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燃料的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1)、家用燃料经历了柴草、煤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历史变迁。

    ①柴草燃烧时将能转化为热能;煤炭燃烧会产生等物质污染环境。

    ②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燃烧出现黄色或橙色火焰时,须将燃气灶的进风口调(选填“大”或“小”)。

    (2)、作为航空燃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在-40℃至-60℃仍保持液态;不容易挥发,且燃点(着火点)不能太低;热值高……现列举两种燃料的燃点和热值如下表所示。

    燃料名称

    化学式

    燃点/℃

    热值/

    ×1000kJkg-1

    乙醇

    C2H6O

    75

    30.2

    航空煤油

    C8H18~C16H34

    425

    43

    ①综合以上信息推断:乙醇(选填“适宜”或“不适宜”)用作航空燃料,理由是

    ②等质量的乙醇和航空煤油完全燃烧,产生CO2质量较大的是

    (3)、我国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图是我市沿海发电的场景,这种发电技术的优点有 , 缺点有(各写出一点即可)。

    (4)、液氨有望成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它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水和氮气4NH3+3O26H2O+2N2试计算34g氨气完全燃烧至少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Ⅰ.了解水资源

    地球上咸水和淡水的储量比如图1所示,由图可推知: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2)、Ⅱ.认识水的组成

    化合法:研究H2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的组成的开始,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所需的H2可选用图2中装置(选填“A”或“B”)制取。

    (3)、分解法:一种水的分解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甲、乙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分别是。该实验说明组成水的元素是

    (4)、置换法: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利用反应3Fe+4H2OX+4H2探索水的组成,证明水是一种化合物。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5)、Ⅲ.研究水的净化

    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的结构如图4所示,活性炭能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是利用了其具有的性,水从(选填“a”或“b”)端进入净水效果更好。

    (6)、Ⅳ.保护水资源

    作为一名初中生,写出一个保护水资源的具体做法:

  • 3、《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粗盐制作的过程:“凡引水种盐,春间即为之……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
    (1)、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①结成“颗盐”应用了(选填“蒸发”或“冷却”)结晶的方法。

    ②20℃时NaCl的溶解度为 , 该温度下将20gNaCl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为(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为去除“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某兴趣小组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 b. 

    ②玻璃棒在操作Ⅱ中的作用是

    ③操作Ⅲ中用酒精灯火焰的焰加热,当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

  • 4、同学们课后走进实验室,处理含硫酸的硫酸铜废液并回收铜,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每一步反应都充分进行,忽略实验损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生H2的质量为0.1g B、滤液呈浅绿色 C、滤渣是Cu和Fe的混合物 D、滤液中FeSO4的质量为30.4g
  • 5、下列四组关于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鉴别,实验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鉴别物质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

    A

    面粉与白糖

    加水振荡

    溶解的是白糖

    B

    黄铜与黄金

    灼烧

    变黑的是黄铜

    C

    苏打与小苏打

    加入足量盐酸

    有气泡产生的是小苏打

    D

    棉线与羊毛线

    点燃

    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

    A、A B、B C、C D、D
  • 6、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该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汽油,主要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Ⅰ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Ⅱ将无机化合物转化为有机化合物 C、该成果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D、该成果有利于达成碳中和的目标
  • 7、下列实验中不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实验甲: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B、实验乙:相互刻画,铝片上有划痕,铝合金片上没有划痕 C、实验丙:试管中液体变为紫红色 D、实验丁:几天后铁钉上出现锈斑
  • 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金刚石的硬度大——用于制作钻头 B、锡铅合金的熔点低———用于焊接金属 C、CO具有还原性——用于炼铁 D、石墨具有导电性——用于制作铅笔芯
  • 9、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量筒中涌出的柱状泡沫被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分解生成H2O和O2 B、产生的泡沫可用于灭火 C、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变小 D、图中催化剂只能使用二氧化锰
  •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下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符号为Ca B、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C、核电荷数为20 D、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
    (2)、下列关于羟基磷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B、磷、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4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钙元素的化合价为0
  • 11、舞台上常营造干冰产生云雾缭绕的景象。下列对干冰升华过程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变大 B、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分子的数目增多 D、分子的种类改变
  • 12、“金缕玉衣”所用金丝的最细处仅有0.08mm,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金能制成金丝是利用了其(    )
    A、密度大 B、熔点高 C、延展性好 D、导热性好
  • 13、下列气体中属于单质且常用作食品包装保护气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14、食用鸡蛋为人体补充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无机盐
  • 15、下列图标与硫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无关的是(    )
    A、护目镜 B、热烫 C、明火 D、用电
  • 16、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湿法冶金 B、烧制陶瓷 C、发酵酿酒 D、活字印刷
  • 17、 2025年4月24日,我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下列制作航天服的材料中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    )
    A、纯棉 B、钛合金 C、合成橡胶 D、合成纤维
  • 18、氢能是一种重要的绿色能源。

    【制氢】

    (1)、甲烷催化重整制氢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前后不变的微观粒子是

    ②已知:CaO+CO2=CaCO3(反应放热)。向该重整制氢体系中加入适量疏松多孔的CaO,其优点是

    (2)、催化重整制得的H2中常混有少量CO。利用铜-铈氧化物xCuOyCeO2可催化除去CO,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步骤①中发生了化合反应 B、在整个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过程中催化剂参与了反应 D、该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O22CO3
    (3)、【储氢】

    向含有催化剂的NaHCO3溶液中通入H2 , 可发生反应H2+NaHCO3HCOONa+H2O , 用于储氢。温度高于70℃时,储氢效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4)、【释氢】

    氨硼烷NH8BH3储氢量较高,不同温度下可分解生成H2和固体(BNH2),剩余固体(×100)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请判断B点对应的物质为(填化学式)。

    (5)、【用氢】

    氢氧燃料电池被誉为氢能源汽车的心脏。电池工作时,能转化为电能。

    (6)、在催化剂的作用下,H2能还原氮氧化物(NOₓ)实现氮污染的治理。某温度(t℃)下,H2的体积分数对H2NO反应的影响如图4所示。

    ①H2的体积分数在0~600×106范围内,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际生产中H2的体积分数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 19、锰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图1中x=8 B、锰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 D、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2)、将打磨过的锰片插入CuCl2溶液中,观察到锰片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意外发现锰片上有少量气泡产生,据此可推测CuCl2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Mn3O4常用于电子工业,KMnO4可用于制备氧气,其稀溶液还是良好的消毒剂。利用废旧电池炭包(含炭和MnO2)制备Mn3O4和KMnO4的流程如图2所示。

    ①将炭包在足量的氧气中焙烧,目的是

    ②反应1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③MnSO4能与氧气、氨水反应生成(NH4)2SO4和Mn3O4(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制备时溶液的温度和pH对Mn3O4的产率的影响如图4所示。为获得高产率、高纯度的Mn3O4 , 请补充完整下列实验方案:取一定量MnSO4溶液放入三颈烧瓶中,在不断搅拌下,通入空气, , 真空干燥。(实验方案中必须使用的试剂:氨水、蒸馏水)

    ④反应2的原理为2MnO2+4KOH+O22K2MnO4+2X,则X的化学式为

    ⑤将K2MnO4转化为KMnO4的实验方案通常有两种。

    方案一:2K2MnO4+2H2O2KMnO4+H2+2KOH

    方案二:3K2MnO4+4CO2+2H2O=2KMnO4+MnO2+4KHCO3

    对比上述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更优?请说明理由:(写出一点即可)。

  • 2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试验田中小麦“优产增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选种

    (1)、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好种子饱满、密度大,坏种子空壳、密度小。图1中(选填“A”或“B”)处是好种子。

    (2)、若要配制1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kg。

    (二)生长

    有同学观察到小麦生长迟缓、叶片发黄(如图2所示)。

    【提出问题】出现此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土壤酸碱性不适宜猜想2:缺乏某些营养元素

    【查阅资料】①小麦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适宜的土壤的pH范围是6.3~7.5;

    ②在酸、碱性较强的土壤中,磷易形成难溶性化合物,降低其吸收率;

    ③NH4H2PO4的水溶液呈酸性。

    (3)、【进行实验】

    取适量土壤与蒸馏水混合搅拌,静置,用(填仪器名称)蘸取土壤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约为8。

    (4)、【得出结论】

    该土壤的性较强,且缺乏营养元素。

    (5)、【改进措施】

    K2SO4、尿素CONH22,NH4H2PO4磷矿粉[主要成分是Ca3PO42]等都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

    ①有同学建议施用NH4H2PO4 , 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补充营养元素。

    ②实验室检验NH4H2PO4中NH+的方法:取样放在研钵中,加入一些 , 用研杵混合研磨,小心闻混合物的气味。

    (6)、【反思交流】

    影响小麦生长的因素还可能是(写出一点即可)。

    (7)、(三)收获

    普通割麦镰刀的刀片材料主要是锰钢,请写出一条防止镰刀生锈的措施:

    (8)、用木棒敲击麦穗使麦粒脱落(如图3所示),该过程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9)、将面粉加工成馒头(如图4所示),在馒头片上滴加碘水,观察到变蓝,说明面粉富含(选填“淀粉”或“蛋白质”)。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