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果收入80元记作+80元,那么支出20元记作
  • 2、已知:当a>0时,aa=aa=1;当a<0时,aa=aa=1;那么当a,b同时满足条件a+b<0,ab>0时,式子|a|a+|b|b的值是(     )
    A、2 B、1 C、0 D、2
  • 3、已知a是有理数,有下列判断:①a是正数;②a是负数;③a与a必有一个是负数;④a与a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
  • 4、已知点M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4 , 点N与点M的距离是3,则点N表示的数是(     )
    A、1 B、7 C、71 D、1或1
  • 5、48的值是(       )
    A、12 B、12 C、4 D、4
  • 6、若3与a的积是一个负数,则a的值可以是(       )
    A、3 B、1 C、0 D、7
  • 7、如图,已知点C、E、F、B在同一直线上,AB=CDBF=CEAE=DF , 求证:B=C

       

  • 8、在ABC中,ADBC于D,AEBAC的平分线,B=70°C=30° , 求EAD的度数.

  • 9、如图,在直角△ABC中,∠BAC=90°,AB=6,AC=8,BC=10,∠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点E、F分别是BD、AB上的动点,则AE+EF的最小值为

  • 10、将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 11、如图,在△ABC中,BD、CE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AM⊥CE于P,交BC于M,AN⊥BD于Q,交BC于N,∠BAC=110°,AB=6,AC=5,MN=2,结论①AP=MP;②BC=9;③∠MAN=35°;④AM=AN.其中不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 12、如图,在ABC中,B=90°AD平分BACBC=10CD=6 , 则点D到AC的距离为(     )

    A、4 B、6 C、8 D、10
  • 13、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2cm6cm长的两根木棒首尾相连,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 B、7cm C、4cm D、9cm
  • 14、如图,四个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15、如图为一座搭桥的示意图,当水面宽为12m时,桥洞顶部离水面4m.已知桥洞的拱形是抛物线,以水平方向为x轴,以抛物线的顶点C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和点Q(a,b)给出如下规定:如果将点P沿直线x=a翻折后得到点P' , 再将点P'沿直线y=b翻折后得到点H , 点H就是点P关于点Q的“相关点”.

    (1)、点(1,3)关于点Q(0,0)的“相关点”为;关于点Q(2,1)的“相关点”为
    (2)、如果点P(1,1) , 点Q(a,b)满足a=b

    ①在点H1(5,3)H2(1,0)H3(0,2)中,是点P关于点Q的“相关点”的是

    ②点P关于点Q的“相关点”与点P的距离最小值为

    (3)、如图,O的半径和等边ABC的边长均为1(BCx轴平行),点A(0,m) , 点P和点Q(a,b)都在O上,如果在ABC的边上存在点P关于点Q的“相关点”,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Gy=ax22ax+c(a0)过原点.
    (1)、求抛物线G的顶点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将抛物线G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抛物线G' , 过点P(t,0)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G于点M , 交抛物线G'于点N

    ①若a=1t=2 , 则抛物线G'的解析式为    ▲   MNO的面积为  ▲   

    ②已知在点P从点O运动到点A(a,0)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两个不同位置的P使得MNO的面积相同,求a的取值范围.

  • 18、小静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1(x2)2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静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函数y=1(x2)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下表是yx的几组对应值.

    x

    -1

    0

    1

    32

    52

    3

    4

    y

    19

    14

    1

    4

    m

    1

    14

    表中的m=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并写出一个该函数图象的性质;

    (4)、结合函数图象,点A(a,y1)和点B(5a,y2)在函数y=1(x2)2的图象上,且y1>y2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9、如图,AB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E , 半径OB上有两点MNEN=EM , 射线CM , 射线CN分别交O于点FH , 连接HFCD于点G , 过点DHF的平行线l

    (1)、证明:直线lO的切线;
    (2)、当OM=BN时,若OB=9HF=65 , 求DG的长.
  • 20、在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交点为A(n,1)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当1x<2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正比例函数y=mx的值都小于反比例函数y=kx的值,且大于y=kx的值,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