且 , 求的值.(3)、已知实数 , 满足 , , 且 , 求的值. -
19、(1)、计算: .(2)、化简: .
-
20、如图,在中, , , 正方形的边长为 , 它的顶点 , , 分别在的边上,则的长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