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前海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6-10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国家级“非遗”项目潮汕“烟花火龙”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下列活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竹篾制龙躯 B、棉布糊龙身 C、彩笔绘鳞甲 D、火把燃彩龙2. 化学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A、衣:合成纤维可制作衣物 B、食:为实现粮食增产应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住:大理石可作建筑材料 D、行: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3.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钙离子: B、NaCl:氯化钠分子 C、中碳元素的化合价:+4价 D、:2个氧原子4. 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它是中国古代的环保灯具,其燃料主要是动物油脂,如牛油(化学式为)、羊油等。青铜雁鱼灯里面是空的,腹部用于贮水。使用时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烟气(含)通过雁脖子进入腹部。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青铜雁鱼灯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是铜锡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灯 C、青铜雁鱼灯腹部贮水的目的吸收 , 防止污染环境 D、燃烧时打开翳板可以增加氧气的进入量,使燃烧更加充分(2)、关于牛油(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57:6 C、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由三种元素组成5. 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一定条件下,生成物d可转化为b D、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22:96.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验证甲烷中含有碳元素 C、
探究H2O2分解中MnO2的作用 D、
探究燃烧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
7. “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是。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溶于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C、该反应产生沉淀的原因是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比小 D、若固体中含有少量 , 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8. 利用物质的性质差异可以实现物质的鉴别和除杂。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稀盐酸和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B
鉴别木炭粉和铜粉
观察颜色
C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加入适量溶液,过滤
D
除去中的少量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A、A B、B C、C D、D9.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手持技术探究金属铝(未打磨)和稀盐酸反应,测得容器内压强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段压强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B、图1中以后压强降低的原因是装置漏气 C、图2曲线中段表示反应放热 D、铝和稀盐酸完全反应的时间是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0分)
-
10. 阅读下列短文,解决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航天领域不断崛起和迅猛发展,这其中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Ⅰ.生命保障:空间站内,用特种活性炭除去气体中的异味和微量有害物质,为航天员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由棉、羊毛和聚氯乙烯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层结构舱外航天服,保障航天员舱外活动的安全。
Ⅱ.动力系统:长征五号的芯级发动机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液氢的温度达到-253℃,液氧的温度达到 , 几乎达到了温度的极限。
Ⅲ.安全保护:载人飞船返回舱外层的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涂层能在高温时保护舱体,确保舱内航天员和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下图是不同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剪切强度的检测结果。
(1)、短文中提及舱外航天服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空间站内的气体净化过程中,利用了活性炭的。(2)、动力系统中液氧液氢推进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火箭向上的推力来自燃料燃烧(选填“释放”或“吸收”)热量并喷出高温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4)、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上图可知,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剪切强度的因素有。(5)、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成分为碳单质,其与活性炭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异,原因是。(6)、火箭外壳选用铝合金材料,除了轻量化,还利用了铝合金的优点。11.“学化学,爱化学,用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二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
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填字母)。
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2)借助于酸碱指示剂。
乙同学通过图2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
(3)①猜想一:; 猜想二:和; 猜想三:和。
②小组经讨论发现猜想三不合理,原因为。
【进行实验】
(4)为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条、粉末、溶液、溶液,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①
②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猜想二正确。
【评价反思】
(5)丙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12. “金泥工艺”是我国重要传统手工技艺,它以金箔(含有Au、CuS、ZnS)和动物胶为原料进行制作,未使用完的金泥可以回收制备和 , 其流程如图所示:查阅资料:热空气流充分加热的目的是将Cu、Zn转化为氧化物,并完全分离出ZnO烟尘。
(1)、整个流程中一直未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是 , 原因是。(2)、预处理生成的直接排放,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形成。(3)、过程Ⅰ中氧化锌与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与氧化铜与碳的反应类似)。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4)、过程Ⅲ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5)、过程Ⅲ需要进行的操作是。(6)、防止烟尘扩散到大气中,可以用(填试剂名称)吸收。13. 我国向世界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科学院提出了“液态阳光”概念,即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稳定存储且可输出的燃料甲醇(),达到燃料零碳化。如图是利用高浓度制备甲醇的流程图。(1)、图中的吸收池内,饱和溶液吸收高浓度生成 , 吸收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的俗称是。(2)、在实际生产中,甲醇的产率除受浓度、温度、压强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催化剂的质量分数影响。由图可知,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时,甲醇的产率最高。(3)、合成塔内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是。求生成64t甲醇,需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