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物是活着的历史,承载中华文化的血脉。以下文物的主要成分判断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文物

    商晚期青铜礼器四羊方尊

      

    北宋木雕罗汉像

      

    明初白釉贴花带盖瓶

      

    西汉丝质素纱禅衣

    主要成分

    铜合金

    合成纤维

    硅酸盐

    蛋白质

    A、A B、B C、C D、D
  • 2、次氯酸(HClO)消毒液高效安全,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手部消毒,以及地面、空间和环境消毒。如图,在装置D中制得颜色类似于氯气的Cl2O气体,装置E中得到次氯酸(HClO)。已知Cl2O气体在42℃以上会发生分解,与水反应生成HClO。

    (1)、图中,装置A是采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装置,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装置A为下图的(填标号)。

    (2)、在装置D中,需用干燥纯净的Cl2与潮湿的碳酸钠反应制备Cl2O , 为获得干燥纯净的Cl2 , 装置B、C中应分别盛放
    (3)、D中反应生成的Cl2O气体进入E装置中生成HCl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F中盛装的试剂为 , 该装置的作用为
    (5)、实验时,需持续通入干燥空气的作用是
  • 3、有X、Y、Z、M、R五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X

    Y

    Z

    M

    R

    原子半径/nm

    0.086

    0.186

    0.074

    0.099

    主要化合价

    +4、-4

    -2

    -1、+7

    其它信息

    某种核素无中子

    某种核素用于考古

    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1)、写出X元素中中子数为2的核素的原子符号
    (2)、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3)、Z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M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填“大于”或“小于”)
    (4)、化合物Z2M2的阴阳离子个数比是
    (5)、元素X与Z可以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ZX,写出该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将该离子化合物ZX加入到水中,滴加酚酞可以观察到水溶液显红色,同时有气泡生成,写出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下列事实能作为比较元素Y与R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依据的是____。
    A、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高于Y B、稳定性:XR>YX4 C、元素R最外层电子数多于Y D、酸性HR>H2XO3
  • 4、下表中对“陈述”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陈述

    解释

    A

    NaHCO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NaHCO3可与盐酸反应

    B

    Na2O2H2O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OHMg2+反应生成Mg(OH)2

    C

    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隔绝空气

    常温下,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会生成过氧化钠

    D

    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

    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

    A、A B、B C、C D、D
  • 5、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与实验目的均正确且匹配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或现象

    实验目的

    A

    NaCl固体受热熔化后可以导电

    证明NaCl是电解质

    B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稀NaOH溶液

    制备Fe(OH)3胶体

    C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

    检验溶液中含有Na+

    D

    将铝片插入FeCl2溶液中,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

    氧化性:Al3+>Fe2+

    A、A B、B C、C D、D
  •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侯氏制碱法涉及NaClNH4ClNaHCO3等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NH4+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1NA B、1 mol NaHCO3完全分解,得到的CO2分子数目为2NA C、1 molL-1 NaHCO3溶液中,HCO3-数目为NA D、NaClNH4Cl的混合物中含1 mol Cl- , 则混合物中质子数为28NA
  • 7、氯元素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存在f→d→b的转化关系 B、a溶液和f溶液混合可以制得b C、d的稳定性差,其溶液久置即为a溶液 D、b具有漂白性,能将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 8、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熟石灰具有碱性

    B

    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NaHCO3可与酸反应

    C

    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铁与H2O高温下会反应

    D

    用活性炭除去汽车内的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H4+K+ClI B、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K+NH4+NO3HCO3 C、无色透明溶液中:MnO4NH4+Mg2+SO42 D、Na2CO3溶液中:OHK+ClSO42
  • 10、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的Cl2并探究其性质。其中,a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b为湿润的红纸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装置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备Cl2 ,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l2 B、装置乙中为浓硫酸,装置丙中为NaOH溶液 C、一段时间后,装置丁中a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 D、装置丁中b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海水提镁中用石灰乳沉镁:Mg2++2OH-=Mg(OH)2 B、用小苏打可以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CO32-+2H+=CO2+H2O C、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层:Fe2O3+6H+=2Fe3++3H2O D、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防止其氧化:Fe3++Fe=2Fe2+
  • 12、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pH测定

    C.从食盐水中获取NaCl

    D.闻气体

    A、A B、B C、C D、D
  • 13、检验芹菜中铁元素的实验操作有:①剪碎芹菜,研磨;②取少量滤液,滴加稀HNO3;③加入蒸馏水,搅拌,过滤;④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观察。正确操作顺序为(  )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 14、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记载,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C__Zn+3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CO3属于氧化物 B、C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C、Zn是氧化产物 D、CO是酸性氧化物
  • 15、实现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A、HCl→Cl2 B、HCl→H2 C、I2→KI D、NaCl→AgCl
  • 16、月球土壤中含有Th(钍)元素,T90232h是一种天然的放射性核素。2022年,我国科研团队采用A1836r和 H72176f(铪)熔合蒸发技术合成了新核素 T90207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1836r化学性质不活泼 B、H72176f含有176个质子 C、T90232hT90207h互为同位素 D、T90232hT90207h分别含有142个和117个中子
  • 1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A.鎏金铜浮屠

    B.素面淡黄琉璃茶盏

    C.广彩人物纹大瓷碗

    D.汉白玉菩萨像

    A、A B、B C、C D、D
  • 18、二价锰离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被氧化剂氧化成不同价态的化合物,某小组同学探究Cl2Mn2+的反应,设计如图装置。

    已知:I、MnO4(紫色)、MnO42(墨绿色)、Mn2+(无色)、MnO2(棕黑色)、Mn(OH)2(白色)

    ii.Cl2的氧化性与溶液pH无关


    操作

    现象

    I

    向装置C中装入9mL10molL1NaOH溶液和1mL0.1molL1MnSO4溶液

    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点燃酒精灯,通入Cl2

    装置C中棕黑色沉淀增多,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仪器a名称为 ,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为 , 装置D的作用为
    (3)、操作I中的白色沉淀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查阅资料:在碱性溶液中MnO4可与MnO2反应生成MnO42

    小组同学对操作II中未出现MnO42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并补充实验操作如下:

    假设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所造成的。

    假设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将MnO42氧化为MnO4

    操作III.取出装置C中溶液,检测pH呈碱性。取4mL10molL1NaOH溶液于试管中,用蒸馏水稀释至与装置C中溶液相同pH,再向其中加入少量KMnO4溶液和MnO2粉末,一段时间后溶液由紫色变为墨绿色;

    操作IV.将操作III的试管代替装置C接入实验装置,通入Cl2 , 溶液变为紫色。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为

    ②操作III可说明假设一(填“成立”或“不成立”),溶液由紫色变为墨绿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根据所学知识与本实验现象,对KMnO4氧化性的认识是
  • 19、某兴趣小组用铬铁矿(FeCr2O4 , 含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重铬酸钾(K2Cr2O7)晶体,流程如下:

    已知:FeCr2O4Cr元素为+3价;SiO2Na2CO3高温生成可溶于水的Na2SiO3CrO42酸性条件下能转化为Cr2O72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除生成Na2CrO4Fe2O3外,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进行“操作1”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3)、“晶体X”的化学式为
    (4)、交警查酒驾所用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为:

    2Cr2O72+3C2H5OH+16H+=3CH3COOH+11H2O+4Cr3+绿

    该反应中,还原剂为;反应消耗1molK2Cr2O7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5)、“结晶”时,为得到杂质较少的K2Cr2O7粗产品,请结合下图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合理的操作并排序(填字母)。

    a.40°C蒸发溶剂    b.90°C蒸发溶剂    c.过滤    d.冷却至室温

    e.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停止加热

  • 20、几种常见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C是(填化学式,右同),H是
    (2)、E→F的化学方程式:
    (3)、在氢碘酸溶液中加入少量F,写出离子方程式:
    (4)、在B溶液中加入(NH42C2O4溶液,产生固体MC2O4·2H2O(M是A物质对应的元素)。该固体在空气中加热分解,得到分解产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

    ①a点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②b→c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一页 537 538 539 540 5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