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无人机在现在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智能航拍无人机,机身总质量2 kg,小李操作该无人机先以1.2 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48 m,接着又以2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80 m,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需要克服重力做功J,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W.

  • 2、某消防队举行高楼灭火演习。如图甲所示,电动灭火无人机悬停在空中;如图乙所示,当无人机水平向右猛烈喷射干粉的同时,原本悬停的无人机水平向左飘移,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3、如图所示的无人机所需的能量是由一块输出电压为20V,容量为10000mA·h的电池提供,若电能的80%用于飞行,飞行时的实际功率为288W,则该机最多能飞行s。

  • 4、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在轨驻留192天,期间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如图甲所示,航天员正在通过手腕处的小镜子看胸前操作面板上的按钮。请在图乙中画出宇航员通过镜子看到按钮的光路图。

  • 5、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机械能(选填“增大”或“不变”)。如图所示,神舟飞船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与图中汽油机的(选填“甲”或“乙”)冲程一致。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3600r/min , 则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次。

  •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舟十八号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八号乘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名航天员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神舟十八号进入预定轨道后,太阳能帆板电池自动打开,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七号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胜利“会师”。在轨期间,神舟十八号乘组将开展多项科学实验,人们对神舟十八号将要执行的任务充满期待。其中将要执行的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还将执行国际上首次的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能揭示植物进化对重力的适应机制,为后续定向设计适应太空环境的空间作物提供理论支撑。

    (1)、请写出一个神舟十八号在轨期间开展的科学实验
    (2)、该运载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热值(选填“较大”或“较小”)的燃料;
    (3)、在空间站组合体内安装有全景相机,它将获取的信息通过(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向地面传递;
    (4)、请认真阅读上述报道,提出一个与力学有关的物理问题
  • 7、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搭载飞船的火箭使用的燃料需要具备(选填“热值”或“比热容”)大的特点。
  • 8、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后关于运动状态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发射中心”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B、以“载人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以“发射中心”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D、以“火箭”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 9、如图所示,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返回时,返回舱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越接近地面,返回舱的质量越大 C、返回舱着陆后底部很烫,主要是由于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大 D、制造返回舱外壳的材料,需要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隔热性好的特点
  • 10、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减速下降过程中,返回舱的(   )
    A、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少 C、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 11、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在火箭上升过程中,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看到对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奔赴的“天宫”空间站 B、地面指挥中心 C、火箭自身 D、卫星发射塔
  • 12、如图所示,由江南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共同承建的055型驱逐舰是目前我国最新型的防空导弹驱逐舰。该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12300t,满载时船底最深处距离水面8m,该舰满载时做匀速直线航行,最大航速为54km/h,此时受到海水的阻力大约是船重的0.1倍。(g=10N/kg,ρ=1.05×103kg/m3)求该导弹驱逐舰满载时:

    (1)、受到的浮力。
    (2)、船底最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
    (3)、以最大航速匀速直线航行时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辽宁号”航母有关参数如表所示。

    最高航速km/h

    54

    最大舰载机数量/架

    30

    最大舰长/m

    304

    歼-15舰载机推重比

    0.5

    最大舰宽/m

    70.5

    歼-15舰载机的质量/t

    21

    (1)、机翼的横截面设计成图乙所示的形状,是利用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的原理。使舰载机产生向上的升力。
    (2)、下列有关航母、舰载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顺风起飞,更有利于飞机升空 B、舰载机起飞时,发动机往后喷出烈焰。可知舰载机受到推力的施力物体是发动机 C、舰载机降落后,飞机由于惯性作用仍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D、舰载机静止在航母甲板时,飞机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飞机降落时,在舰载机与尾钩完全咬合后。舰载机在弹链的强大拉力作用下,迅速减速而停止,这表明力是
    (4)、歼15舰载机从航母起飞后。舰底所受海水的压强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歼15舰载机向后喷出燃气产生的推力和自身重力的比称为推重比,该舰载机起飞燃气产生的推力为N,研究表明舰载机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大小关系式f=kv2中,设计人员不断改进设计,希望(选填“增大”或“减小”)k值。
  • 14、为保证安全,海船的船舷上画有“吃水线”,又叫做载重线,表示船安全航行时排开水的最大体积。在如图所示的载重线中,最上面的一条是淡水线,表示船在淡水中航行,淡水的水面与这条线齐平时,轮船已装足货物。其他四条分别是印度洋线、夏季海洋线、冬季海洋线和北大西洋线。某轮船最大排水量6.7万吨,最大吃水10.5m。(海水的密度为ρ=1.03×103kg/m3 , g取10N/kg)该轮船航行时,受到的最大浮力是N;当吃水深度为10.5m时,舰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Pa。根据图中的载重线,请判断印度洋和北大西洋的海水密度哪个大,为什么?

  • 15、如图所示,2024年12月27日,全球首款搭设电磁弹射轨道的两栖攻击舰——“四川舰”顺利下水,给世界各国带来不小的震撼。其搭设的电磁弹射轨道实质是电磁铁矩阵,电磁铁的原理是;电磁继电器也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它是用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

  • 16、如图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时的情景,该舰满载排水量为8×104t,可装载70余架舰载机,每架舰载机质量为25t。则福建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N;若有30架舰载机飞离航母,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将减少m3。(海水的密度取ρ=1.0×103kg/m3

  • 17、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如图所示,满载时的排水量为6×104m3 , 则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航母编队中的驱逐舰从长江驶入大海时,排开液体的体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 18、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满载排水量约为8万吨,则它满载时停泊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大小约为N,此时排开海水的体积约是m3.(海水的密度ρ=1.0×103kg/m3
  • 19、2024年5月1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若其满载排水量为8万吨,当航母上的舰载飞机全部飞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上升的舰载飞机为参照物,航母是静止的 B、航母仍浮在水面,排开海水的重力小于浮力 C、飞机弹出后,福建舰受到的浮力小于8×108N D、飞机弹出后,福建舰排开海水的质量大于8万吨
  • 20、2024年5月1日上午8时许,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福建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福建舰从淡水驶入海水时受到的浮力变大 B、福建舰在海面行驶时,浮力大于排开水的重力 C、若甲板上停满舰载机时,福建舰底受到的压强减小 D、若甲板上停满舰载机时,福建舰受到的浮力增大
上一页 477 478 479 480 4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