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广州奥林匹克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化学试题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 广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 八月阶段训练化学试题
-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化学试题
- 广东省八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 化学试题
- 江苏省南京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化学试题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
1、 氟化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氟化试剂,通过以下两种工艺制备:
Ⅰ

Ⅱ

已知:室温下,是难溶酸性氧化物,的溶解度极低。
时,的溶解度为水,温度对其溶解度影响不大。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氟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时,饱和溶液的浓度为 , 用c表示的溶度积。(3)、工艺Ⅰ中研磨引发的固相反应为。分析沉淀的成分,测得反应的转化率为78%。水浸分离,的产率仅为8%。①工艺Ⅰ的固相反应(填“正向”或“逆向”)进行程度大。
②分析以上产率变化,推测溶解度(填“>”或“<”)
(4)、工艺Ⅱ水浸后的产率可达81%,写出工艺Ⅱ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5)、从滤液Ⅱ获取晶体的操作为(填标号)。a.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趁热过滤 b.蒸发至有晶膜出现后冷却结晶,过滤
(6)、研磨能够促进固相反应的原因可能有(填标号)。a.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b.破坏反应物的化学键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研钵表面跟反应物更好接触
-
2、 某电化学制冷系统的装置如图所示。和在电极上发生相互转化,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经由泵推动电解质溶液的循环流动实现制冷。装置只通过热交换区域Ⅰ和Ⅱ与环境进行传热,其他区域绝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阴极反应为 B、已知②处的电解液温度比①处的低,可推断比稳定 C、多孔隔膜可以阻止阴极区和阳极区间的热交换 D、已知电子转移过程非常快,物质结构来不及改变。热效应主要来自于电子转移后和离子结构的改变 -
3、 铜(I)、乙腈(简写为L)的某水溶液体系中含铜物种的分布曲线如图。纵坐标(δ)为含铜物种占总铜的物质的量分数,总铜浓度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的 B、当时, C、n从0增加到2,结合L的能力随之减小 D、若 , 则 -
4、 N和P为同主族相邻元素。下列关于物质性质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的熔点比的低,因为的离子键更强 B、磷单质通常不以形式存在,因为磷磷之间难以形成三键 C、次磷酸
比硝酸
的酸性弱,因为前者的键极性小
D、P形成而N形成 , 因为P的价层电子轨道更多且半径更大
-
5、 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 , 负极材料为嵌锂石墨。利用人工智能筛选出的补锂试剂 , 能使失活的电池再生并延长寿命,且保持电池原结构。将注入电池后充电补锂,过程中转化为气体离去。下列有关充电补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阳极失去电子 B、生成气体中含有氟代烃 C、过程中铁元素的价态降低 D、反应并离去是该电池保持原结构的原因
-
6、 桥头烯烃Ⅰ的制备曾是百年学术难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Ⅰ的分子式是 B、Ⅰ的稳定性较低 C、Ⅱ有2个手性碳 D、Ⅱ经浓硫酸催化脱水仅形成Ⅰ -
7、 制备-氯代异丁酸的装置如图。在反应瓶中加入异丁酸与催化剂(易水解),加热到 , 通入 , 反应剧烈放热,通气完毕,在下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常压蒸馏得产物。反应方程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干燥管可防止水蒸气进入反应瓶 B、可用溶液作为吸收液 C、通入反应液中可起到搅拌作用 D、控制流速不变可使反应温度稳定 -
8、 晶胞是长方体,边长 ,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O原子 B、晶胞中分子的取向相同 C、1号和2号S原子间的核间距为 D、每个S原子周围与其等距且紧邻的S原子有4个 -
9、 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固体A与固体B研细后混合,常温下搅拌产生气体C和固体D,温度迅速下降。气体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G是一种强酸。H是白色固体,常用作钡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C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A,溶液升高 B、D为可溶于水的有毒物质 C、F溶于雨水可形成酸雨 D、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来盛装G的浓溶液 -
10、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或应用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或应用
解释
A
石蜡油的流动性比水的差
石蜡油的分子间作用力比水的小
B
溶于水显碱性
可结合水中的质子
C
可以氧化
中O显正电性
D
石墨作为润滑剂
石墨层间靠范德华力维系
A、A B、B C、C D、D -
11、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X、Y、Z三种元素位于同一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者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与未成对电子数之和相等,Z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中Z的原子半径最大 B、三者中Y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C、X的最高化合价为 D、与键角相等
-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 B、合成高分子是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一类纯净物 C、配位化合物通过“电子对给予-接受”形成配位键 D、超分子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
-
13、 下列化学实验目的与相应实验示意图不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实验目的
用量热计测定反应热
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食盐水
实验示意图


选项
C
D
实验目的
在铁片上镀镍
转移热蒸发皿至陶土网
实验示意图

A、A B、B C、C D、D -
14、 下列描述不能正确地反映事实的是( )A、室温下与碳不发生反应,高温下可生成和 B、室温下苯与溴不发生反应,温度升高生成大量溴苯 C、通常含硒的化合物有毒性,但微量硒元素有益健康 D、某些镇痛类生物碱可用于医疗,但滥用会危害健康
-
15、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甲醛的分子空间结构模型:
B、制备聚乙炔:
C、碳酸银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
D、含有个键电子对
-
16、 下列与生活相关的叙述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助力舞台云雾形成 B、珍珠遇酸后失去光泽 C、加酶洗衣粉清洗蛋白质污渍 D、植物油久置氧化变质
-
17、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对认识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具有指导意义。实验小组研究测定“”平衡常数的方法,对照理论数据判断方法的可行性。(1)、理论分析
①易挥发,需控制生成较小。
②根据时分析,控制合适 , 可使生成较小;用浓度较大的溶液与过量反应,反应前后几乎不变; , 仅需测定平衡时溶液和。
③与水反应的程度很小,可忽略对测定干扰;低浓度挥发性很小,可忽略。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内容及现象
I
, 将溶液()与过量混合,密闭并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黄色,容器液面上方有淡黄色气体。
Ⅱ
, 将溶液()与过量混合,密闭并搅拌,反应时间与I相同,溶液变为淡黄色,容器液面上方未观察到黄色气体。
Ⅲ
测定I、Ⅱ反应后溶液的;取一定量反应后溶液,加入过量固体,用标准溶液滴定,测定。
已知:;和溶液颜色均为无色。
①Ⅲ中,滴定时选用淀粉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作用:。
②I中,与反应前的溶液相比,反应后溶液的(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后,按计算所得值小于的K值,是因为挥发导致计算时所用的浓度小于其在溶液中实际浓度。
③Ⅱ中,按计算所得值也小于的K值,可能原因是。
(2)、实验改进分析实验I、Ⅱ中测定结果均偏小的原因,改变实验条件,再次实验。
控制反应温度为 , 其他条件与Ⅱ相同,经实验准确测得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①判断该实验测得的平衡常数是否准确,应与值比较。
②综合调控和温度的目的是。
-
18、 利用工业废气中的制备焦亚硫酸钠()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
物质
、
(1)、制已知:
由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制I.在多级串联反应釜中,悬浊液与持续通入的进行如下反应:
第一步:
第二步:
Ⅱ.当反应釜中溶液达到3.8~4.1时,形成的悬浊液转化为固体。
①Ⅱ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配碱槽中,母液和过量配制反应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多次循环后,母液中逐渐增多的杂质离子是 , 需除去。
④尾气吸收器中,吸收的气体有。
(3)、理论研究、与的反应。一定温度时,在浓度均为的和的混合溶液中,随的增加,和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如图。
① , 与优先反应的离子是。
② , 平衡转化率上升而平衡转化率下降,结合方程式解释原因:。
-
19、 一种受体拮抗剂中间体P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②试剂a是
。(1)、I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硝基和。(2)、B→D的化学方程式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试剂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b.J→K的过程中,利用了的碱性
c.F→G与K→L的反应均为还原反应
(4)、以G和M为原料合成P分为三步反应。已知:


①M含有1个杂化的碳原子。M的结构简式为。
②Y的结构简式为。
(5)、P的合成路线中,有两处氨基的保护,分别是:①A→B引入保护基,D→E脱除保护基;
②。
-
20、 铅酸电池是用途广泛并不断发展的化学电源。(1)、十九世纪,铅酸电池工作原理初步形成并延续至今。
铅酸电池工作原理:
①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②放电时,产生a库仑电量,消耗的物质的量为。已知:转移电子所产生的电量为96500库仑。
③作为电解质溶液性质稳定、有较强的导电能力,参与电极反应并有利于保持电压稳定。该体系中不氧化 , 氧化性弱与其结构有关,的空间结构是。
④铅酸电池储存过程中,存在化学能的缓慢消耗:电极在作用下产生的可将电极氧化。氧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随着铅酸电池广泛应用,需要回收废旧电池材料,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回收过程中主要物质的转化关系示意图如下。
①将等物质转化为的过程中,步骤I加入溶液的目的是。
②步骤Ⅱ、Ⅲ中和作用分别是。
(3)、铅酸电池使用过程中,负极因生成导电性差的大颗粒 , 导致电极逐渐失活。通过向负极添加石墨、多孔碳等碳材料,可提高铅酸电池性能。碳材料的作用有(填序号)。a.增强负极导电性
b.增大负极材料比表面积,利于生成小颗粒
c.碳材料作还原剂,使被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