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X、Y、Z、M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分别处于不同的前四周期,基态Y原子s能级电子数是p能级的2倍,Z是同周期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基态M原子核外无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Y2MZ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B、Y2Z2中含有3个σ键和2个π C、Y6X6中所有Y原子可能在同平面上 D、Y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可能比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 2、第尔斯-阿尔德反应可得到环加成产物,构建环状骨架。例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Y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C、该反应的另一产物为Z的对映异构体 D、Z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
  • 3、下列化学反应与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
    A、PBr3与足量C2H5OH作用:PBr3+3C2H5OH=P(OC2H5)3+3HBr B、铜片上电镀银的总反应(银作阳极,硝酸银溶液作电镀液)Ag()__Ag() C、KAl(SO4)2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溶液: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 4、关于有机物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溴丁烷中的溴元素检验所需的试剂:NaOH溶液、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B、用饱和溴水可鉴别1-丙醇、2-氯丙烷、丙醛和苯酚溶液 C、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检测CH3OCOOCH3 , 谱图上呈现两组峰 D、可通过灼烧闻气味来区分衣物的材质属于蛋白质还是纤维素
  • 5、下列实验装置使用正确的是(  )

    A、图①装置用于铜和稀硝酸反应的探究实验 B、图②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备NH3 C、图③装置用于煤的气化实验 D、图④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备Cl2
  • 6、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用途往往相互关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中每层的碳原子的p轨道相互平行而重叠,电子可在碳原子平面运动而导电 B、不锈钢中掺杂的合金元素主要是CrNi , 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C、玛瑙常无规则几何外形,是由于熔融态的SiO2快速冷却而致 D、“可燃冰”是水分子以氢键相连笼穴内装有甲烷等气体,结构稳定,常温常压下不会分解
  • 7、镁及其合金是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从海水中提取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剂①可以选用石灰乳 B、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过滤 C、MgCl2溶液通过蒸发结晶可得到无水MgCl2 D、电解熔融MgCl2所得副产物Cl2是工业制备试剂②的主要原料
  • 8、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Ca2+K+CH3COOClO B、Na+Ba2+HCO3OH C、Mg2+Fe3+SO42SCN D、H+Al3+ClS2O32
  • 9、关于反应2FeH(SO4)2+40Na=Δ2Fe+4Na2S+16Na2O+H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Na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FeH(SO4)2Fe的化合价为+3 C、生成22.4L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0NA D、该反应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 10、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硝化甘油的结构简式: B、中子数为20的氯离子:37Cl C、2-丁烯的实验式:CH2 D、CO32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
  • 11、工业上利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备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将粗硅转化为三氯硅烷,再经氢气还原得到高纯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 B、焦炭过多容易生成副产物SiC C、制备三氯硅烷的反应:Si+3HCl300__SiHCl3+H2 D、高纯硅导电性好,可用于制作计算机、通讯设备和家用电器等的芯片
  • 1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且溶于水后能导电的是(  )
    A、NaOH B、CO2 C、BaSO4 D、蔗糖
  • 13、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聚碳酸酯的合成路径如下:

    (1)、化合物Ⅱ官能团的名称是。化合物X为Ⅱ的同分异构体,X结构中有苯环,分子中有4组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 , 能发生银镜反应,则X的命名是
    (2)、关于化合物Ⅱ与CO2反应生成化合物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化合物Ⅲ能发生水解反应 B、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原子利率100% C、化合物Ⅱ、Ⅲ中均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D、CO2属于非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肩并肩”形成的π键
    (3)、根据化合物V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有机物结构简式

    反应类型

    a

    加成反应

    b

    (4)、化合物V与双酚A(Ⅵ)反应生成高分子Ⅶ 并产生一种可循环的有机物。此物质为化合物(填物质序号),并写出双酚A的结构简式
    (5)、根据上述信息,设计以乙烯为基础原料合成化合物V(DPC)的路线。(不需注明反应条件,其他试剂任选)
  • 14、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化学品是每一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要求和责任。
    (1)、铬及其化合物在催化、金属防腐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Cr2O3催化丙烷脱氢过程中,部分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则X(g)Y(g)过程的焓变ΔH=。(列出计算式)

    (2)、我国科学家采用Cr2O3(SG)和H-SAPO-34复合催化剂极大提高短链烯烃选择性。CO2H2在催化剂Cr2O3(SG)表面转化为甲醇的各步骤所需要克服的能垒及甲醇在H-SAPO-34作用下产生乙烯、丙烯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吸附态用*表示,CO2甲氧基(H3CO*)过程中,的生成是决速步骤。(填化学式)

    H-SAPO-34具有氧八元环构成的笼状结构(直径0.94nm),笼口为小的八环孔(直径0.38nm)。短链烯烃选择性提高的原因是

    (3)、废水中铬(VI)主要以Cr2O72CrO42形式存在,处理的方法之一是将铬(Ⅵ)还原为Cr3+ , 再转化为Cr(OH)3沉淀。常温下,Cr2O72CrO42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H2O2CrO42+2H+,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

    ①若废水中Cr(Ⅵ)的总物质的量浓度c[Cr(VI)]=2c(Cr2O72)+c(CrO42)=0.201mol/L , 要将废水中c(Cr2O72):c(CrO42)调节为100:1 , 则需调节溶液的pH=。(忽略调节pH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②有关该平衡Cr2O72+H2O2CrO42+2H+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反应达平衡时,Cr2O72今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

    C.溶液的颜色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D.加入少量K2Cr2O7固体,平衡时c2(CrO42)c(Cr2O72)之比保持不变

    (4)、纳米零价铁可处理电镀废水中的甘氨酸铬。

    ①甘氨酸铬(结构简式如图3所示)分子中与铬配位的原子为

    ②纳米零价铁对甘氨酸铬的去除机理如图4所示。对初始铬浓度为20mg/L的甘氨酸铬去除率进行研究,总铬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5所示,AB段变化的原因是

    图4

    图5

  • 15、金属铼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以钼精矿(主要成分为钼的硫化物和少量铼的硫化物)制取高铼酸铵晶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铼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可用于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2)、①“焙烧”常采用高压空气、逆流操作(空气从培烧炉下部通入,矿粉从中上部加入),其目的是

    ②“焙烧”过程中ReS2转化为Ca(ReO4)2 , 反应方程式4ReS2+10CaO+19O2__2Ca(ReO4)2+

    (3)、“萃取”机理为:R3N+H++ReO4=R3NHReO4 , 则“反萃取”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常温下,“反萃取”得到高铼酸铵溶液的pH=9.0 , 则溶液中c(NH4+)c(NH3H2O)(填“>”“<”或“=”)。(已知:常温下lgKb(NH3H2O)=4.7)
    (4)、下图是NH4ReO4的X射线衍射图谱,则NH4ReO4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

    (5)、工业上制备的铼粉中含有少量碳粉和铁粉(其熔沸点见表1),在3500℃时,利用氢气提纯可得到纯度达99.995%的铼粉(下图为碳在高温氢气环境中气-固占比计算结果),请分析原因

    表1

    物质

    熔点(℃)

    沸点(℃)

    Re

    3180

    5900

    C

    3652

    4827

    Fe

    1535

    2750

    (6)、三氧化铼是简单立方晶胞,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摩尔质量为Mg/mol,晶胞密度为ρg/cm3。铼原子填在氧原子围成的(填“四面体”“立方体”或“八面体”)空隙中,该晶胞中两个相距最近的O原子间的距离为cm。(列出计算式)

  • 16、电解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电解CuCl2溶液实验。
    (1)、溶液配制:

    ①实验室在配制CuCl2溶液时需加入少许盐酸,目的是;氯化铜溶液中存在:[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  ΔH>0 , 加热盛有CuCl2溶液的试管,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

    ②若要配制1000mL 2mol/L的CuCl2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至少需要滴加0.2mol/L的盐酸滴。(已知:KSP[Cu(OH)2]=2.0×1020 , 每滴溶液的体积约0.05mL,加入盐酸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按下图装置进行电解饱和CuCl2溶液实验: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阳极口放置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可观察到。(填实验现象)

    (3)、按上图电解饱和CuCl2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石墨棒上有异常现象:石墨棒上除有红色固体外还附着有大量白色固体。

    探究异常现象:

    已知:ⅰ.相关物质颜色:铜(红色)、Cu2O(砖红色)、CuCl(白色)、CuOH(黄色,不稳定,易分解)。

    ⅱ.CuCl易溶于浓盐酸,CuCl(s)+Cl(aq)[CuCl2](aq)

    ⅲ.Cu+在水中不稳定,易发生歧化反应。

    经检验:红色固体中无Cu2O

    提出假设:红色固体是铜,白色固体是CuCl

    验证假设:设计下表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有固体析出的石墨棒一端插入盛2mL稀硝酸试管中,反应完后取出,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

    石墨棒上红色和白色物质都消失;无色溶液变Ⅰ,并有无色气体产生,在接近试管口处变红色;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

    将有固体析出的石墨棒一端插入盛2mLⅡ的试管中,反应完后取出,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石墨棒上红色固体不溶,白色固体消失,溶液无色;加水后出现白色沉淀。

    ①上表中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Ⅰ、Ⅱ

    ②实验B加水后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结论:猜想正确。

    (4)、阴极生成CuCl的电极反应式为
  • 17、下图的装置可用来测定乙酸溶液的浓度,c为量气管,量取20.00mL待测乙酸溶液于b容器中,以Pt作电极接通电源进行实验(已知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不考虑O2Na2SO4溶液中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t(Ⅱ)电极为阴极 B、Pt(Ⅱ)电极反应式为:2CH3COOH+2e=2CH3COO+H2 C、结束时,b中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刚好由浅红色变为无色 D、若c中收集到气体22.40mL,则待测乙酸溶液的浓度为0.20mol/L
  • 18、用一定浓度NaOH溶液滴定某一元酸HA溶液。滴定终点附近溶液pH和导电能力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为一元强酸 B、a点对应的溶液中:c(A)=c(Na+)=c(H+)=c(OH) C、根据溶液pH和导电能力的变化可判断V2>V3 D、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 19、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结构如下图所示,Y、Z相邻且与X、W均不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电负性:W>Y>X B、ZX3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 C、Y和Z的简单氢化物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D、第一电离能:Z>Y
  • 20、下列陈述Ⅰ、陈述Ⅱ说法不正确或不存在关联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盛放纯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碳酸钠水解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与磨口玻璃塞中的SiO2反应生成硅酸钠,具有较强粘合性

    B

    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瓶并置于阴暗处

    HNO3光照或受热会分解

    C

    食用油和汽油都是油脂

    油脂都能水解

    D

    酸性大小:CF3COOH>CCl3COOH

    极性大小:CF3>CCl3

    A、A B、B C、C D、D
上一页 505 506 507 508 50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