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有关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由两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 B、氧化反应都很剧烈,且都会发光、放热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既是缓慢氧化,又是化合反应
  • 2、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操作

    现象

    木条复燃

    氢气燃烧

    硫在集气瓶内燃烧比瓶外剧烈

    c处的火柴梗最先变黑

    结论

    氧气已收集满

    氢气具有可燃性

    氧气含量越高,可燃物燃烧越剧烈

    外焰温度最高

    A、A B、B C、C D、D
  • 3、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如果药品没有说明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 B、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没有量筒时,可用胶头滴管代替 C、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 D、滴管吸满药液后滴加液体时,管口端要紧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
  •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变化中以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A、活字印刷 B、在孔雀石上燃烧炭火,有红色物质生成 C、冰冻的衣服变干 D、蜡烛受热熔化
  • 5、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蜡烛燃烧后的产物,冰水混合物 B、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 C、液态氧,矿泉水 D、稀有气体,酱油
  • 6、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设计如图1装置,其中白磷(40°C可以燃烧)足量,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

    (1)、实验中白磷燃烧,活塞先向移,后向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填整数)的位置上。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 测出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食品脱氧剂(以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小明同学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表是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有关数据:

    实验所需的时间/min

    0

    5

    10

    30

    35

    45

    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

    50

    35

    27.5

    19.7

    19.7

    19.7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至少经过min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②据表中数据推算,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③小虎同学的实验用时45min , 结果发现广口瓶中收集到的水小于容积的1/5,造成实验失误的原因可能是

    ④与红磷燃烧法相比,用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

  • 7、阅读下面短文,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它和爆竹的组成类似,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制作烟花时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我们要少放或不放烟花。

    (1)、黑火药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黑火药可以用来作
    (2)、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其生成物可以用(填试剂名称)来检验。
    (3)、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为
    (4)、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 8、同学们可以像化学家一样认识和应用化学。
    (1)、观察生活: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矿泉水瓶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填气体名称)
    (2)、查阅资料:空气分离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是利用了它们的不同。
    (3)、学会应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反应后曲颈甑内剩余的气体主要为(填气体名称),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常用作
    (4)、学会分析:如图所示,此实验能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原因是(多选,填字母)。

    a.汞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b.生成的氧化汞常温下不是气态     

    c.装置中有足量汞

    (5)、学会反思:课堂上老师没有使用上述拉瓦锡的实验,你认为原因是。(只答1点即可)。
  • 9、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
    A、都需要加热 B、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都发生了分解反应 D、所需仪器相同
  • 10、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的氧气与纯净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C、医疗上可在液氮条件下进行冷冻治疗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 11、下表是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探测的火星表面大气成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火星大气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氩气

    其他气体

    体积分数

    95.30%

    2.70%

    1.60%

    0.40%

    (1)、关于火星大气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星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火星大气与空气成分含量相似 C、火星暂时不适合人类生存 D、火星大气不支持燃烧
    (2)、未来某天人类移居火星,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氧气变为淡蓝色液氧,发生了化学变化 B、性质: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具有可燃性 C、现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转化:条件允许,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来制取氧气
  • 12、如图所示,将发泡剂催化剂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从量筒中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实验相关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泡沫(“大象牙膏”) B、发泡剂催化剂 C、氧气 D、过氧化氢溶液
    (2)、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 B、产生的泡沫可用于作保护气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改变 D、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 13、空气的成分中,按体积计算约为78%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 14、

    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兴趣小组想探究过氧化氢分解有没有其他催化剂。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除催化剂外,还有什么?

    【提出问题】

    I. 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II.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I.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1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3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步骤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1g。

    /     

    ④分别量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1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1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实验结论】

    (1)氧化铁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的作用是

    【化学反应原理】

    (2)书写氧化铁(Fe2O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II.【实验探究】

    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水浴温度控制在21℃,二氧化锰均为0.5g,过氧化氢溶液均为5mL,三颈瓶容积为250mL。数字传感器数据绘制图象如图2、3.

    【实验结论】(已知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3)图3说明从温度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高,反应越(填“剧烈”或“平稳”)。

    【实验仪器作用】

    (4)图1中恒压漏斗(漏斗的支管与三颈瓶相连)的作用是

  • 15、

    I.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此方法是以空气为原料,利用液氮与液氧沸点不同,将其分离。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2”得到液体B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II.有A、B、C、D、E、F、G、H等八种物质,有如图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D为黑色粉末,通常状况下F为无色液体,H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G都为混合物,且E为液体,G为固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G

    (3)反应①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根据你所学知识,写出有H生成的一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用高锰酸钾要制备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4)、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加热;③装药品、棉花;④收集;⑤熄灭酒精灯;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
    (5)、如下图,该装置常被称为“多功能瓶”,可以用来收集气体,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如下图),既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也可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若瓶中装满水后(下图),还可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m或n)端通入。

  • 17、按要求填空: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化学式)
    (2)、红磷燃烧实验中,燃烧后集气瓶内剩余的主要气体:。(化学式)
    (3)、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是:。(文字描述)
    (4)、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化学式)
    (5)、在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
  • 18、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 B、滴管吸满药液后,管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 C、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 D、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帽在上,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帽
  • 19、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2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目的进行了下列探究:实验目的: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丙中上方的玻璃仪器为钟罩)

    设计实验:上图是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大家一致认为,同学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不能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因的

    进行试验:下面是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Ⅰ.甲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它的操作过程如下(有100mL和500mL量筒供选用):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集气瓶中;

    ②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集气瓶中;

    ③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集气瓶后,打开集气瓶的橡胶塞,将集气瓶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

    ④甲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实验前原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

    (2)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3)该同学的甲装置的缺点是:

    (4)乙同学选用容积为35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收到良好效果。

    请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Ⅱ.实验步骤如下:

    ①打开弹簧夹,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关闭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5)乙同学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mL刻度处才停止。

    反思应用:乙同学的实验与甲同学相比,优点是(写一点)。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