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仿真模拟试卷一(范围:12-14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
1.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如果两个有理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 C、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据人民网消息,2024年国庆假期,我国国内旅游出游约7.65亿人次.其中近似数“7.65亿”精确到的数位是( )A、百分位 B、十分位 C、千万位 D、百万位3. 若分式有意义,则m满足的条件是( )A、 B、 C、 D、4. 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图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的度数是( )A、 B、 C、 D、5. 将分式中的x,y的值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 )A、扩大到原来的3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6.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7. 实数 有平方根,则 可以取的值为( )A、0 B、1 C、2 D、38. 如图,在综合实践课上,老师用角尺在∠AOB的两边分别截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 M,N重合,这时OC 就是∠AOB 的平分线,则用角尺作角平分线的过程中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HL B、SSS C、SAS D、ASA9. 已知 , 这是一道分式化简题,因为一不小心一部分被墨水污染了,若只知道该题化简的结果为整式,则被墨水覆盖的部分不可能是( )A、 B、 C、 D、10. 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可能是( )A、点P B、点Q C、点M D、点N11. 如图,小明做了一个长方形框架,发现很容易变形,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最好的加固方案( )A、
B、
C、
D、
12. 如图,在的两边上截取 , . 连接 , 交于点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
13. 写出命题“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逆命题 .14. 如图是一个电脑运算程序图,当输入不相等的 , 后,按照程序图运行,会输出一个结果.若 , 时,输出的结果为2,则的值为 .15. 已知 . 若为整数,且则 .16. 如图,在四边形中, , ,于点 , 于点 , , 分别是 , 上的任意一点,且 ,下列说法:;;平分;平分;;.其中正确的是.(填写正确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8小题,共72分.
-
17. 计算:(1)、;(2)、 .18. 先化简,再求值: ,从 ,1,2,3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数代入并求值.19. 义务献血利国利民,是每个健康公民应尽的义务。一个采血点通常在规定时间接受献血,采血结束后,再统一送到市中心血库,且采血和送到血库的时间必须在4小时内完成,超过4小时送达,血液将变质. 已知A、 B两个采血点到中心血库的路程分别为30km、36km,经过了解获得A、B两个采血点的运送车辆有如下信息:
信息一: B采血点运送车辆的平均速度是A采血点运送车辆的平均速度1.2倍;
信息二:A、B两个采血点运送车辆行驶的时间之和为2小时.
(1)、 求A、B两个采血点运送车辆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若B采血点完成采血的时间为2.5小时,判断血液运送到中心血库后会不会变质?20. 在数学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并写出四个条件:①AB=DE,②BF=EC,③∠B=∠E,④∠1=∠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
已知条件:.
结论:(均填写序号).
证明:
21. 阅读理解,观察下列式子:①;
②;
③;
;
…
根据上述等式反映的规律,回答如下问题:
(1)、根据以上式子的规律,写出一个类似的等式:______.(2)、由等式①,②,③,④所反映的规律,可归纳为一个这样的真命题: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 , , 若______,则;反之也成立.(3)、根据上述的真命题,解答问题:若与的值互为相反数,求的值.22. 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如图所示,池塘的两端有A,B两点,现需要测量该池塘的两端A,B之间的距离,需要如何进行呢?
【提出方案】同学们想出了如下的两种方案:
甲同学:如图(1)所示,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再连接 , 并分别延长至点D,至点E,使 , , 最后量出的距离就是的距离;
乙同学:如图(2)所示,过点B作的垂线 , 在上取C,D两点,使 , 接着过点D作的垂线 , 在垂线上选一点E,使A,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则测出的长即是的距离.
【问题解决】请你选择一位同学的方案,判断其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23. 八年级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了测量学校教学楼高度的实践活动,测量方案如下表:课题
测量学校教学楼高度
测量工具
测角仪、皮尺等
测量方案示意图
测量步骤
在教学楼外,选定一点;
测量教学楼顶点视线与地面夹角;
测的长度;
放置一根与长度相同的标杆 , 垂直于地面;
测量标杆顶部视线与地面夹角 .
测量数据
, , ,
请你根据兴趣小组测量方案及数据,计算教学楼高度的值.
24. 综合与探究:问题情景:如图所示,已知,在中, , , 是的中线,过点作 , 垂足为 , 且交于点 .(1)、探究一小虎通过度量发现 , 请你帮他说明理由;
(2)、探究二小明在图中添加了一条线段 , 且平分交于点 , 如图所示,即可得 , 符合题意吗?请说明理由;
(3)、探究三小刚在的基础上,连接 , 如图所示,若 , , 求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