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氧气是我们无法离开的物质。请结合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如图甲是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若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并读数,则会导致测定的氧气含量。实验结束后,甲装置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的化学符号是
    (2)、如图乙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化学家的贡献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基石。
    (1)、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到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该实验结论说明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闵恩泽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3)、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In)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被确认为国际标准。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其核外电子数为
  • 3、鉴别是实际生活、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鉴别的物质

    A.铁丝和铜丝

    B.蒸馏水和酒精

    鉴别的方法

    用磁铁吸

    观察颜色

    鉴别的物质

    C.食盐和白糖

    D.二氧化碳和氧气

    鉴别的方法

    加水溶解

    用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 4、为确保实验安全,避免仪器破损,下列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试管 B、燃烧匙 C、量筒 D、烧杯
  • 5、物质一般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B、 C、氯化钠 D、氧气
  • 6、含氯消毒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消毒剂。如图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6 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氯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 D、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
  • 7、“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汽油的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 B、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C、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是因为氧分子在不断运动 D、6000L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
  • 8、美丽中国建设深入推进,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定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单面打印 B、热天把空调温度调至最低 C、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 9、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变化看似平静,实则悄悄进行着化学反应,并释放热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类“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变质 B、天然气燃烧 C、农家肥腐熟 D、动植物呼吸
  • 10、以下饮品是化学老师为优秀的你们准备的奖品,饮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旺仔牛奶 B、电解质水 C、冰水混合物 D、雪碧
  • 11、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基本素养。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冒白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12、学校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要能检测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下列不需要列入监测项目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氮 C、PM2.5 D、二氧化硫
  • 13、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添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点燃酒精灯

    A、A B、B C、C D、D
  • 14、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烧制陶瓷 C、酒精挥发 D、玻璃破碎
  • 15、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氧气制取”系列实验研讨活动。

    【实验一】实验室制氧气

    (1)实验室以高锰酸钾为原料来制取氧气,选择A为发生装置,还需要补充________(填实验用品名称),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用装置E收集时导管伸入集气瓶中的时机是________;若用F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图中装置BC制取某气体M,则下列相关推理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 制取气体M的试剂中有液体B. M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
    C. M气体不与水反应D. M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3)小组同学在进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为了实验安全,你认为与本实验相关的提醒图标应该有________。

    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

    【实验二】家庭制氧气

    (4)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小玲自制了一个家庭简易制氧机如图。

    ①利用可以上下抽拉的线绳,可以实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接触与分离,这样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若想利用B装置监测产生氧气的速度,小组同学将B装置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将a导管加长并伸入水面以下

    b.将b导管加长并伸入水面以下

    c.将a和b导管同时加长并伸入水面以下

    (5)市售的家用制氧机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其制氧原理为:制氧剂过碳酸钠固体和二氧化锰加入水中,过碳酸钠先分解,生成的过氧化氢再分解产生氧气(水的加入量越多,反应物浓度就越小)。

    ①图中加湿过滤仓中水的作用为________(写一点);

    ②温度和反应物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在使用规定量制氧剂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合适的供氧速率,制氧机反应仓上夏季和冬季的水位线设置不同,请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水位线一应为________(选填“冬季水位线”或“夏季水位线”)。

  • 16、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证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如图所示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一:木炭在图②中燃烧与在图①中燃烧剧烈程度(选填“不同”或“相同”)。图③的实验目的是
    (2)、实验二:图⑤的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集气瓶中预留少量水或细沙的目的是
  •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图1中选择相关的仪器,将仪器名称填写在相应的空格里。

    ①燃烧硫粉时用于盛放硫粉的仪器是:

    ②下面仪器中需要垫陶土网可以进行加热的仪器是:

    (2)、某同学在进行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操作,如图所示:

    ①图2中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g。若在称量12.5g食盐的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下列做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移动游码              B.增加砝码              C.移走适量食盐              D.继续添加食盐

    ②图3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mL;若读数时仰视,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选填“偏大”或“偏小”)。

    (3)、用如图4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口出现的现象是(选填“甲”“乙”或“丙”)。

  • 18、从微观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实验现象,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已知氦3原子是一种含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氦3原子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 B、 C、 D、
    (2)、下图是某些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有(选填序号,后同),可以表示氮气的是

    (3)、用“”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汞原子,下图是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结合该图示回答问题。

    在微观粒子:氧化汞分子、氧分子、氧原子、汞原子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生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氧化汞加热分解的过程中的最小的粒子是

    (4)、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图中(选填字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②C粒子是(选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其化学符号为

    ③若D是原子,则X= , 那么以上四种粒子中,已达相对稳定结构的是(选填字母)。

  • 1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1)、跨学科研究小组同学使用“空气质量监测站”对空气污染物进行采样和测量,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臭氧 B、一氧化碳 C、PM2.5 D、PM10
    (2)、小明提出课本上学过的一个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是空气污染物,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工业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

    将经过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的空气进行下列操作:

    a.根据图示步骤,分析可知,工业制氧气属于(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b.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选填“高”或“低”);

    c.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d.从微观角度解释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的原因是

  • 20、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加热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