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08 类型:高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高强韧无磁不锈钢——聚变能实验装置中的低温结构部件 B、金刚石薄膜——“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使用的钻头表面涂层 C、超细玄武岩纤维——嫦娥六号携带的月面国旗的纺织材料 D、超细玻璃纤维——国产大飞机中隔音隔热的“飞机棉”
  • 2. 化学实验充满着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溶液褪色
    B、
    产生红色沉淀
    C、
    溶液呈紫色
    D、
    试纸变为蓝色
     
  • 3. 加热时,浓硫酸与木炭发生反应:2H2SO4()+C=ΔCO2+2SO2+2H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g12C含质子数为6NA B、常温常压下,6.72LCO2含σ键数目为0.6NA C、1.0LpH=1的稀硫酸中含H+数目为0.2NA D、64gSO216gO2充分反应得到SO3的分子数为NA
  • 4. 只用一种试剂,将Na2SO4(NH4)2CO3AlCl3KNO3四种物质的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H2SO4溶液 D、Ba(OH)2溶液
  • 5.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解释错误的是(   )

     

    性质

    解释

    A

    酸性:CH3COOH<HCOOH

    CH3是推电子基团

    B

    熔点:C2H5NH3NO3<NH4NO3

    C2H5NH3+的体积大于NH4+

    C

    熔点:Fe>Na

    FeNa的金属性弱

    D

    沸点:H2O>H2S

    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A、A B、B C、C D、D
  • 6. MZ2浓溶液中含有的X[MZ2(YX)]具有酸性,能溶解金属氧化物。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分别位于不同的前四周期。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3倍,X和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M的价层电子排布是3d104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X>Y B、Y形成的两种单质均为非极性分子 C、由X、Y、Z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强电解质 D、铁管上镶嵌M,铁管不易被腐蚀
  • 7. K+掺杂的铋酸钡具有超导性。K+替代部分Ba2+形成Ba0.6K0.4BiO3(摩尔质量为354.8gmol1),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立方晶胞的参数为anm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中与铋离子最近且距离相等的O2有6个 B、晶胞中含有的铋离子个数为8 C、第一电离能:Ba>O D、晶体的密度为3.548×1021a3NAgcm3
  • 8. NaSbO3是一种合成聚酯的催化剂,可用“硝酸钠法”制备,反应方程式为4NaNO3+4Sb+3O2__4NaSbO3+2NO+2N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SbO3Sb元素的化合价为+5 B、NO3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7 D、反应中消耗3molO2 , 转移20mole
  • 9. 一种电化学处理硝酸盐产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过程中,K+向左室迁移 B、电解过程中,左室中NO2的浓度持续下降 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b处,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D、NO3完全转化为NH3的电解总反应:NO3+8Cl+6H2O__NH3+9OH+4Cl2
  • 10. 天冬氨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等领域。天冬氨酸的一条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 B、1molYNaOH水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NaOH C、天冬氨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D、天冬氨酸通过加聚反应可合成聚天冬氨酸
  • 11. SnCl2具有还原性,易水解。一种制备纯净的SnCl2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气管a需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B、实验过程中应先通入HCl(g) , 再开启管式炉加热 C、若通入气体更换为Cl2 , 也可制备纯净的SnCl2 D、配制SnCl2溶液需加盐酸和金属Sn
  • 12. 工业废料的综合处理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从某工业废料中回收镉、锰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富集液中两种金属离子浓度相当。

    ②常温下,金属化合物的Ksp

    金属化合物

    CdS

    CdCO3

    MnS

    MnCO3

    Ksp

    8.0×1027

    1.0×1012

    2.5×1013

    2.3×10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粉碎工业废料有利于提高金属元素的浸出率 B、试剂X可以是Na2S溶液 C、“沉镉”和“沉锰”的顺序不能对换 D、“沉锰”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HCO3=MnCO3+H+
  • 13. 草酸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了草酸的性质:

    实验1:向10mL0.2molL1H2C2O4溶液中滴入一定量0.2molL1K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lgX[X=c(HC2O4)c(H2C2O4)c(C2O42)c(HC2O4)]的关系如图所示。

    实验2:向10mL0.2molL1H2C2O4溶液中加入10mL0.2molL1BaCl2溶液。

    已知:25时,Ksp(BaC2O4)=107.6。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1,当溶液中c(H2C2O4)=c(C2O42)时,pH=2.5 B、实验1,当溶液呈中性时:c(C2O42)>c(HC2O4)>c(H2C2O4) C、实验2,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D、实验2,溶液中存在:2c(Ba2+)+c(H+)=c(Cl)+c(HC2O4)+2c(C2O42)
  • 14. 环氧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以钛掺杂沸石为催化剂,由丙烯()为原料生产环氧丙烷()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中Ⅱ是催化剂 B、过程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过程中T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丙烯与双氧水反应生成环氧丙烷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 15. 苯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实验室制备原理如下:

    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硝基苯

    123

    5.9

    210.9

    1.20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

    苯胺

    93

    6.3

    184.0

    1.02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醚

    乙酸

    60

    16.6

    117.9

    1.05

    与水互溶

    乙醚

    74

    116.3

    34.5

    0.71

    微溶于水

    反应装置Ⅰ和蒸馏装置Ⅱ(加热、夹持等装置略)如下:

    实验步骤为:

    ①向装置Ⅰ双颈烧瓶中加入13.5g铁粉、25.0mL水及1.50mL乙酸,加热煮沸10min

    ②稍冷后,通过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入8.20mL硝基苯(0.08mol) , 再加热回流30min

    ③将装置Ⅰ改成水蒸气蒸馏装置,蒸馏收集苯胺-水馏出液;

    ④将苯胺-水馏出液用NaCl饱和后,转入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分出有机层;水层用乙醚萃取,分出醚层;合并有机层和醚层,用粒状氢氧化钠干燥,得到苯胺醚溶液;

    ⑤将苯胺醚溶液加入圆底烧瓶(装置Ⅱ),先蒸馏回收乙醚,再蒸馏收集180185馏分,得到5.58g苯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保存硝基苯的玻璃容器是(填标号)。
    (2)、装置Ⅰ中冷凝管的进水口为(填“a”或“b”)。
    (3)、步骤④中将苯胺-水馏出液用NaCl饱和的原因是
    (4)、步骤④中第二次分液,醚层位于层(填“上”或“下”)。
    (5)、蒸馏回收乙醚时,锥形瓶需冰水浴的原因是;回收乙醚后,需要放出冷凝管中的冷凝水再蒸馏,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缓慢滴加硝基苯是为了减小反应速率 B、蒸馏时需加沸石,防止暴沸 C、用红外光谱不能判断苯胺中是否含有硝基苯 D、蒸馏回收乙醚,无需尾气处理
    (7)、苯胺的产率为
  • 16. 一种从深海多金属结核[主要含MnO2FeO(OH)SiO2 , 有少量的Co2O3Al2O3NiOCuO]中分离获得金属资源和电池级镍钻锰混合溶液(NiSO4CoSO4Mn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金属氢氧化物胶体具有吸附性,可吸附金属阳离子。

    ②常温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假定浓度均为0.1molL1)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c1.0×105molL1)pH

     

    Fe3+

    Al3+

    Cu2+

    Ni2+

    Co2+

    Mn2+

    开始沉淀的pH

    1.9

    3.3

    4.7

    6.9

    7.4

    8.1

    完全沉淀的pH

    3.2

    4.6

    6.7

    8.9

    9.4

    10.1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i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酸浸还原”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SO2还原Co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3)、“沉铁”时,Fe2+转化为Fe2O3的离子方程式为 , 加热至200的主要原因是
    (4)、“沉铝”时,未产生Cu(OH)2沉淀,该溶液中c(Cu2+)不超过molL1
    (5)、“第二次萃取”时,(填离子符号)与混合萃取剂形成的配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M表示金属元素)更稳定,这些配合物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 17. 化合物F是治疗实体瘤的潜在药物。F的一条合成路线如下(略去部分试剂和条件):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名称是
    (2)、B的结构简式是
    (3)、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
    (4)、F所有的碳原子共面(填“可能”或“不可能”)。
    (5)、B在生成C的同时,有副产物G生成。已知G是C的同分异构体,且与C的官能团相同。G的结构简式是(考虑立体异构)。
    (6)、C与生成E的同时,有少量产物I生成,此时中间体H的结构简式是

    (7)、依据以上流程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以H2C=CHCN为原料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和溶剂任选)。
  • 18. 在温和条件下,将CO转化为C4烃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电化学-化学串联催化策略可将CO高选择性合成C4H10 , 该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池中电极M与电源的极相连。
    (2)、CO放电生成C2H4的电极反应式为
    (3)、在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i:2C2H4(g)C4H8(g)ΔH1=104.7kJmol1

    反应ii:2C2H4(g)+H2(g)C4H10(g)ΔH2=230.7kJmol1

    计算反应C4H8(g)+H2(g)C4H10(g)ΔH=kJmol1 , 该反应(填标号)。
    A.高温自发     B.低温自发      C.高温低温均自发     D.高温低温均不自发

    (4)、一定温度下,COC2H4H2(体积比为x:2:1)按一定流速进入装有催化剂的恒容反应器(入口压强为100kPa)发生反应i和ii。有CO存在时,反应ii的反应进程如图1所示。随着x的增加,C2H4的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选择性=×100%)如图2所示。

    根据图1,写出生成C4H10的决速步反应式C4H10的选择性大于C4H8的原因是

    ②结合图2,当x2时,混合气体以较低的流速经过恒容反应器时,反应近似达到平衡,随着x的增大,C2H4的转化率减小的原因是;当x=2时,该温度下反应ii的Kp=(kPa)2(保留两位小数)。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