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
    (1)、中国年味:“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对联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点炮竹”网红花炮“加特林”中添加高氯酸钾KClO4作氧化剂(K为+1价),求出该化学式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中国科技:航母作为大型军舰,航行过程需要较强动力,提供这些动力的资源为汽油和核能,其中汽油是资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3)、中国节气:立春,是春之首,冰化雪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冰化雪消的过程属于(选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4)、中国民俗:火把节是彝族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将柴火架空的目的是
    (5)、中国彩绘:兵马俑彩绘中发现了绝美的“中国紫”主要成分是硅酸铜钡BaCuSi2O6;其中硅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石油)制得的H2中含有CO , 利用液氨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电解水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所示。

    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锂氮化合物Li3N可用于化学储氢。

    (1)、煤、石油、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多的三大化石能源。
    (2)、写出电解水化学方程式: ,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氢气被誉为未来最理想的燃料,原因是
    (4)、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H2CO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该过程主要利用利用了H2CO不同。
    (5)、石墨烯是一种(填“单质”或“化合物”)
    (6)、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从微观角度解释)。
  • 3、“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不是直接利用所给物质性质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二氧化碳生产碳酸饮料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B

    用竹炭去除汽车内的异味

    竹炭具有吸附性

    C

    用氮气防止食品腐烂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用石墨制造受电弓滑板

    石墨的熔点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A、A B、B C、C D、D
  • 4、如图简易净水装置及制取蒸馏水简易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装置能得到纯净水 B、乙装置中蒸馏得到纯净水 C、乙装置中烧杯内水的作用是密封 D、甲装置位置b放的是活性炭,位置c放的是石英砂
  • 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检验氢气纯度

    B.探究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C.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A、A B、B C、C D、D
  • 6、电解水是空间站氧气的来源之一,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需注意排气通风(图乙) B、左边试管收集的是O2 C、水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D、该过程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7、锂离子蓄电池是“祝融号”火星车的能源设备。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B、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 8、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 B、H2 C、2H D、2H2
  • 9、

    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合理开发、利用、回收金属资源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意义。

    Ⅰ.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金属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填“高”或“低”)。

    (2)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其反应类型是

    (3)室温下,钛与水、稀盐酸和稀硫酸均不反应,可判断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填“强”或“弱”)。

    Ⅱ.某金属板中含Fe、Cu、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图是回收金属的流程。

    已知:2Cu+O2+2H2SO4Δ__2CuSO4+2H2O

    (4)①②③的操作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5)在滤渣①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 , 则证明金属板中所加稀硫酸已过量。

    (6)滤液③中加铁粉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写其中1个)。

    (7)Cu、Fe、Ni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10、

    Ⅰ.请根据下列仪器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C为发生装置而不选择B的原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将装置(填字母)和F连接可以收集氧气并测其体积,则收集氧气装置的气体进口是(填数字)。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收集氨气(选填“能”或“否”)选用装置E.

    Ⅱ.制备供氧剂用于水产养殖

    查阅资料后动手实践:往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后加入H2O2溶液,保持0-5℃充分反应,过滤、水洗并烘干后得到CaO2

    (4)原理分析:补充完整制备CaO2的化学方程式CaCl2+2NH3+H2O2=CaO2+2

    (5)供氧剂使用:水产养殖中,CaO2与水缓慢反应释放出O2为鱼类供氧,反应的另一产物属于微溶于水的碱,该产物的化学式为

  • 11、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次发射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也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又一次展现。

    信息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成分基本一致,发射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助推剂,有利于环境保护。

    信息2: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内部的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Na2O2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

    信息3:主电源储能电池由锅镍电池更改为锂电池。其能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高倍率充电更佳,还能为整船减重约50公斤。

    信息4:液氧煤油、液氧甲烷也是常见的二种液体火箭推进剂。

    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从环保角度考虑,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
    (3)、写出净化罐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4)、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x=3 B、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易失去电子 D、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5)、文中提到的煤油是由石油炼制而成,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氢气等 C、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
    (6)、液氧甲烷推进剂燃烧效率高,甲烷(CH4)和液氧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天工开物》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和思想,记载了“沉铅结银”的过程图1所示。

    (1)、礁砂主要含硫化银,属于(填“混合”或“纯净”)物;硫化银(银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2)、“土炉”中反应之一:Ag2S+C+2O2__2Ag+SO2+CO2 , 该反应涉及种氧化物。
    (3)、“交箑(扇)”意为交互用扇子煽风补充 , 促使反应加快。
    (4)、“分金炉”(图2)中铅(Pb)与氧气高温生成氧化铅(PbO)的化学方程式;“氧化铅”密度比“生银”(填“大”或“小”)而沉下,达到分金目的。
  • 13、下列图像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符的是

    A、①图: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②图: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③图: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D、④图: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 14、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b点溶液降温到t1℃,析出30g晶体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乙的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可转化为饱和溶液
  • 1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B.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C.探究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 16、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下列劳动教育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中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教育内容

    化学知识

    A.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受热后汞原子变大

    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活性炭能吸附异味分子

    C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

    将自行车链条涂油以防锈

    使链条的金属与空气和水隔绝

    A、A B、B C、C D、D
  • 1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空气的组成

    D.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A、A B、B C、C D、D
  • 1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硫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B、二氧化碳通入到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 19、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图2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由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B、硫酸钠的化学式:NaSO4 C、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燃烧产生无色无味的SO2
  • 20、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3个铁离子:3Fe2+ B、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Ca+2O C、60个碳原子:C60 D、氩气:Ar2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