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稀土元素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我国哪位科学家被称为“稀土之父”,他提出稀土分离技术、使我国能够自主分离稀土产品,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国际稀土市场的垄断地位。A、张青莲 B、屠呦呦 C、徐光宪 D、侯德榜
-
2、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冰水混合物 B、生理盐水 C、“雪碧”汽水 D、碘酒
-
3、二氧化锰因其广泛的应用备受关注。(1)、科学家以石墨烯为基体,以二氧化锰为增强体,制得了一种新型材料,用于能源存储领域,这种料属于材料(填“金属”或“合成”或“复合”)(2)、某研究小组采用下图装置通过焙烧MnCO2制取MnO2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CO3+O22CO2+2MnO2
①实验过程中,石英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则焙烧MnCO3制取MnO2应该控制反应的温度不高于℃。
②从300℃加热到900℃的过程中,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③若把反应温度控制在900℃,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g。
④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8%的过氧化氢溶液,理论上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4、碳酸锂(Li2CO3)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以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是Li2O和SiO2 , SiO2和其他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为原料制取碳酸锂的工艺流程如下:(1)、请标出碳酸锂中碳元素的化合价(2)、为了使反应快速、充分地进行,“酸浸”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种)。(3)、“酸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4)、若“酸浸”过程需要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k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则稀释时需要加水的质量为kg.(5)、“沉锂”过程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是“沉锂”后所得的滤液为碳酸锂的(填“不饱和”或“饱和””溶液。(6)、下表为Li2CO3与Na2SO4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数据,据此判断:
温度/C
0
20
40
60
80
Li2CO3
1.54
1.33
1.17
1.01
0.85
Na2SO4
5.0
19.4
48.8
45.3
43.7
①“沉锂”应在较(填“高”或“低”)温度下进行。
②“沉锂”后回收Na2SO4晶体的操作是蒸发浓缩、…、过滤、洗涤。
-
5、【科学探究】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K2SO4溶液呈中性。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两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一)借助于传感器
甲组同学采取图1实验装置,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1)、甲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用pH传感器测得pH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溶液X中溶质的化学式是30s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2)、由图3可知,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应(填“放热”或“吸热”)。(3)、(二)借助于酸碱指示剂乙组同学通过图4所示实验,观察到 , 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继续探究】乙组同学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猜想三:有K2SO4和KOH
(4)、小林同学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实验验证】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
猜想二成立,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5)、【反思交流】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之外,还需考虑
-
6、【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
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
I. 制取O2和CO2
(1)、仪器甲的名称是(2)、用A装置制取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3)、实验室制取CO2 , 欲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序号)。(4)、II.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实验操作
现象
性质
1.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填“干燥”或“湿润”)的石蕊纸条变红
1.CO2能与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Ш.碳氣循环和碳中和
观察图2,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燃烧、工业排放等,自然界消耗CO2的途径有(写一种),因此很长时间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
(5)、基于“碳循环”视角,实现“碳中和”可从两方面进行:a减少碳排放;b. -
7、【科普阅读】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自然界溶有二氧化碳的雨水,会使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碳酸镁)溶解,如:碳酸钙转变成可溶
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使天然水水质变硬;硬水有暂时性和永久性之分,暂时性硬水通常涉及钙和镁的碳酸氢盐,这类物质长期存在水中,直到受热或压强突然减小时,就会分解变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水体中若溶有硫酸钙及硫酸镁等,不会受到热和压强变化影响而形成沉淀,这样的硬水称之为永久性硬水。
中国《生活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一般生活用水的硬度指标为≤450mg/L(以CaCO3计)。水的硬度过大,对人体健康与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如果没有经常饮用硬水的人偶尔饮用硬水,则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即所谓“水土不服”。
(1)、自然界的雨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生活中鉴别硬水和软水常用钙元素属于人体中的元素(填“常量”或“微量”))。(2)、根据文中内容判断煮沸对于硬水软化,(填“是”或“否”)完全可靠,请说明原因:(3)、暂时性硬水烧开后容易结水垢,生活中可用厨房中的(写物质名称)将水垢除去。(4)、经测定某山区1L山泉水中含钙元素0.2g,换算成硬度,则该水样的硬度是mg/L,说明该水样的硬度指标不符合我国饮用水标准中的总硬度要求。 -
8、食盐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1)、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氣化钠,构成氣化钠的微观粒子是(用符号表示)。(2)、《天工开物》中描述了我国古代制作海盐的场景:“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
①煎盐用的“牢盆”(锅),主要材料一般是生铁,原因是铁具有良好的)性。
②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的赤铁矿炼制生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从古到今,家用燃料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古人常用“薪”(柴草)做燃料,现在家庭常用的燃料为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3)、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烧碱、氯气的方法叫“氯碱工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H2O22NaOH+H2↑+X↑,X的化学式为(4)、农业生产要配制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来选种,下列选项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a.氣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洒出
-
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探究溶剂种类对溶解性的影响
C.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探究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A、A B、B C、C D、D -
10、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包含了化学知识,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相关解释
A
用石灰浆粉刷墻壁
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
烧烤时将木炭架空
增大木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氢氧化钙能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
D
为叶片发黄的农作物施加磷肥
磷肥能促进作物茎、叶生长茂盛
A、A B、B C、C D、D -
11、某研究团队研制的Cu-CuI复合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制备乙烯(C2H4)的技术突破,为碳中和提供了新路径,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增加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7:8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均为氧化物
-
12、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苦卤,苦卤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Na2SO4等物质。NaCl、Na2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O4的溶解度大于NaCI的溶解度 B、60℃时Na2SO4的饱和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C、20℃时NaCl和Na2SO4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60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CI>Na2SO4 D、40℃时NaCl和Na2SO4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Na2SO4>NaCl
-
13、”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在1972年实现元素镨和钕的分离,打破当时世界纪录。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镨和钕均为非金属元素 B、镨原子核内有 59个中子 C、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9g D、镨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
-
14、用传感器测定蜡烛燃烧(蜡烛有剩余)过程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B、蜡烛熄灭时氣气完全耗尽 C、t-tb段氧气体积分数升高,是因为装置漏气,氧气增多。 D、实验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
15、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Na2CO3、K2SO4、NaCl B、AgNO3、NaNO3、CaCl2 C、CuSO4、Na2SO4、BaCl2 D、FeCl3、KNO3、NaOH
-
16、下列有关科学家和化学工业先驱的主要贡献说法错误的是( )A、张青莲:主持测定的铟、铱、锑等相对原子质量数据被确认为国际标准 B、闵恩泽:研发多种石油化工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 C、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该方法既生产烧碱又制得化肥 D、范旭东:制出了氧化钠含量超过90%的精盐,结束了我国精盐依靠进口的时代
-
17、《茶经》是唐代陆羽创作的茶学专著,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在泡茶过程中,闻到了浓浓的茶香味,下面对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分子受热体积变大(2)、茶水中含有咖啡碱(C8H14N4O2),夏天适量饮用可以达到生津止渴、提神消疲、利尿消肿的功效。下列关于咖啡碱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5 C、含有24个原子 D、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
18、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下列物品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
①易拉罐②塑料瓶③果皮④旧报纸⑤过期药物⑥玻璃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为了实时、准确检测室外空气污染物,珠海市设置了空气质量监测站,下列通常不作为主要监测指标的是( )A、氮气 B、二氣化硫 C、可吸入固体颗粒物(PM2s和PMio) D、二氧化氮
-
20、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溶液 pH
B、稀释浓硫酸
C、检査装置气密性
D、点燃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