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提升卷—沪科版数学八(上)单元分层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21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 1. 如图,弹性小球从点P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小球第1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Q , 第2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M , ……;第2024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图中的(   )

    A、P B、Q C、M D、N
  • 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坐标是(1,2) , 则经过第2021次变换后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1,2) B、(1,2) C、(1,2) D、(1,2)
  • 3. 风筝又称“纸鸢”“风鸢”等,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如图是一款风筝骨架的简化图,已知AB=ADBC=CDAC=90cmBD=60cm , 制作这个风筝需要的布料至少为(    )

    A、1800cm2 B、5400cm2 C、2700cm2 D、1200cm2
  • 4. 如图,在ABC中,B=72°C=36° , 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12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AC的两侧于点MN , 连接MN , 交BC于点D , 连接AD , 则BAD的度数为(  )

    A、40° B、38° C、36° D、32°
  • 5. 在学习了角平分线的相关知识后,小华和小丽分别设计了一种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小华

    小丽

    在∠AOB 中,将两把完全相同的直尺按照如图①所示的方式摆放,则射线 OP为∠AOB 的平分线.

    图①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按如图②所示摆放,使两个三角尺的斜边分别和∠ABC的两边重叠,两个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为顶点P,作射线 BP,则 BP 为∠ABC的角平分线.

    图②

    则两位同学的作法(    )

    A、小华正确,小丽错误 B、小华错误,小丽正确 C、两人均正确 D、两人均错误
  • 6. 下面是作业本上的一道习题,小可,小雨,小齐,小梦四位同学的作法中,错误的是(    )

    题目:

    如图,在△ABC 中,∠B=80°,∠C=40°,借助尺规,在直线AC 上找一点 D,连接 BD,使得∠CBD=∠C.

    A、小可的作法 B、小雨的作法 C、小齐的作法 D、小梦的作法
  • 7. 如图,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A,B两点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请在图中找一个顶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顶点C有(   )

    A、8个 B、7个 C、6个 D、5个
  • 8. 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则下列四个结论:①AD上任意一点到点C、点B的距离相等;②AD上任意一点到AB,AC的距离相等;③BD=CD,AD⊥BC;④∠BDE=∠CDF.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 9. “一亭幽绝费平章,峡口清风赠晚凉.前度桃花斗红紫,今来枫叶染丹黄.饶将春色输秋色,迎过朝阳送夕阳.此地四时可乘兴,待谁招鹤共翱翔.”其中“一亭”指的是具有一座悠久历史的古典园林建筑——“爱晚亭”.如图,“爱晚亭”的顶端可看作等腰三角形ABCAB=AC , D是边BC上的一点.下列条件不能说明ADABC的角平分线的是(     )

    A、DAB=DAC B、ADBD C、BC=2AD D、ABDACD的周长相等
  • 10. 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的一角折叠,使点A落在△ABC外的A'处,折痕为DE . 如果∠A=α,∠DEA=β,∠CEA'=γ,∠BDA'=θ,那么下列式子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θ=2α+γ B、θ=180°﹣α﹣γ C、β=90°+γ2 D、θ=2α+2β﹣180°
  • 11. 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E=CDBQADQBEAD于点P , 下列说法:①APE=C , ②AQ=BQ , ③BP=2PQ , ④AE+BD=AB , 其正确的结论有(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2. 如图,等腰Rt△ABC 中,∠BAC=90°,AD=AE,BE 和CD 交于点N,AF⊥BE,FG⊥CD 交 BE 的延长线于点 G.下列说法:①∠ABE=∠FAC;②AN 垂直平分BC;③GE=GM;④BG=AF+FG,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只要求填出最后结果.

  • 13. 镜中像 站在一个平面镜面前,大家总能看到自己的像.如果你站在两个有夹角的平面镜前,通常镜子中能看到不止两个你的像.那么当两个平面镜的夹角为60°时,共可以呈现个你的像.
  • 14. 如图,已知AB平分CADAC=ADEAB上,结论:①BC=BD;②CE=DE;③BA平分CBD;④AB所在的直线是CD的垂直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 15. 如图所示,ABCACD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A=64° , 则BPC的度数为

  • 16. 如图,ABC中,C=90°CAB=60° , 若点G是直线BC上一动点,连接AG , 以AG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GM , 若AB=43 , 求CM的最小距离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8分.

  • 1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4,5C5,2

    (1)、请画出将ABC向右平移7个单位得到的A1B1C1
    (2)、请画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 , 并写出B2的坐标;
    (3)、在x轴上找一点P使得AA2P的面积为3,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 18.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是4G、3G和2G系统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县电信部门要修建一座5G信号发射塔,要求发射塔离村庄A、B的距离必须相等,且到两条高速公路MN、PQ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点G应修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请保留作图痕迹,并标注出点G,否则扣分.)

  • 19. 如图,小球起始时位于 (3,0)处,沿所示的方向击球,小球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用坐标描述这个运动,找出小球运动的轨迹上几个关于直线 l 对称的点.如果小球起始时位于(1,0)处,仍按原来方向击球,请你画出这时小球运动的轨迹.

  • 20. 如图,已知点PAOB的内部,且点P与点M关于OA对称,PMOA于点Q , 点P与点N关于OB对称,PNOB于点RMN分别交OAOB于点EF

    (1)、连接PEPF , 若MN=15 , 求PEF的周长;
    (2)、若PM=PN , 求证:OP平分AOB
  • 21. 如图1是一种升降阅读架,由面板、支撑轴和底座构成,图2是其侧面结构示意图,面板AB固定在支撑轴端点C处,CDAB , 支撑轴长CD=16cm , 支撑轴CD与底座DE所成的角CDE=45°

    (1)、求端点C到底座DE的距离;
    (2)、如图3,为了阅读舒适,将CD绕点D逆时针旋转15°后,点B恰好落在直线DE上,问:端点C到底座DE的距离减少了多少?
  • 22. 如图,△ABC中,AD⊥BC,点E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且 BD=DE.

    (1)、如果∠BAE= 40°,那么∠B=° ,∠C=° ;
    (2)、如果△ABC的周长为13cm,AC=6cm,那么△ABE的周长=cm;
    (3)、你发现线段AB与BD的和等于图中哪条线段的长,并证明你的结论.
  • 23. 【概念学习】

    规定①: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等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那么称这两个三角形互为“形似三角形”.

    规定②:从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射线与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分得的两个小三角形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与原来三角形是“形似三角形”,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等腰分割线”.

    (1)、【概念理解】

    如图1,在△ABC中,∠A=36°,AB=AC,CD平分∠ACB,则△CBD与△ABC(填“是”或“不是”)互为“形似三角形”.

    (2)、如图2,在△ABC中,CD平分∠ACB,∠A=36°,∠B=48°.求证:CD为△ABC的等腰分割线;
    (3)、【概念应用】

    在△ABC中,∠A=45°,CD是△ABC的等腰分割线,直接写出∠ACB的度数.

  • 24. 【阅读材料】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条线段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所在三角形明显不全等,此时就需要添加辅助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1)、【理解应用】如图(1)所示,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且CD>BD,连接AD,小明对△ABC进行了如下操作:在CD上取一点E,使得AE=AD,连接AE,则可证明△ABD≌△ACE,请你补充小明操作过程的证明;
    (2)、【类比探究】如图(2)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ABC+∠ADC=180°,求证:CD=CB;
    (3)、【拓展应用】如图(3)所示,已知△ABC是边长为5 cm的等边三角形,点E在CA的延长线上,且AE=1.5 cm,连接EB,在线段BC上取点F,连接EF,使得EB=EF,请直接写出BF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