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Ge的最高正价为 , Bi的最高价氧化物为(填化学式)。
    (3)、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

    ①阴影部分元素最容易与氢气化合的是(填元素符号)。

    ②H3AsO4、H2SeO4的酸性强弱:H3AsO4H2SeO4(填“><”或“=”)

    (4)、①在实验室中,为了除掉试管壁上的S,常用某种试剂溶解,该试剂的电子式为

    ②镓(31Ga)的化合物氮化镓(GaN)和砷化镓(GaAs)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高电压等特性,随着5G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商用价值进入“快车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原子半径:Ga>N                    B.N的非金属性比O强

    C.Ga的金属性比Al弱                    D.As和Sb的氧化物可能是两性氧化物

    (5)、用如图装置证明酸性:HCl>H2CO3>H2SiO3 , 则溶液b为。下列事实可用于比较元素C与Cl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填序号)。

    A最高正化合价Cl>C

    B.Cl的氢化物比C的简单氢化物稳定

    C.Cl的氢化物比C的简单氢化物沸点高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CO3

  • 2、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2OH- +CO32- +4H+ =CO2↑+3H2O B、OH-+CO32-+2H+= HCO3- + H2O C、2OH- +CO32- +3H+ = HCO3- +2H2O D、OH- +CO32-+3H+= CO2↑+ 2H2O
  • 3、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该过程表示为:Na+(x+y)NH3=Na+(NH3)x+e(NH3)y , 并慢慢产生气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加入液氨中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B、e(NH3)y的可能结构为 C、e(NH3)y具有强还原性 D、该反应体系产生的气体为H2
  • 4、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很像卤素的单质,它能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化合生成卤化物,它也能与水发生以下反应: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 B、IBr与水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IBr与AgNO3溶液反应会生成AgBr沉淀 D、IBr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Br和NaIO
  • 5、X溶液中含有表中所示离子中的5种,且其离子个数相等。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不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阳离子

    Na+

    Fe3+

    Ba2+

    Fe2+

    Mg2+

    Al3+

    阴离子

    OH-

    NO3-

    HCO3-

    CO32-

    SO42-

    Cl-

    A、X溶液中含有3种阳离子、2种阴离子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 C、溶液中不可能含有HCO3-CO32- D、向原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6、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R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已知W的最简单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化合反应。Z、R的气态氢化物均为10e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正价:R>W>Z>Y B、原子半径:X<Y<Z<W C、氢化物的沸点:R>W>Z D、WR3分于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 7、某化学课题小组将二氧化硫的制备与多个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c中依次盛装70%硫酸.Na2SO3固体、NaOH溶液 B、实验时,湿润的pH试纸、鲜花、品红溶液、KMnO4溶液均褪色,Na2S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 C、此设计可证明SO2水溶液的酸性,SO2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D、点燃酒精灯加热,可证明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可逆性,使KMnO4溶液褪色不具有可逆性
  • 8、“银针验毒”在我国有上千年历史,银针主要用于检验是否有含硫元素的有毒物质。其反应原理之一为4Ag+2H2S+O2=2Ag2S+2H2O。当银针变色后,将其置于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便可复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银针变黑时,所检验的物质有毒 B、银针验毒时,Ag被氧化 C、上述验毒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银针复原发生的反应可能为3Ag2S+2Al=6Ag+Al2S3
  • 9、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某核素ZAX形成11HmX型氢化物,则agHmX约含有aA+m(AZ)NA个中子 B、agCl2中有b个氯原子,则NA的数值可表示为71ba C、53gNa2CO3固体溶解在5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D、现有O3O2CO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O , 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
  • 10、向一铝质易拉罐中充满CO2 , 然后往罐中注入足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用胶布封严罐口。一会儿听到罐内发出“咔、咔”的响声,且易拉罐变瘪;再过一会儿又鼓起来恢复原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分子的结构模型为: B、易拉罐“变瘪”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O2+OH=HCO3 C、“鼓起”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Al+6H2O+2OH=2[Al(OH)4]+3H2 D、上述反应中,每消耗2.7gAl , 同时生成3.36LH2
  • 11、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形成的过氧根离子:810O22 C、小苏打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D、用电子式表示K2S的形成过程:
  • 12、Fe(OH)3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B、Fe(OH)3胶体带正电 C、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D、电泳现象的原因是扩散层与吸附层分离,带正电的胶粒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移动
  • 13、FeSO4溶液可用于脱除烟气中的有害气体SO2 , 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SO4是催化剂 B、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c(FeSO4)不变 C、在标准状况下,每脱除11.2LSO2 , 消耗5.6LO2 D、“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 14、“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的结论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MgCO3微溶于水,推知Li2CO3微溶于水 B、Al(OH)3有两性,推知Be(OH)2有两性 C、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推知F2与水反应生成HF和HFO D、由N元素的最高正价是+5,推知P元素的最高正价是+5
  • 15、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里的“剂钢”的硬度比纯铁的大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准近酒家”,雾属于气溶胶 C、《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种湿法炼铜属于置换反应 D、“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诗词中所涉及的焰色试验属于化学变化
  • 16、CH4还原CO2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的主要反应有:

    I.CH4(g)+CO2(g)2CO(g)+2H2(g)  ΔH1=+247 kJ·mol-1

    Ⅱ.CO2(g)+H2(g)CO(g)+H2O(g) ΔH2=+41 kJ·mol-1

    Ⅲ.CO2(g)+H2(g)HCOOH(g)   ΔH3<0

    请回答:

    (1)、仅考虑反应I、Ⅱ,有利于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高温高压
    (2)、反应CH4(g)+3CO2(g)4CO(g)+2H2O(g)的ΔH=kJ·mol-1
    (3)、在某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Ⅲ,CO2和H2的投料浓度均为1.0 mol·L1 , 平衡常数K=2.4×108 , 则CO2的平衡转化率为
    (4)、用氨水吸收HCOOH,得到1.00 mol·L1氨水和0.18 mol·L1甲酸铵的混合溶液,298 K时该混合溶液的pH=。 [已知:298 K时,电离常数 Kb(NH3·H2O)=1.8×105、 Ka(HCOOH)=1.8×104 ]
    (5)、在3.0MPa,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 , 发生反应Ⅱ、Ⅲ,CO2的平衡转化率与HCOOH、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Y曲线代表(填化学式)的选择性。

    ②CO2的平衡转化率在250℃以后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原因:

  • 17、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应用于各个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是铅酸蓄电池的电解质,在铅酸蓄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反应2”是2LiOH+6H2C2O4+2FePO4=2LiFePO4+7CO2↑+5CO↑+7H2O,其中体现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利用LiFePO4作电极的电池稳定、安全、对环境友好,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极a是该电池的(填“正极”或“负极”),

    ②充电时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放电时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

  • 18、已知25℃时,醋酸、碳酸、氢氰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N

    电离平衡常数

    Ka=1.8×10-5

    Ka1=4.3×10-7  Ka2=5.6×10-11

    Ka=6.2×10-10

    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pH相等的三种溶液①CH3COONa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CN溶液,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
    (2)、25℃时,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将浓度为0.02mol·L-1的HCN与0.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c(H+) c(OH-)(填“>”、“<”或 “=”)。
    (4)、常温下,向浓度为0.1mol·L-1、体积为V 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 一定浓度的盐酸,用pH计测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d点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温度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b≈

    ②b、c、d三点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根据以上滴定曲线判断点d所示溶液中:c(Cl-)= c(NH3·H2O)+

  • 19、电池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单晶硅和铜、锗、镓等的化合物常作为制备太阳能电池的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镓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是
    (2)、四氯化硅属于晶体,硅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3)、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产生该变化规律的原因是


    GeCl4

    GeBr4

    GeI4

    熔点/℃

    -49.5

    26

    146

    沸点/℃

    83.1

    186

    约400

    (4)、比较键角∠HNH:H2N−NH2中的−NH2H2N−NH3+中的−NH3+(填“>”、“<”或“=”),请说明理由
    (5)、下图为铜的某种氯化物晶胞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物质的化学式是。原子坐标参数可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图中各原子标参数分别为A(0,0,0);B(0,1,1);B(1,1,0);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②晶胞中C、D两原子核间距为298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则该晶体的密度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 20、室温下,下列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用不同浓度、等体积的H2O2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Na2SO3溶液反应,观察现象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用pH计测定同浓度NaClO和NaF溶液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

    比较HClO与HF的酸性强弱

    C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CuSO4和ZnSO4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Na2S溶液,观察沉淀颜色变化

    比较CuS和ZnS的Ksp大小

    D

    向3mL0.1mol·L-1KI溶液中滴加0.1mol·L-1FeCl3溶液3~4滴,充分反应后,再加KSCN,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A、A B、B C、C D、D
上一页 538 539 540 541 5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