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某工厂以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含少量泥沙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纳米级Fe粉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 ,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写出电解NaCl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在该制备纳米级Fe粉的主要工艺流程中,所用到的原料有:粗盐、水、氮气和(填物质名称)。其中N2的作用是
    (4)、高温下生成纳米级Fe粉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 2、

    为验证铜和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小组的同学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CuCl2溶液中,观察到铝片表面附着有红色固体,铝片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生成了一种白色不溶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实验前打磨铝片的目的是

    (2)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成分和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泡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可能是H2

    猜想二:可能是O2

    猜想三:可能是N2

    (3)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三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方案】

    (4)收集气体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导出并后,用燃着的木条靠近导管口

    【实验结论】猜想一成立

    【拓展交流】经查阅资料,实验中出现的白色不溶物为CuCl。大家猜测CuCl是Cu和CuCl2溶液反应产生的。

    (5)小组同学将Cu粉与CuCl2溶液混合,但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Al和CuCl2溶液反应的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图,对Cu与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进行改进,证实了大家的猜测是正确的。写出改进方法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为应对CO2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争取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CO2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封存、矿石碳化和综合利用等途径可降低大气中CO2浓度。

    矿石碳化: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但过程缓慢。

    综合利用: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甲醇CH3OH等资源,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水。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CO2可以封存在海洋里,但会引起海水酸化,体现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B、大气中CO2过多会加剧温室效应 C、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CO2的排放
  • 4、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常用的化学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 实验甲,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其中水的作用是

    . 实验乙,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内的水面最终会上升至刻度处。

    . 实验丙,探究燃烧的条件,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溶于水时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7.3

    38.4

    39.8

    KNO3

    20.9

    31.6

    45.8

    110

    169

    246

    . 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填“KNO3”或“NaCl”)。

    60时,将6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

  • 5、如图是碳元素“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物质是甲烷 B、d不可以转化为c C、b点对应的物质一定是黑色的 D、e点对应的物质化学性质稳定
  • 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CO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硫代替红磷

    C

    回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后的MnO2

    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 7、下列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洗净擦干炒菜后的铁锅

    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氧气

    氧气易溶于水

    C

    用活性炭等材料自制净水器

    活性炭有吸附作用

    D

    南风天搞卫生后在床底放生石灰

    生石灰能吸水

    A、A B、B C、C D、D
  • 8、《南村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松木削薄有利于其燃烧 B、松木发火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C、“发烛”燃烧会放出热量 D、硫磺是“发烛”燃烧的催化剂
  • 9、网红花炮“加特林”中添加高氯酸钾KClO4作氧化剂,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7 C、+1 D、+3
  • 10、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是一种阳离子 B、④是一种阴离子 C、②容易得到电子 D、①④属于同种元素
  • 11、2025年1月29日上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讲述了天劫之后太乙真人用七色宝莲给哪吒、敖丙重塑肉身的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哪吒、敖丙的命运将走向何方的故事。太乙真人的炼丹房神秘又奇妙,炼丹炉壁上刻着这样一个化学方程式:2HgOΔ__2Hg+O2 , 请完成下列2个小题。
    (1)、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反应条件是加热 B、反应物是汞和氧气 C、生成物是氧化汞 D、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2)、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甲、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C、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发生改变 D、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
  •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 B、倾倒液体 C、吸取少量溶液 D、读取液体体积
  • 13、下列属于合金的是
    A、氧化镁 B、 C、金刚石 D、石墨
  • 14、能供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氦气 C、一氧化碳 D、沼气
  • 15、对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徐光宪 B、徐寿 C、张青莲 D、拉瓦锡
  • 1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铜雕锈蚀 B、枯木腐朽 C、冰雪消融 D、火山烈燃
  • 17、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部分材质为铝合金。其成分中铝的工业制法原理为2Al2O3__4Al+3O2↑,生产54t铝需要电解的氧化铝铝质量是多少?
  • 18、我省部分地区土壤存在“白霜”现象,影响植物生长。某化学兴趣小组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项目式实践活动。

    【活动一】兴趣小组了解到土壤的酸化成碱化会影响部分植物生长,于是就地取材,用黑枸杞浸取液制作酸碱指示剂和比色卡(如下图),对“白稻”的酸碱性进行了检验。

    取适量“白霜”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

    (1)、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指示剂,溶液显蓝色,说明“白霜”呈性。
    (2)、查阅资料得知。白霜呈上述性质与Na2CO3有关。请你帮兴趣小组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白霜”中含Na2CO3(简要说明实验试剂、操作及现象)
    (3)、【活动二】以地适种即改良土壤,适宜植物生长。结合酸碱盐相关知识,组内三位同学分别选择了一种他们认为可以降低土壤中碳酸钠含量的试剂。所选试剂及原理如下表所示。

    同学

    化学试剂

    化学反应原理

    H2SO4

    H2SO4+Na2CO3=Na2SO3+CO2↑+H2O

    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Cl2

    ……

    ⑴丙同学选用CaCl2降低土壤中含量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从反应前后物质类别分析,乙同学所选试剂不合适的原因是

    (4)、同学们与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交流后得知,H2SO4使用不当会导致土壤酸化。CaCl2存在成本较高等问题。

    【项目成果】兴趣小组同学最终选择了兼有杀菌消毒作用的硫粉(S)和物美价廉的石音(主要成分为CaSO4)作为土壤改良剂。他们深刻体会到实验室探究与解决真实问题存在差异。在实际应用时除了考虑化学反应原理。还需要综合考虑等因素。

    【拓展延伸】兴趣小组还了解到,我省从过去以地适种为主。变为如今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结合的方法,实现土壤的综合治理。

    ⑴结合下表,他们认为该地区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为

    作物

    马铃薯

    油菜

    小麦

    沙枣

    适宜生长的pH范围

    4.5-6.5

    5.8-6.7

    6.0-7.0

    8.0-8.7

    ⑵该地区土壤缺乏氮,磷元素。现有尿素[CO(NH2)2]、磷酸二氢铵(NH4H2PO4),氯化钾(KCl)三种化肥,为提高土壤肥力,你认为该地区最合适的化肥为

    【前景展望】我省已在柴达木盆地试种蕨麻成功,同学们对该地区种植更多农作物的前景充满期待。

  • 19、水是生命之源,其组成奥秘直至十八世纪末才被揭开。让我们沿着时间脉络回顾科学家是如何揭秘“水的组成”的。

    请结合材料回答;

    (1)、“易燃空气”实际是(写化学式),玻璃瓶内壁出现液滴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普利斯特里与卡文迪什的实验虽发现了水的生成,但受“燃素说”影响未能揭示水的组成。
    (2)、拉瓦锅所做实验的原理是3Fe+4H2O__Fe3O4+4H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通过分析得出水是(填“化合物”或“单质”)。
    (3)、后来人们根据相关理论以及尼科尔森等人的实验数据,进一步认识到一个水分子由构成。
  • 20、我因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速度最快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让我们踏上达条神奇的“天路”,开启研学之旅,了解青藏铁路建设者如何攻克多年冻土、高原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聚铁路精神。
    (1)、热棒降温技术解决了高原冻土难题,其原理如图所示,热棒中的液氨能吸收冻土层热量,发生汽化,使冻土温度(填“升高”或“降低”),保持冻土稳定。液氨汽化过程中(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保持不变。热棒的金属外壳有防腐涂层。以隔绝 , 延长热棒使用寿命。

    (2)、青藏铁路铁轨采用特殊铁合金材质,合金的优点是(任写一条);合金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钛合金可用于航空航天。铁元素和钛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不同。
    (3)、青藏铁路修建地区海拔高、尽管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但因气压低导致空气稀薄,易引发高原反应。一旦出现高原反应,可饮用适量葡萄糖。其属于六类营养物质中的 , 同时可使用分子筛制氧机保障供氧,其原理如图所示,该过程属于变化。请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青藏铁路建设者打造出一条“绿色长廊”,精心维护着高原脆弱的生态。下列措施不能有效维护沿线生态稳定的是(    )
    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B、沿线建立植被保护示范点 C、在沿线积极开展防风固沙行动 D、“以桥代路”保障动物自由迁徙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