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甲的名称是 , 玻璃棒的作用是。(2)、图乙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前集气瓶中应预留少量水,目的是。(3)、图丙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Y形管的容积为30mL(夹持仪器已省略)。加入足量红磷,反应结束后冷却,注射器内的蒸馏水流入Y形管的体积约为mL。 (1)、操作甲的名称是 , 玻璃棒的作用是。(2)、图乙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前集气瓶中应预留少量水,目的是。(3)、图丙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Y形管的容积为30mL(夹持仪器已省略)。加入足量红磷,反应结束后冷却,注射器内的蒸馏水流入Y形管的体积约为mL。
- 
                            2、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学习中,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验证】 (1)A实验反应前后天平左盘上的仪器与药品的总质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B实验中天平指针会向________(填“左”或“右”)偏转。 【微观解释】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原子质量 ④分子种类 ⑤元素种类 【综合应用】 (4)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可推测淀粉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 (5)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灯的造型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火种灯燃料是一种气体燃料X,点燃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20 3 20 18 反应后质量 2 x 30 26 A. x的值一定为3 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 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D. 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为9:4 
- 
                            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从中选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且难溶于水。则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从中选取)。(4)、若在中装满水用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的端通入气体(填“”或“”)。(5)、所示是将氨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从中选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且难溶于水。则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从中选取)。(4)、若在中装满水用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的端通入气体(填“”或“”)。(5)、所示是将氨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D、E、F是单质,其他物质均是化合物,其中G有刺激性气味并能引起酸雨。反应①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 G。(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4)、加热31.6 g高锰酸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那么,实际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g。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 G。(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4)、加热31.6 g高锰酸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那么,实际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g。
- 
                            5、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水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A、纯净物 B、混合物 C、单质 D、氧化物(2)、某城市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③所用的净水方法是;步骤④中利用了活性炭的性;实验室常通过法将自来水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消毒剂,不仅能对饮用水消毒,而且可以有效灭杀病毒。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消毒剂,不仅能对饮用水消毒,而且可以有效灭杀病毒。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2)、铜在空气中加热后变成黑色。(3)、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由上图可知,X、Y分别是、。(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填化学式),构成汞的最小粒子是(填名称)。(3)、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由上图可知,X、Y分别是、。(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填化学式),构成汞的最小粒子是(填名称)。(3)、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上图中,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②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③锂和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不同。 ④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 ” “ ” “ ” “ ” “ ”分别表示 A、B、C 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形象地表示了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分别表示 A、B、C 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形象地表示了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氯化氢、氯化钠都含有氯元素 B、1个氯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 C、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示意图如下,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丙和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氯化氢、氯化钠都含有氯元素 B、1个氯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 C、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示意图如下,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丙和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 乙 丙 丁      
- 
                            8、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氢分子。(2)、2个氮原子。(3)、三个钙离子。(4)、氢氧化镁。
- 
                            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氖气 ④氮气 。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2)、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3)、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4)、通电时能发出有色光的是。
-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CO和CO2 , 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 B、质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大 C、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 D、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向19g该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1g氧气
-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B、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
- 
                            12、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④中浓氨水变红 B、③中酚酞溶液比②中先变红 C、①中无明显现象,④中迅速变红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A、①和④中浓氨水变红 B、③中酚酞溶液比②中先变红 C、①中无明显现象,④中迅速变红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高锰酸钾 B、液氧 C、空气 D、二氧化锰
-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二氧化硫 D、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15、表示下列各项大小或高低关系正确的是A、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O<Al B、化合物中铁的化合价:FeCl2>Fe2O3 C、空气中气体的含量:氧气<氮气 D、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内焰>外焰
-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读数 B.液体取用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A、A B、B C、C D、D
- 
                            17、馒头作为我国传统主食之一,历史悠久,可追溯至西晋时期,《饼赋》中最早记载了“曼头”。小明妈妈在做馒头时,将双效泡打粉加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小明很好奇,与小组同学一起开展实验活动。 【查阅资料】双效泡打粉配料表中含有碳酸氢钠、焦磷酸二氢二钠、碳酸钙等物质。 活动一:探究气体成分 【猜想】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如图1  【实验现象】 (1)、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双效泡打粉加入水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反思交流】(2)、①和面时,为了防止较多二氧化碳逸出面团,应将双效泡打粉先与混合(选填“面粉”或“水”)。②双效泡打粉保存时应注意 ③焦磷酸二氢二钠可能呈酸性。 
 活动二:验证焦磷酸二氢二钠溶液的酸性。【设计实验】如图2  【实验现象】 (3)、图2试管中现象为。
 【实验结论】焦磷酸二氢二钠溶液呈酸性。【继续实验】如图3 【实验现象】试管①和试管②都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反思交流】 (4)、小明同学认为应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加入试剂,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也能证明焦磷酸二氢二钠溶液呈酸性。(5)、试管②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6)、除上述所用试剂外,还可以选择物质,也可证明焦磷酸二氢二钠溶液呈酸性。
- 
                            18、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CuCl2和HCI。向IL废水中加入生石灰或石灰石调节废水的pH,利用传感器测得废水的pH随加入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CuCl2溶液呈酸性) 
 (1)、曲线M加入的固体是(填“生石灰”或“石灰石”)。(2)、曲线N加入13g固体与曲线M加入g固体效果相当。(3)、a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
- 
                            19、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2)、连接装置B、E制取氧气,若水槽中出现紫红色,可能缺少的操作是(3)、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气体应从端通入(填“a”或“b”)。 (1)、仪器①的名称(2)、连接装置B、E制取氧气,若水槽中出现紫红色,可能缺少的操作是(3)、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气体应从端通入(填“a”或“b”)。
- 
                            20、废旧手机中含有一定量的铝、铜、金等金属。从废旧手机中回收金和制取硫酸铜溶液流程如下: (1)、塑料属于(填序号)。 (1)、塑料属于(填序号)。①金属材料 ②有机合成材料 ③无机非金属材料 (2)、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向物质B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4)、“曾青得铁化为铜”,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用于湿法炼铜。工业用100吨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铜溶液最多可炼出多少吨铜?(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