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5年高考化学真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6-23 类型:高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与生活相关的叙述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助力舞台云雾形成 B、珍珠遇酸后失去光泽 C、加酶洗衣粉清洗蛋白质污渍 D、植物油久置氧化变质2.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甲醛的分子空间结构模型:
B、制备聚乙炔:
C、碳酸银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 D、含有个键电子对
3. 下列描述不能正确地反映事实的是( )A、室温下与碳不发生反应,高温下可生成和 B、室温下苯与溴不发生反应,温度升高生成大量溴苯 C、通常含硒的化合物有毒性,但微量硒元素有益健康 D、某些镇痛类生物碱可用于医疗,但滥用会危害健康4. 下列化学实验目的与相应实验示意图不相符的是( )选项
A
B
实验目的
用量热计测定反应热
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食盐水
实验示意图
选项
C
D
实验目的
在铁片上镀镍
转移热蒸发皿至陶土网
实验示意图
A、A B、B C、C D、D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 B、合成高分子是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一类纯净物 C、配位化合物通过“电子对给予-接受”形成配位键 D、超分子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6.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X、Y、Z三种元素位于同一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者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与未成对电子数之和相等,Z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中Z的原子半径最大 B、三者中Y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C、X的最高化合价为 D、与键角相等7.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或应用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性质或应用
解释
A
石蜡油的流动性比水的差
石蜡油的分子间作用力比水的小
B
溶于水显碱性
可结合水中的质子
C
可以氧化
中O显正电性
D
石墨作为润滑剂
石墨层间靠范德华力维系
A、A B、B C、C D、D8. 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固体A与固体B研细后混合,常温下搅拌产生气体C和固体D,温度迅速下降。气体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G是一种强酸。H是白色固体,常用作钡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C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A,溶液升高 B、D为可溶于水的有毒物质 C、F溶于雨水可形成酸雨 D、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来盛装G的浓溶液9. 晶胞是长方体,边长 ,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O原子 B、晶胞中分子的取向相同 C、1号和2号S原子间的核间距为 D、每个S原子周围与其等距且紧邻的S原子有4个10. 制备-氯代异丁酸的装置如图。在反应瓶中加入异丁酸与催化剂(易水解),加热到 , 通入 , 反应剧烈放热,通气完毕,在下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常压蒸馏得产物。反应方程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干燥管可防止水蒸气进入反应瓶 B、可用溶液作为吸收液 C、通入反应液中可起到搅拌作用 D、控制流速不变可使反应温度稳定11. 桥头烯烃Ⅰ的制备曾是百年学术难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Ⅰ的分子式是 B、Ⅰ的稳定性较低 C、Ⅱ有2个手性碳 D、Ⅱ经浓硫酸催化脱水仅形成Ⅰ12. 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 , 负极材料为嵌锂石墨。利用人工智能筛选出的补锂试剂 , 能使失活的电池再生并延长寿命,且保持电池原结构。将注入电池后充电补锂,过程中转化为气体离去。下列有关充电补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阳极失去电子 B、生成气体中含有氟代烃 C、过程中铁元素的价态降低 D、反应并离去是该电池保持原结构的原因13. N和P为同主族相邻元素。下列关于物质性质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的熔点比的低,因为的离子键更强 B、磷单质通常不以形式存在,因为磷磷之间难以形成三键 C、次磷酸比硝酸
的酸性弱,因为前者的键极性小 D、P形成而N形成 , 因为P的价层电子轨道更多且半径更大
14. 铜(I)、乙腈(简写为L)的某水溶液体系中含铜物种的分布曲线如图。纵坐标(δ)为含铜物种占总铜的物质的量分数,总铜浓度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的 B、当时, C、n从0增加到2,结合L的能力随之减小 D、若 , 则15. 某电化学制冷系统的装置如图所示。和在电极上发生相互转化,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经由泵推动电解质溶液的循环流动实现制冷。装置只通过热交换区域Ⅰ和Ⅱ与环境进行传热,其他区域绝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阴极反应为 B、已知②处的电解液温度比①处的低,可推断比稳定 C、多孔隔膜可以阻止阴极区和阳极区间的热交换 D、已知电子转移过程非常快,物质结构来不及改变。热效应主要来自于电子转移后和离子结构的改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
16. 氟化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氟化试剂,通过以下两种工艺制备:
Ⅰ
Ⅱ
已知:室温下,是难溶酸性氧化物,的溶解度极低。
时,的溶解度为水,温度对其溶解度影响不大。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氟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时,饱和溶液的浓度为 , 用c表示的溶度积。(3)、工艺Ⅰ中研磨引发的固相反应为。分析沉淀的成分,测得反应的转化率为78%。水浸分离,的产率仅为8%。①工艺Ⅰ的固相反应(填“正向”或“逆向”)进行程度大。
②分析以上产率变化,推测溶解度(填“>”或“<”)
(4)、工艺Ⅱ水浸后的产率可达81%,写出工艺Ⅱ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5)、从滤液Ⅱ获取晶体的操作为(填标号)。a.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趁热过滤 b.蒸发至有晶膜出现后冷却结晶,过滤
(6)、研磨能够促进固相反应的原因可能有(填标号)。a.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b.破坏反应物的化学键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研钵表面跟反应物更好接触
17. 化合物G是某药物的关键原料,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分子内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2)、化合物的反应类型为反应。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组峰。(3)、能用于分离化合物B和C的试剂为(填标号)。a.水溶液 b.水溶液 c.水溶液
(4)、的反应方程式为。在A的氮原子上引入乙酰基的作用是(5)、化合物D与间的反应方程式:用类比法,下列反应中X的结构简式为。
(6)、E存在一种含羰基异构体F,二者处于快速互变平衡。F与反应可生成G,写出F的结构简式。18. 某小组在探究的还原产物组成及其形态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理论预测有差异。根据实验描述,回答下列问题:(1)、向溶液加入5滴溶液,振荡后加入葡萄糖溶液,加热。①反应产生的砖红色沉淀为(写化学式),葡萄糖表现出(填“氧化”或“还原”)性。
②操作时,没有加入葡萄糖溶液就加热,有黑色沉淀生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该沉淀产生的原因:。
(2)、向溶液中加入粉使蓝色完全褪去,再加入盐酸并加热至溶液中无气泡产生为止。过滤得固体,洗涤并真空干燥。①加入盐酸的目的是
②同学甲一次性加入粉,得到红棕色固体,其组成是(填标号)。
a. b.包裹 c. d.和
③同学乙搅拌下分批加入粉,得到黑色粉末X。分析结果表明,X中不含和。关于X的组成提出了三种可能性:Ⅰ ;Ⅱ 和;Ⅲ , 开展了下面2个探究实验:
由实验结果可知,X的组成是(填“Ⅰ”“Ⅱ”或“Ⅲ”)。从物质形态角度分析,X为黑色的原因是。
19. 粉末可在较低温度下还原。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一定温度下:则的(用m和n表示)。
(2)、图1分别是和下还原过程中反应体系电阻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用(填标号)表示反应的快慢。a. b. c. d.
(3)、图1中曲线(填“Ⅰ”“Ⅱ”或“Ⅲ”)对应反应温度最高。
(4)、研究发现对的还原性主要来自于其产生的。一般认为在表面被氧化成有两种可能途径,图2是理论计算得到的相对能量变化图,据此推测途径(填“a”或“b”)是主要途径。(5)、产生的可能反应:①或②。将放在含微量水的气流中,在至的升温过程中固体质量一直增加,由此可断定的来源之一是反应(填“①”或“②”)。若要判断另一个反应是否是的来源,必须进行的实验是。(6)、已知。研究表明,在相同温度下,用还原比直接用还原更有优势,从平衡移动原理角度解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