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元素符号或化学符号:

    氖气构成氯化钠的微观粒子

    (2)、月球上存在丰富的氦-3,已知氢-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下图能正确表示氮-3原子的结构模型图的是

    (3)、硒(Se)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维持心脏的生理功能、预防疾病等。当人体严重缺硒时,可能会增加心脏病、糖尿病、肝病、癌症等40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下图中甲为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乙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中x=

    ②硒原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填“相似”或“不相似”),其理由

    ③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

  • 2、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操作,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在下列仪器中,将实验必用的所有仪器名称填在横线上。

    (1)、化学实验中需要垫上陶土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2)、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需用到的仪器是
    (3)、量取7m水,需要用到的仪器及量程是
    (4)、某同学在进行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操作,如上图所示:

    ①图1中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若在称量12.5g氢化钠的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移动游码     B.增加砝码       C.移走适量药品      D.继续添加药品
    ②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ml、若要量取44mL的液体,若读数时仰视,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mL。(填“大于”或“小于”)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

    ①夹持木炭的仪器名称

    ②实验过程中需将燃着木炭缓慢伸入到集气瓶底的目的是

    (6)、注射器可用于检查右图装置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②用胶皮管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A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到 , 表明装置A的气密性好。

  •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①: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氧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图②: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图③: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D、图④: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
  • 4、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方案

    A

    鉴别空气、二氧化碳、氧气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

    鉴别白糖和食盐

    取样,尝味道

    C

    鉴别水和浓氨水

    取样,加入少量酚酞溶液

    D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A、A B、B C、C D、D
  • 5、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实验,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温度、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点打开了止水夹。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由温度变化曲线可知,整个反应过程放出热量 B、b点压强最大,说明红磷燃烧结束 C、c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后压强增大是因为水倒吸入集气瓶
  • 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验证二氧化锰加快H2O2分解氧气速率

    B.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酿醋是缓慢氧化的过程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航标灯等电光源,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 8、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变化I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变化I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反应中最小的微观粒子为碳原子和氧原子 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 9、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其中b处可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H2CO3__H2O+CO2 B、Fe2O3+3CO2__2Pe+3CO2 C、2CO+O2__2CO2 D、C2H2OH+3O2__2CO2+3H2O
  • 10、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回南天,天气潮湿

    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目增多

    B

    给自行车轮胎打气

    气体分子的间隙变大

    C

    冰水是纯净物

    是同一种分子构成

    D

    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氨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氧气易溶手水,所以鱼虾能在水中生存 D、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都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但不是空气污染物
  • 12、小明同学加热2~3mL蒸馆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①点燃酒精灯

    ②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③加热

    ④往试管中加入2~3L蒸馆水

    ⑤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

    A、①④⑤②③ B、④⑤②①③ C、②④⑥①③ D、②④⑤①③
  •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烈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操作

    连接橡胶塞

    收集并测定氧气的体积

    给液体加热

    收集满氧气后盖上玻璃片

    A、A B、B C、C D、D
  • 14、实验室完成硫和铁发生氧化反应的实验,无需标注的图标是(   )

    A、护目镜 B、用电 C、排风 D、洗手
  • 1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高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对青蒿素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受热易分解 B、无色晶体 C、熔点为156℃ D、难溶于水
  • 16、广彩瓷烧制技艺是广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下列广彩制作的四个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描线 B、调色 C、彩绘 D、烧制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进行项目式学习活动。
    (1)、项目一:探究红砖粉末能否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

    ·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0.2g红砖粉末,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

    3、待上述试管中的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在化学反应前后,红砖粉末·

    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证明红砖粉末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探究

    【任务】定量探究催化剂的效果

    为比较红砖粉末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收集40mL气体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5%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催化剂的质量/g

    待测数据

    1

    20

     

    a

    2

    20

     

    b

    3

    20

     

    c

    (2)、实验1的目的是·
    (3)、上述实验“待测数据”测的是·;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较好则 bc(填">""<"或"=")。
    (4)、【任务三】数字化实验探究催化剂的效果

    分别取20mL浓度为5%过氧化氢溶液、0.5g二氧化锰、0.5g红砖粉末,按左图装置进行实验,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填字母),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5)、请你猜想该实验中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其他可能因素有(写1点)
  • 18、(一)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2)、若用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氧气,你可以选择(填字母)装置组合,A装置中棉花的。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作用是

    (3)、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原因是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
    (4)、以下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

    ①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盛放试剂的部位加热;④将试剂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试管;⑤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⑦熄灭酒精灯。

    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填下方选项序号)

    A、②③①④⑥⑤⑦ B、②①③⑥⑤⑦ C、②④①③⑥⑦⑤ D、②④⑥③⑦⑤
    (5)、同学们在装置F中使用硫粉进行氧气的性质检验,观察到的现象为装置F中水的作用
    (6)、(二)制作简易制氧装置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和用消毒用的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淀粉(催化剂)、家中常见的饮料瓶、吸管等设计并制作了简易制氧机,如图所示。

    该制氢装置反应仓中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7)、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的作用外,还起到的作用是

    a.加快O2的生成  b.降低O2的温度I  c.可以通过气泡观察O2生成的速率

    (8)、验证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O2的方法为·(写出操作和现象)
    (9)、实验小组发现市场上有一种便携式富氧机、使用膜分离技术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氧气分离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空气通过氧气分离膜时,氮分子渗透速率·(填“大于”或“小于”)氧分子渗透速率。

  • 19、某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如图甲)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图乙(选用容积为35m1的试管作反应容器)的实验方案,达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对比分析下面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红磷燃烧的现象为
    (2)、甲实验测得的氧气含量小于1/5,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写出一点即可)
    (3)、乙实验中,注射器活塞最后将停止在约mL.刻度处。
    (4)、对照甲实验,你认为乙实验有何优点?(回答一点即可)
    (5)、为了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压强变化,项目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压强传感器等仪器实时测定红磷燃烧实验装置内的压强变化。(图1是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压强变化的实验装置。图2是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变化曲线),结合图1实验,解释图2中BC段压强上升的原因:·CD段压强改变的原因是 。DE段压强变化的实验操作是

    (6)、反应原理的创新:小明利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已知发热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理解为铁生锈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得数据如表:

    实验前

     

    实验后

    集气瓶内空气

    量筒内水

    量筒内剩余水

    250mL

    180mL

    129mL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精确到0.1%)

  • 20、某省进行的空气质量检测日报如下表所示。

    序号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A

    103

    二氧化碳

    B

    500

    PM10

    C

    72

    一氧化碳

    D

    36

    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填序号,下同),RM1o污染严重的城市是
    (2)、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目前我国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包括 , (填序号)。

    a.细颗粒物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3)、为改善空气质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多选,2分)。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适当控制机动车使用 C、关闭所有厂矿产业、禁止烧煤。 D、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监管
    (4)、工业利用空气制取氧气的流程图如下:

    ①空气分离得到氨气和氧气的过程,是利用了他们的不同,发生的是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②储存在蓝色钢瓶中的“工业液氧”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③工业制氧气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原料是否易得(写一条)。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