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当你的化学老师去你家做客,你会为他准备哪个纯净物饮品招待他?A、旺仔牛奶 B、矿泉水 C、冰水混合物 D、雪碧
-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量木条和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装置漏气,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木条熄灭时,瓶内还有O2剩余 C、蜡烛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 D、对比木条与蜡烛的燃烧过程,蜡烛消耗O2的速率更快 -
3、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并详细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下列制作豆腐的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泡发黄豆 B、黄豆磨浆 C、过滤豆渣 D、燃柴煮浆
-
4、
《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思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下探究。
任务一: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

【实验现象】
(1)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组讨论】
(2)小红同学欲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则应进行的操作是。
【得出结论】
(3)蜡烛燃烧生成了(填名称)和水。
任务二:比较空间站中蜡烛的燃烧与地面有什么不同
(4)“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课堂上,当蜡烛被老师点燃后,我们可以看到与地面蜡烛的火焰不同,①空间站中燃烧的蜡烛火焰呈现蓝色,②火焰形状近似球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请你选择一个不同现象加以说明。你的选项是(填“①”或“②”),对应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
A.空间站内氧气浓度低,蜡烛燃烧不充分
B.在空间站里,重力较小,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不同
-
5、某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写出该反应文字表达式。(3)、实验室能用 E 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这是因为。(4)、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与空气的成分不反应。则可用上图装置 F 收集氯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
6、空气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制备氧气的流程如图,回答:
(1)、工业上制取氧气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净化装置中除去了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还除去了空气组成中的 _______。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E、水蒸气(3)、在蒸发时,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容器口,观察现象是木条 , (填“熄灭”或“燃烧更旺”),液态空气蒸发分离是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不同。 -
7、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六种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常温常压下,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微溶于水,且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因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相对稳定的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氙气(Xe)可与氟气(F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氙(XeF4)。工业上,制取稀有气体是通过将液态空气蒸馏,得到稀有气体的混合物,再用活性炭低温吸附法,将稀有气体分离开来。在焊接精密零件或镁、铝等活泼金属时,常用氩气作保护气。氦气是除了氢气外的最轻气体,密度约为空气的七分之一,可以代替氢气应用在飞艇中,不会着火和发生爆炸。
(1)、稀有气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任填一点)。(2)、氦气代替氢气用于飞艇的优点是。(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4)、由液态空气制备稀有气体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填“物理”或“化学”)。(5)、请写出氙气(Xe)与氟气(F2)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8、某同学为探究一瓶无色液体A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B,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C,同时生成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②该同学将气体C收集起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C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③另外将淡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C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上物质的名称:B , 其中B起作用,此反应属于(填“化合”或“分解”)反应。(2)、写出E+C→F的文字表达式: , 此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用于该反应的集气瓶下端留有少量水,目的是。 -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物质的分类中,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在空气的成分中,含量最多并用于制造化肥的是;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有水珠,说明空气中有。(3)、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利用性。氧气可帮助木炭燃烧,利用性。(4)、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净化空气的是(填序号)。
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②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污染
③实施绿化工程,减少扬尘污染
④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
10、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放出大量氧气,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
1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观念: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也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科学思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水蒸气 D、科学态度与责任:厨余垃圾可自制花肥,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
12、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13、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铁酱油 B、可乐饮料 C、高钙奶粉 D、液态氧气
-
14、下列做法对空气质量不会产生影响的是A、露天焚烧垃圾 B、汽车尾气排放 C、利用风力发电 D、燃放烟花爆竹
-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
16、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对青蒿素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受热易分解 B、无色晶体 C、熔点为156℃ D、难溶于水
-
17、“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采摘茶叶 D、用石块修长城
-
18、
某同学发现,在实验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有些同学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围绕这一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活动一:铁丝缠绕成螺旋状的作用?
【实验内容】取3根材质、大小相同的铁丝,将一根拉直,另两根绕成宽窄不同的螺旋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铁丝均能燃烧,剧烈程度不同。Ⅱ最剧烈,其次是Ⅲ,较弱是Ⅰ。
【实验分析】
(1)铁丝在氧气中能不能燃烧,与将铁丝缠绕成螺旋状(填“有”或“无”)关。
【实验结论】
(2)将铁丝缠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活动二: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查阅资料】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的碳杂质。
【实验内容】取长短相同、直径均为0.38mm、含碳量不同的4根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含碳量不同的铁丝
纯铁丝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无火星四射,熔断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未记录
【实验分析】
(3)推测表中“未记录”部分的内容可能是。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结论】
(5)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与有关。
【反思与评价】
(6)如图是同学们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的几种操作方式,其中更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方式是(填字母序号)。
A. 
B. 
C. 
(7)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60%的氧气,预先应向250mL的集气瓶中加水,水的体积约为mL。(提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活动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停止加热时,为防止倒吸,应先进行的操作是(填“熄灭酒精灯”或“把导管移出水面”)。(4)、用上述收集的O2完成如图C所示的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
20、某钙片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兴趣小组为测定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设计以下两种方案。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步骤


数据收集
反应前:468.9g
反应后:465.6g
反应前:384.5g
反应后:384.7g
(1)、用方案测量的数据计算,结果更贴近钙片中碳酸钙质量的真实值。(2)、用你选择的方案计算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