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如图,在△ABC中,AB=5, BC=3,AC=4,点 P 从点 A 出发沿AB 运动到点 B,作如图所示的 主从联动-直线Rt△PQC,且∠CPQ = 30°,∠Q = 90°, 则△PQC的外心运动的路径长为 , BQ的最小值为.
-
2、如图,等边三角形 ABC内接于⊙O,BC=6,D为CA上一动点,过点 B 作射线DO的垂线,垂足为 E.(1)、⊙O的半径为;(2)、当点 D 由点C 沿CA运动到点A 时,点 E的运动路径长为.
-
3、如图,点 A,B的坐标分别为(2,0),(0,2),C为坐标平面内一点,BC=1,M为线段AC的中点,连结OM,则OM的最大值为( )A、 B、 C、 D、
-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4,0),B(0,-3),以点 B为圆心,2为半径的⊙B上有一动点 P,连结 AP.若C为AP的中点,连结 OC,则OC 的 最 小 值 为
-
5、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5,BC= , 点 P 在线段BC 上运动(含 B,C两点),连结AP,以点 A为中心,将线段 AP 逆时针旋转60°得到 AQ,连结 DQ,则线段 DQ的最小值为( )A、 B、 C、 D、3
-
6、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E,F分别是CD,BC边上的动点,且始终满足 DE=CF,DF 与 AE 相交于点 G.以AG为斜边在AG下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AHG,使得∠AHG=90°,连结BH,则BH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Q是直线 上的一个动点,将点Q绕点P(1,0)顺时针旋转 90°,得到点Q',连结OQ',则OQ'的最小值为( )A、 B、 C、 D、
-
8、如图,AB 是⊙O 的直径,AB=4,C是上半圆. 的中点,D是下半圆 上一个动点,过点 A 作 CD 的垂线,垂足为E,则点 D 从点 A 运动到点 B 的过程中,点E运动的路径长是( )A、π B、 C、2π D、2
-
9、如图,已知两条平行线l1 , l2 , A是l1上的定点,AB⊥l2于点B,C,D分别是l1 , l2上的动点,且满足AC=BD,连结CD 交线段 AB 于点 E,BH⊥CD 于点H,则当∠BAH 最大时,sin∠BAH 的值为
-
10、 如图,在半径为4 的⊙O中,CD 为直径,弦AB⊥CD 且过半径OD 的中点,E 为⊙O上一动点,CF⊥AE 于点 F.当点 E 从点B 出发顺时针运动到点 D 时,点F 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
11、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以AB为直径作半圆O,P 为半圆上一点,连结AP 并延长交 BC 边于点 E,连结 BP 并延长交CD 边于点 F,连结CP.(1)、求证:AE=BF;(2)、当AB=1时,求CP 的最小值;(3)、若CP=CF,求 BE: BC 的值.
-
12、 已知 Rt△ABC中,∠B=90°,∠A=30°,BC=1,含 30°角的Rt△DEF的三个顶点分别在 Rt△ABC 的三边上,且直角顶点D 在斜边AC上,则CD 的长为.
-
13、 如图,在△ABC 中,AB=AC=5,BC=6,D是BC 的中点,E 为AB 上一动点.若点 B 关于 DE 的对称点 B'在△ABC 内(不含△ABC的边上),则 BE长的取值范围为.
-
14、构造运用(图中无圆)(1)、如图 ①,在边长为2 的菱形 ABCD中,∠A=60°,M 是AD 边的中点,N 是AB边上一动点,将△AMN 沿 MN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MN,连结 A'C,请求出 A'C 长度的最小值.
解:由折叠知 又 M 是 AD 的中点,可得. 故点 A'在以AD为直径的圆上.如图②,以点 M 为圆心,MA为半径画⊙M,过点 M 作MH⊥CD,垂足为H.(请继续完成解题过程)
(2)、如图,在▱ABCD 中,∠C=120°,AB=8,BC=10,E为边 CD 的中点,F 为边 AD 上一动点,将△DEF 沿 EF 翻折得△D'EF,连结 AD',BD',则△ABD'面积的最小值为. -
15、 如图,在 Rt△ABC 中,∠ACB=90°,∠BAC=30°,BC=2,E 是斜边 AB 的中点,把 Rt△ABC绕点 A 顺时针旋转得 Rt△AFD,点C,B旋转后的对应点分别是点 D,F,连结CF,EF,CE.在旋转的过程中,△CEF 面积的最大值是.
-
16、 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3,将长为2 的线段 QF 的两端点放在正方形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点 Q 从点 A 出发,在AB上滑动,同时点 F 在 BC 上滑动,当点F到达点 C 时,运动停止,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线段 QF 的中点M 所经过的路线长为( )A、 B、 C、 D、
-
17、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DC∥AB,BC=1,AB=AC=AD=2,则 BD 的长为
-
18、 【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设计落地窗的遮阳篷.
项目背景:小明家的窗户朝南,窗户的高度AB=2m,为了遮挡太阳光,小明做了以下遮阳篷的设计方案,请根据不同设计方案完成以下任务.
方案 1:直角形遮阳篷
如图,小明设计的第一个方案为直角形遮阳篷BCD,点C在AB 的延长线上,CD⊥AC.
(1)、若BC=0.5m,CD=1m,则支撑杆BD=m.(2)、小明发现上述方案不能很好发挥遮阳作用,如图,他观察到此地一年中的正午时刻,太阳光与地平面的最小夹角为α,最大夹角为β.小明查阅资料,计算出 为了让遮阳篷既能最大限度地使冬天温暖的阳光射入室内(太阳光与 BD 平行),又能最大限度地遮挡夏天炎热的阳光(太阳光与AD平行),请求出图②中BC,CD的长度.(3)、方案2:抛物线形遮阳篷如图,为了美观及实用性,小明在(2)的基础上将CD 边改为抛物线形可伸缩的遮阳篷(F 为抛物线的顶点,DF段可伸缩),且∠CFD=90°,BC,CD的长保持不变.若以C为原点,CD方向为x轴,BC方向为y轴.
①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②若某时刻太阳光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的正切值 为使阳光最大限度地射入室内,求遮阳篷点 D上升高度的最小值(即点 D'到CD 的距离).
-
19、 【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守护生命,“数”说安全.
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某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开展以“守护生命,‘数’说安全”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创新小组通过考察测量、模拟探究和成果迁移等环节,开展地下弯道对通行车辆长度的限制研究.
(1)、任务一:考察测量如图①,创新小组所选取弯道的内、外侧均为直角,道路宽均为 4m,则AB=m.
(2)、任务二:模拟探究如果汽车在行驶中与弯道内、外侧均无接触,则可安全通过.
创新小组用线段模拟汽车通过宽度相同的直角弯道,探究发现:
①当CD<2AB时(如图①),线段CD能通过直角弯道;
②当CD=2AB时,必然存在线段CD的中点E 与点B 重合的情况,线段 CD 恰好不能通过直角弯道(如图②).此时,∠ADC的度数是;
③当CD>2AB时,线段CD不能通过直角弯道.
(3)、如图③,创新小组用矩形 PQMN模拟汽车通过宽均为4m 的直角弯道,发现当PQ的中点E与点B重合,且PQ⊥AB时,矩形 PQMN恰好不能通过该弯道.若PQ=a m,PN=2m,且矩形PQMN能通过该直角弯道,求a的最大整数值.(4)、任务三:成果迁移如图④,某弯道外侧形状可近似看成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其对称轴交图象于点
A.弯道内侧的顶点 B在射线OA 上,两边分别与x轴,y轴平行,( 创新小组探究发现通过该弯道的原理与通过直角弯道类似.有一辆长为 bm,宽为2m的汽车需要安全通过该弯道,则b的最大整数值为.(参考数据:
-
20、【问题背景】“刻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利用水流计时的工具.综合实践小组准备用甲、乙两个透明的竖直放置的容器和一根带节流阀(控制水的流速大小)的软管制作简易计时装置(如图).
流水时间 t/ min
0
10
20
30
40
水面高度 h/cm
(观察值)
30
29
28.1
27
25.8
(1)、【实验操作】综合实践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先在甲容器里加满水,此时水面高度为30 cm,开始放水后每隔10 min观察一次甲容器中的水面高度,获得的数据如下表:任务1:分别计算表中每隔10 min水面高度观察值的变化量.
(2)、【建立模型】小组讨论发现:‘“t=0,h=30”是初始状态下的准确数据,水面高度值的变化不均匀,但可以用一次函数近似地刻画水面高度h与流水时间t的关系.任务2:利用t=0时,h=30;t=10时,h=29这两组数据求水面高度h与流水时间t的函数表达式.
(3)、【反思优化】经检验,发现有两组表中观察值不满足任务2中求出的函数表达式,存在偏差,小组决定优化函数表达式,减少偏差.通过查阅资料后知道:t为表中数据时,根据表达式求出所对应的函数值,计算这些函数值与对应h的观察值之差的平方和,记为w;ω越小,偏差越小.任务3:
①计算任务2得到的函数表达式的w值;
②请确定图象经过点(0,30)的一次函数表达式,使得w的值最小.
(4)、【设计刻度】得到优化的函数表达式后,综合实践小组决定在甲容器外壁设计刻度,通过刻度直接读取时间.任务4:请你简要写出时间刻度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