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两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5-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6小题,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文物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进步的标志。下列文物所用主要材料属于有机物的是
    A、黄金面具 B、战国初期竹木简牍 C、曲阳石雕 D、葫芦纹彩陶壶
  • 2.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在实际生产中,可利用反应CO2+NaOH=NaHCO3来捕捉废气中的CO2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O2的分子结构模型: B、p-pπ键电子云轮廓图 C、OH的电子式: D、Na+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1
  • 3. 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舞台上干冰升华时,共价键断裂 B、K+与18-冠-6的空腔大小相近,形成稳定的超分子结构(),这体现出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征 C、缺角的NaCl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变为完美立方体块,体现晶体的自范性 D、雪花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一种晶体,其六角形形状与氢键的方向性有关
  • 4. P4O10吸湿性强,常被用作气体和液体的干燥剂,它甚至可以使硝酸脱水:P4O10+12HNO3=6N2O5+4H3P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N<P B、电负性:N<P C、离子半径:N3>O2 D、沸点:NH3<PH3
  • 5. 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或性质)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的结构(或性质)

    解释

    A

    键角:H2O>NH3

    水分子中O上孤电子对数比氨分子中N上的多

    B

    稳定性:HF>HCl

    HF分子间氢键强于HCl分子间作用力

    C

    熔点:碳化硅>金刚石

    CSi键的键能大于CC键的键能

    D

    I2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I2CCl4都是非极性分子,H2O是极性分子

    A、A B、B C、C D、D
  • 6.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3,3-二甲基-2-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戊烷 C、2-甲基-3-丁烯 D、1,5-二甲苯
  • 7. 维生素C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适当的补充维生素C可增加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提高白细胞的杀菌能力,其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烃的衍生物 B、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C、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molBr2加成 D、该物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8. 有机物X为合成光刻胶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8O B、1mol该物质中含有4mol碳碳双键 C、在一定条件下该物质能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该物质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9. 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杂质得到纯净的乙烷

    C.验证乙炔具有还原性

    D.实验室制硝基苯

    A、A B、B C、C D、D
  • 10. 甲氧基肉桂酸辛酯是一种化学防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8H26O3 B、分子中有2种官能团 C、该物质易溶于水 D、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 11. 如图为几种晶体或晶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胞A的化学式是LaNi4 B、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2 C、碘单质是分子晶体,碘单质在CCl4中比水中溶解度更大 D、金刚石、MgO、碘单质三种晶体的熔点顺序为:金刚石>MgO>碘单质
  • 12. 氟化钾镁是一种具有优良光学性能的材料,主要应用于激光领域,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的配位数为8 B、氟化钾镁晶体的化学式为KMgF3 C、每个Mg2+位于距其最近且等距的F构成的正八面体空隙中 D、Mg2+位于晶胞的体心,则F位于晶胞的面心
  • 13. 绥阳金银花是贵州特产之一,有抗菌、解热、增强免疫等功效,其所含咖啡酰奎尼酸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1mol该有机物最多与3molNa反应 C、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sp2、sp3三种 D、该有机物遇氯化铁溶液会发生显色反应,有四个手性碳原子
  • 14.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目的

    A

    向等体积乙醇与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金属钠

    都产生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乙醇中羟基H原子与水中H原子的活性一样

    B

    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

    铜丝先变黑后恢复成原来的颜色

    乙醇被氧化,铜作氧化剂

    C

    常温下,将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

    溶液变浑浊

    制得苯酚,同时生成碳酸氢钠

    D

    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再滴加AgNO3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A、A B、B C、C D、D
  • 15. 环辛四烯、立方烷、苯乙烯分子式均为C8H8 , 下列对这三种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环辛四烯的七氯代物有2种 B、苯乙烯最多能与1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三者均属于不饱和烃 D、苯乙烯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 16. 某届奥运会上,有个别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被取消参赛资格。如图是检测出兴奋剂的某种同系物X的结构,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X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NaOH B、X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C、1molX与足量的饱和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molBr2 D、1molX与足量H2反应最多消耗6molH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

  • 17.

    实验小组探究卤代烃的性质。

    实验1:取一支试管,滴入15滴1−溴丁烷,加入1mL5%的NaOH溶液,振荡后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为证明1−溴丁烷在NaOH水溶液中能否发生取代反应,同学们提出可以通过检验产物中是否存在溴离子来确定。

    (1)甲同学进行如下操作:将1−溴丁烷与NaOH溶液混合后充分振荡,加热,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硝酸银溶液来进行溴离子的检验。

    ①1−溴丁烷在NaOH水溶液中反应的方程式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不合理。理由是。于是,乙同学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确定了溴离子的生成,乙同学的操作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

    (2)丙同学提出质疑:通过检验溴离子不能证明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理由是
    (3)综合上述实验,检测实验1中的生成可判断发生取代反应,实验小组用红外光谱证实了该物质的生成。

    实验2: 向圆底烧瓶中加入2.0gNaOH和15mL无水乙醇,搅拌,再加入5mL1−溴丁烷和几片碎瓷片,微热,一段时间后,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4)甲同学认为,依据实验2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判断A中发生了消去反应,理由是
    (5)乙同学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依据实验现象可判断是否发生消去反应, 改进后A中物质为

       

  • 18. 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子式为C5H10 , 结构简式为(H3C)2C=CH—CH3 , 有机物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其中b为高分子化合物。

    已知:H+KMnO4—COOH+ (R1、R2为烃类基团)

    (1)、a的名称是
    (2)、b的结构简式为
    (3)、下列关于b的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为混合物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0.1molb完全燃烧可消耗7.5molO2

    (4)、a→d的反应类型为
    (5)、有机物a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有机产物除了H3C-CO-CH3 , 还有
    (6)、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具有顺反异构,写出其顺式结构:
    (7)、已知不对称烯烃加成时氢原子首先加到碳碳双键上含氢较多的碳上:根据信息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
  • 19. 铬(Cr)、锰(Mn)、钴(Co)、镍(Ni)等过渡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应用研究是前沿科学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含铬化合物CrO5中Cr元素化合价为+6价,常温下呈蓝色,则其结构式可能为析

    A.     B.     C.

    (3)、已知金属锰有多种晶型,γ型锰的面心立方晶胞俯视图符合下列(填序号),每个Mn原子周围紧邻的原子数为

    A.   B.   C.   D.

    (4)、[Co(DMSO)6](ClO4)2是一种紫色晶体,其中DMSO为二甲基亚砜,化学式为SO(CH3)2 , DMSO中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ClO4-的空间构型是
    (5)、①NiO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其中离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1,1),则C的离子坐标参数为

    ②一定温度下,NiO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可以认为O2-作密置单层排列(O2-之间相切),Ni2填充其中(如图乙),已知O2-的半径为a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 , 每平方米面积上具有该单分子层的质量为g(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

  • 20. 由丙烯经下列反应可得到F和高分子化合物G,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1)、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生成F的反应类型:
    (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
    (4)、F的芳香同分异构体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峰面积比为3: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5)、写出由合成(合成路线常用表示方法为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