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氯喹是合成一种抑制病毒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图:(1)、D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2)、的反应需经历两步,其反应类型依次为、。(3)、CD反应过程中有副产物X(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生成,X的结构简式为。(4)、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酸性条件下水解得两种均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产物,其中一种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分子中有氰基(-CN);③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④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5)、写出以1,3-丁二烯()和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
2、溴苯主要用于溶剂、分析试剂和有机合成等。合成溴苯所用原料苯、溴及溴苯的部分物理性质数据及实验装置如下所示。
苯
溴
溴苯
密度/g·cm-3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1)、装置a名称是。(2)、在a中加入少量铁屑和苯,将b中液溴缓慢加入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能说明该反应所属类型的实验现象是。装置c的作用是 , 水流方向是(填“下进上出”或“上进下出”)。(3)、若反应温度过高会生成二溴代苯,写出其中一种主要产物的结构简式。(4)、待反应结束后,从a中混合液分离、提纯产物。①向a中加入水,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补充完整由滤液提取溴苯的实验方案。(实验中可选用的设备和试剂:蒸馏水、10%的NaOH溶液、无水氯化钙、通风橱)
-
3、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可用于小面积轻度创面镇痛的医用常见麻醉剂,对有机物A进行质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如图所示。(1)、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写出计算过程)。(2)、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且面积之比为3:2:2:2:2:2,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3)、有机物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有机物的一种芳香族同分异构体具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两种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
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①
:。②
:。
(2)、分子式为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3种,其结构简式是。(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1,3-丁二烯与氯气发生1,4-加成:。
②甲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酸在100℃共热制得TNT:。
③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④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4)、已知:, 合成
所用的原料是(用键线式表示)。
-
5、药品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最多能与反应 D、可以用酸性溶液检验中是否含有
-
6、葫芦脲在超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葫芦[7]脲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试剂和试剂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与试剂a反应中二者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F、G互为同系物 C、试剂a、b的核磁共振氢谱均仅有一组峰 D、由为原料制取生成 -
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少量某卤代烃与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溶液中加稀酸化,再滴加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该卤代烃含溴元素
B
向可能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滴加过量的浓溴水,未出现白色沉淀
苯中不含苯酚
C
在试管中取约溶液,加入5滴溶液,振荡后加入有机物溶液并加热,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X中不含醛基
D
在试管中取少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入有机液体直至过量,溶液颜色褪去
X中含有羧基
A、A B、B C、C D、D -
8、下列有关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应尽可能提供较高温度 B、反应一段时间后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其中不含密度比水大的乙酸 C、取出试管B并充分振荡后上层油状液体体积减少,部分乙酸乙酯溶解于下层溶液 D、向振荡后红色褪去的下层溶液中滴入酚酞后又出现红色,说明酚酞溶于乙酸乙酯
-
9、酸性条件下,环氧乙烷水合法制备乙二醇涉及的机理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结构简式为:B、进攻环氧乙烷中的氧原子是因为碳氧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氧 C、在制备乙二醇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二甘醇是乙二醇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的产物
-
10、有机小分子通过选择性催化聚合可分别得到聚合物和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结构简式为
B、Z中含有的官能团为酯基和碳碳双键 C、由生成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D、能在溶液中降解为小分子而不能
-
11、按下图实验装置(部分装置略)对有机样品进行元素分析。样品完全灼烧并将所有气体产物充分吸收后,管增重管增重。质谱法测得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通入氧气,再先后点燃a、b处煤气灯 B、中使用碱石灰吸收反应产生的 C、若撤去可能导致测得中值偏大 D、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
12、乙烯使溴水快速褪色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比该反应慢得多;②完全反应后两种产物含量分别为10.2%和89.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乙烯与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B、中间产物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达到稳定结构 C、反应Ⅱ得到两种产物含量不同的原因是溴水中浓度大于 D、乙烯与溴水反应产物应有1-溴乙醇次溴酸酯
-
1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
B.1,3-二丙醇
C.3-乙基-1-丁烯
D.2-氯丙烷
A、A B、B C、C D、D -
14、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配制银氨溶液 B、比较碳酸与苯酚酸性强弱 C、制取少量乙二酸 D、分离硝基苯和苯
-
15、有关石油和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加工可获得乙烯 B、煤加工可获得苯 C、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均为物理变化 D、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
-
16、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A、甲醛分子的电子式:
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C、2-乙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
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
17、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B、医疗上用95%的酒精或福尔马林稀溶液杀菌消毒 C、“泡腾片实验”中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是因为柠檬酸具有强还原性 D、制作户外运动服装所需要高强度和耐磨性的锦纶(聚酰胺纤维)是纯净物
-
18、以下为一种以含铅废料(、、、、及炭黑)制备纳米PbO和的工艺流程。
已知:①炭黑是一种碳单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②、均为难溶于水的固体。
③易溶于水,电离方程式为。
(1)、PbO具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请写出过程I中PbO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①过程I中,在催化下,Pb和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是:。②过程I中,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i:
ii:…
写出ii的离子方程式:。
(3)、过程I过滤除去的物质是。(4)、①写出过程II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结合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反应规律,说明可能具有怎样的性质。
(5)、过程II过滤除去的物质是。(6)、过程III所得滤液中检出 , 请简述过程III通入的作用。(7)、①生成纳米的离子方程式是。②生成纳米PbO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先按图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关闭活塞a、b,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通过控制活塞a和b,有节奏(间歇性)地通入气体。已知:乙醛可被氧化为乙酸,乙醛的沸点为乙酸的沸点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快速制备氧气,写出的结构式:。(2)、从硬质玻璃管中可观察到受热的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请写出实验过程中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开始后,实验小组将酒精灯去掉之后,依然能观察到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试解释其原因:。(3)、实验中A和D均用到了水浴作用。A的作用是 , D的作用是。(4)、C中的实验现象是。(5)、经检测,实验小组发现E中收集到的液体除含有乙醛(易溶于水)外还含有杂质。要除去乙醛中的 , 可采取的方法为。(6)、该小组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做出了如下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填标号)。a.表面被氧化为黑色的铜丝在酒精灯焰心处灼烧,可闻到刺激性气味
b.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时,乙醇分子中只有O—H键发生断裂
c.利用金属钠能检验试管E中有没有未反应的乙醇
-
20、回答下列问题(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 ; , (填“>”、“<”或“=”),原因是(3)、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与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如下:
化学键
P-P
P-O
P=O
O-O
O=O
键能(kJ/mol)
a
b
c
d
e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用代数式表示)
(5)、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生成和水蒸气。已知:①
②
写出肼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将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