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部分材质为铝合金。其成分中铝的工业制法原理为2Al2O3__4Al+3O2↑,生产54t铝需要电解的氧化铝铝质量是多少?
  • 2、我省部分地区土壤存在“白霜”现象,影响植物生长。某化学兴趣小组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项目式实践活动。

    【活动一】兴趣小组了解到土壤的酸化成碱化会影响部分植物生长,于是就地取材,用黑枸杞浸取液制作酸碱指示剂和比色卡(如下图),对“白稻”的酸碱性进行了检验。

    取适量“白霜”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

    (1)、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指示剂,溶液显蓝色,说明“白霜”呈性。
    (2)、查阅资料得知。白霜呈上述性质与Na2CO3有关。请你帮兴趣小组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白霜”中含Na2CO3(简要说明实验试剂、操作及现象)
    (3)、【活动二】以地适种即改良土壤,适宜植物生长。结合酸碱盐相关知识,组内三位同学分别选择了一种他们认为可以降低土壤中碳酸钠含量的试剂。所选试剂及原理如下表所示。

    同学

    化学试剂

    化学反应原理

    H2SO4

    H2SO4+Na2CO3=Na2SO3+CO2↑+H2O

    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Cl2

    ……

    ⑴丙同学选用CaCl2降低土壤中含量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从反应前后物质类别分析,乙同学所选试剂不合适的原因是

    (4)、同学们与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交流后得知,H2SO4使用不当会导致土壤酸化。CaCl2存在成本较高等问题。

    【项目成果】兴趣小组同学最终选择了兼有杀菌消毒作用的硫粉(S)和物美价廉的石音(主要成分为CaSO4)作为土壤改良剂。他们深刻体会到实验室探究与解决真实问题存在差异。在实际应用时除了考虑化学反应原理。还需要综合考虑等因素。

    【拓展延伸】兴趣小组还了解到,我省从过去以地适种为主。变为如今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结合的方法,实现土壤的综合治理。

    ⑴结合下表,他们认为该地区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为

    作物

    马铃薯

    油菜

    小麦

    沙枣

    适宜生长的pH范围

    4.5-6.5

    5.8-6.7

    6.0-7.0

    8.0-8.7

    ⑵该地区土壤缺乏氮,磷元素。现有尿素[CO(NH2)2]、磷酸二氢铵(NH4H2PO4),氯化钾(KCl)三种化肥,为提高土壤肥力,你认为该地区最合适的化肥为

    【前景展望】我省已在柴达木盆地试种蕨麻成功,同学们对该地区种植更多农作物的前景充满期待。

  • 3、水是生命之源,其组成奥秘直至十八世纪末才被揭开。让我们沿着时间脉络回顾科学家是如何揭秘“水的组成”的。

    请结合材料回答;

    (1)、“易燃空气”实际是(写化学式),玻璃瓶内壁出现液滴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普利斯特里与卡文迪什的实验虽发现了水的生成,但受“燃素说”影响未能揭示水的组成。
    (2)、拉瓦锅所做实验的原理是3Fe+4H2O__Fe3O4+4H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通过分析得出水是(填“化合物”或“单质”)。
    (3)、后来人们根据相关理论以及尼科尔森等人的实验数据,进一步认识到一个水分子由构成。
  • 4、我因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速度最快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让我们踏上达条神奇的“天路”,开启研学之旅,了解青藏铁路建设者如何攻克多年冻土、高原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聚铁路精神。
    (1)、热棒降温技术解决了高原冻土难题,其原理如图所示,热棒中的液氨能吸收冻土层热量,发生汽化,使冻土温度(填“升高”或“降低”),保持冻土稳定。液氨汽化过程中(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保持不变。热棒的金属外壳有防腐涂层。以隔绝 , 延长热棒使用寿命。

    (2)、青藏铁路铁轨采用特殊铁合金材质,合金的优点是(任写一条);合金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钛合金可用于航空航天。铁元素和钛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不同。
    (3)、青藏铁路修建地区海拔高、尽管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但因气压低导致空气稀薄,易引发高原反应。一旦出现高原反应,可饮用适量葡萄糖。其属于六类营养物质中的 , 同时可使用分子筛制氧机保障供氧,其原理如图所示,该过程属于变化。请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青藏铁路建设者打造出一条“绿色长廊”,精心维护着高原脆弱的生态。下列措施不能有效维护沿线生态稳定的是(    )
    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B、沿线建立植被保护示范点 C、在沿线积极开展防风固沙行动 D、“以桥代路”保障动物自由迁徙
  • 5、化学学习过程中,归纳总结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下列知识归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资源B.化学与安全
    ①煤是化石燃料
    ②合理开采矿产资源
    ①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
    C.化学与健康D.化学与环境
    ①不食用过期或霉变食品
    ②人体缺碘会导致骨质疏松
    ①废纸盒是不可回收垃圾
    ②PM2.5是空气污染物
    A、A B、B C、C D、D
  • 6、利用性质差异可以区分物质,下列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带火星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B、观察区分铁粉和木炭粉 C、灼烧法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D、溶解区分食盐和白砂糖
  • 7、《开宝本草》中记载“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欺炼而成”,此处“霜”主要成分为KNO3。结合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 B、“扫取以水淋汁”体现了硝酸钾易溶于水 C、40℃时.将70g KNO3加入100g水中得到饱和溶液 D、“冬月地上有霜”证明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 8、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古代桃红胭脂的染料主要成分为苏木红素(C16H14O5),下列有关苏木红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苏木红素是无机化合物 B、苏木红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苏木红素中C、O元素质量比为16:5 D、苏木红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 9、人类一直渴望将阳光装进瓶子里,随时携带、随处使用。“液态阳光”可实现这一愿景。其过程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电解装置所需的电能由(     )转化而来。
    A、风能 B、氢能 C、核能 D、太阳能
    (2)、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    )
    A、0 B、+1 C、+2 D、-1
    (3)、合成装置中的反应是CO2+3H2__CH3OH+X,X的化学式为(    )
    A、CO B、CH4 C、H2O D、H2O2
  •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比较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探究燃烧条件

    D.收集O2

    A、A B、B C、C D、D
  • 11、使用催化剂对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B、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 C、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 12、新能源汽车常使用锂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 B、锂是非金属元素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D、锂的符号是LI
  • 13、下列化学符号表示氧分子的是(    )
    A、2O B、O2 C、O3 D、CO2
  • 14、由图可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 B、 C、 D、
  • 15、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瑰宝。请完成下列小题。
    (1)、今年是农历蛇年,博物馆展出的以下蛇形文物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商周石蛇 B、春秋蛇纹铜提链罐 C、唐彩绘生肖蛇陶俑 D、清青玉十二辰——蛇
    (2)、运输烟花爆竹的车辆不适合张贴的标识是(    )
    A、禁止放易燃物 B、禁止烟火 C、可回收物 D、当心爆炸物
  • 16、我国的铜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需要根据矿石种类的不同选用适当的方法冶炼。
    (1)、我国古代即有湿法炼铜的技术,南北朝时期又将湿法炼铜中铜盐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可溶性铜盐(如CuCl2),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蓝铜矿的主要成分Cu2(OH)2(CO3)2可溶于稀硫酸。先用稀硫酸浸取矿石,再电解浸取液使铜沉积。电解时能量的主要转化形式为
    (3)、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CuFeS2 , 其冶炼过程大致如下:

    ①为了增强浮选剂对矿石的富集效果,提高沸腾炉中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原料利用率,需预先对矿石进行的操作为

    ②沸腾炉中,发生反应2CuFeS2__2FeS+Cu2S+X,X的化学式为

    ③反射炉中。沙子与杂质形成熔渣浮于上层,CuS和FeS熔融生成的“冰铜”沉于下层。Cu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④转炉中,沙子与杂质形成炉渣,Cu2S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反应过程如下:

    判断生成的气体能否直接排放并说明原因::Cu2O→Cu的化学方程式为

    (4)、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对我国古代“竖炉炼铜”进行模拟实验,实验原理为C+2CuO__2Cu+CO2

    ①依据上述化学方程式计算C与CuO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烘干CuO粉末和木炭后,将木炭在研钵中研磨,按此质量比进行实验,效果不佳。

    ②为获得最佳实验效果,控制C与CuO的总质量一定,按不同质量比进行实验所得反应后物质状态如表,由实验知C和CuO质量比为1:10时实验效果最佳,判断依据是。利用数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C与CuO的质量比

    反应后物质状态(°✔”代表有。“×”代表无)

    红色块状金圆

    金属光泽

    黑色物质

    1:9

    ×

    少量

    1:10

    几乎无

    1:11

    ×

    很少

    1:12

    ×

    少量

    1:13

    ×

    较多

  • 17、暖身贴可持续发热,能用于身体局部热敷。某品牌暖身贴的发热包内含有铁粉、活性炭、吸水树脂(具有吸水、保水功能)、盐。兴趣小组对发热包的发热原理开展探究活动。
    (1)、验证发热包中含有铁粉

    将未使用的发热包中原料取出,进行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将磁铁帘近原料

    部分团色粉末被磁铁吸引

    原料中含有铁质

    将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加入试管内,加入适量振荡

    黑色粉末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

    (2)、探究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打开使用后的发热包,发现其中有红棕色物质。同学们猜想发热包的发热原理可能与铁钉(含Fe、C等)生锈的原理相同。利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步骤Ⅰ:组装好仪器后,需进行的操作为

    步骤Ⅱ:向三颈烧瓶内加入一定量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向注射器内加入少量蒸馏水。

    步施Ⅲ:进行以下操作,测得装置内O2的体积分数和温度变化如图2.正确的操作规序为(用①②③④表示)

    ①推动注射器,向装置内注入蒸馏水,静置1000s.

    ②打开止水夹a、b,向装置内迅速充满干燥的空气,关闭止水夹a、b、静置1000s.

    ③打开止水夹a、b,向装置内迅速充满干燥的CO2。关闭止水夹a、b,静置1000s.

    ④打开止水夹a、b.向装置内迅速充满干燥的O2 , 关闭止水夹a、b.静置1000s、

    由实验可知。发热包的发热原理与铁钉生锈的原理(选填“相同”或“不同”)。

    (3)、拓展应用

    另取图1装置,加入未使用的发热包中原料,并注入少量蒸馏水。一段时间后,装置内O2的体积分数降至2.8%,由此预测该原料还可用作____(填标号)。

    A、除味剂 B、脱氧剂 C、补铁剂
    (4)、反思交流

    经过本次探究,结合已有知识可知“铁生锈”有利有弊,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让科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结合实例谈一谈对“铁生锈”利弊的理解。

  • 18、利用化学反应脱除、消耗贮藏环境中的CO2 , 可达到果蔬保鲜的目的。某果蔬保鲜剂如图:

    (1)、消石灰[Ca(OH)2]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同学取一包使用一段时间的保鲜剂[成分为Ca(OH)2和CaCO3],测定其吸收CO2的质量。用足量蒸馏水溶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5.0g.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保鲜剂吸收CO2的质量(写出计算步骤,结果精确至0.1g).
  • 19、兴趣小组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开展调查并进行归纳整理。

    推进期

    信息

    推进剂Ⅰ

    偏二甲肼

    最早使用,稳定。原料剧毒

    四氧化二氮

    推进剂Ⅱ

    煤油

    设环保,成本低

    液氧

    推进剂Ⅲ

    液氢

    环保

    液氧

    推进剂Ⅳ

    复合固体推进剂

    稳定,可长期储存

    (1)、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__3N2+2CO2+4H2O。偏二甲肼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利用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离出煤油。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使用推进剂Ⅲ时,清洁无污染的原因是
    (4)、在长征系列火箭中,推进剂Ⅰ最早使用且技术成熟,利用表中信息分析,开发其它推进剂的理由是(回答1条即可)。
  • 20、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关系,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1)、多彩生活。“衣”你而定

    ①蚕丝是织造丝绸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

    ②某防晒服标签上标注其面料成分为85.9%锦纶、14.1%氨纶。其中铝纶属于A.有机高分子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金属材料

    (2)、现代农业,仓丰食足

    合理施用化肥可提高粮食产量。某地小麦出现了叶色发黄现象,种植户追施了尿素。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至0.1%).

    (3)、“嫦娥”探月,太空坑“基”

    我国计划在月球就地取材,制备月境印。月壤中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其中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4)、智慧交通,向“芯”而行

    智能驾驶系统需要高算力硅芯片。制粗硅时发生反应:2C+SiO2Δ__Si+CO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填标号)。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