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压强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B卷)
-
1、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新型节能汽车。这种汽车高速行驶时,内燃机启动,既向车轮输送能量也给动力蓄电池组充电。已知某型号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的动力蓄电池可储存的最大电能是1.0×108J。测试人员驾驶该车在平直公路上以80km/h的测试车速匀速行驶0.5h,内燃机消耗燃油2.5kg,蓄电池组的电能增加了最大电能的10%,汽车行驶时所受阻力f和车速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该汽车测试行驶中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2)、该汽车测试行驶中牵引力做了多少功?(3)、该汽车内燃机的效率是多大? -
2、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大小”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前应量取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实验中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两种液体加热,可通过 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用温度计测量加热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选填“甲”或“乙”)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加热时间t/min
0
0.5
1
1.5
2
2.5
3
甲的温度T甲/℃
30
34
38
42
46
50
54
乙的温度T乙/℃
24
32
40
48
56
64
72
-
3、小明家中的燃气热水器将水从20℃加热到44℃,消耗了0.12m3的天然气,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若该燃气热水器的效率为90%,则被加热水的质量为 kg。[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
-
4、如图所示,电流表A所测的电流是( )
A、通过L1的电流 B、通过L2的电流 C、通过干路的电流 D、电源被短路 -
5、如图所示是某汽车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图,对照此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汽油机的热机效率是30% B、减少机械的摩擦可以提高该汽油机的热机效率 C、该汽油机所输出的有用功增多,其热机效率也会提高 D、随着科技的发展,热机效率将不断提高,但不可能达到100% -
6、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将空气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B、拉开的弹弓将石子弹出的过程,弹性势能增大 C、“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返回舱在减速着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水平路面上疾驰的汽车,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7、如图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表是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而记录的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水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食用油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相同的水和食用油。(2)、实验中,通过(填选项)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用(填选项)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此实验方法是。A.通电时间 B.物体升高的温度
(3)、由表可知:从开始加热到42℃,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通过计算,食用油的比热容是J/(kg·℃)。 -
8、如图,小阳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纸巾摩擦吸管一端使其带电。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吸管带电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被排斥。说明纸巾和吸管摩擦,电子从转移到 , 最后纸巾带电(选填“正”或“负”)。(2)、把某个物体放在吸管另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选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物体是否带了电。 -
9、2024年5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举行了第五个“国际茶日”庆祝活动,中国展台的工作人员展示了煮茶茶艺,小胡和小邪想知道煮茶时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于是他们使用如下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1)、要完成这个实验,安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应按照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3)、给水加热过程中出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时,是在水(选填“沸腾时”或“沸腾前”),烧杯中的气泡在上浮过程中越来越小,产生的气泡内是(选填“空气”或“水蒸气”)。(4)、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5)、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两个小组得到图丁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6)、加热过程会发现有水珠形成在烧杯壁上,则水珠会形成在烧杯的(填“外壁”或“内壁”)上。(7)、同组的小英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大试管和小试管里都装有水,给三支大试管中的水加热,使之保持沸腾,则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会沸腾的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或“C”)。A、
B、
C、
-
10、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在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是个奇才。普罗斯佩勒提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克拉姆有一个设备:一个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利用这台摄影机,他们确实在下雨时发现水中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普罗斯佩勒提的理论基础和数学能力也很高,他通过计算得出,下雨时那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普罗斯佩勒提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气泡是要将自己的体积与水的密度相适应,才不断收缩和膨胀的。
事情还没有结束,人们告诉他们,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他们也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否认,而是要用实验来验证。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你看,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选填“超声波”、“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A.蝙蝠 B.猫 C.狗 D.大象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鲸鱼的角度看(是/不是)噪声;
(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振动,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能传播声音;
(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下列的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填序号即可)。
A.归纳分析 B.进行实验 C.提出假设 D.得出结论
-
11、如图所示,“井底之蛙”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子所作的《庄子·秋水》,用来比喻那些见识浅陋的人。请你从物理的角度,用光路图解释一下,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
12、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这是陆游笔下的省油灯。如图所示,省油灯的灯体如敞口碗状,有上下夹层,其原理是利用夹层里的水 ,使灯油温度降低,灯油蒸发速度变慢,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
13、如图是在中国空军航空开放日上,几架飞机并驾齐驱展现出优美的“舞姿”的情景(队形整齐不变),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是的(均选填“静止”或“运动”)。

-
14、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如图是智能机器人和小朋友互动的情况。该机器人可以根据小朋友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15、如图 1 所示,是小明同学做实验时遇到的问题,帮助他正确读数,圆柱体的直径是cm;如图2 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

-
16、几种物质的熔点如下表所示,由表中的数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物质
水银(固)
铜
酒精(固)
钨
铝
钢
纯铁
熔点/
-38.8
1083
-117
3414
660
1515
1538
(某种钢的熔点是)
A、纯铁掉入钢水中一定能够熔化 B、水银温度计在气温为的地方不能使用 C、在气温为的地方可以选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 D、用铜锅冶炼钢是可以的 -
17、取甲、乙、丙三个纸锥,让它们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照相机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如图是三个纸锥恰好到达同一高度时,照相机开始记录的同一段距离的运动闪光照片,下列有关这段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运动时间相同 B、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二倍 D、以丙为参照物,甲、乙向上运动 -
18、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区分蝉和鸟的声音靠的是“音调”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 C、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空的弯月是自然界中的光源 D、“山明水净夜来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19、午餐时间,学校红领巾广播室正在播音,主持人小雅通过话筒向同学们播报失物招领启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学们能分辨小雅的声音,是根据音色的特征 B、小雅播报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丢失物品的同学听到小雅的播报后,去领取遗失物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离广播室越远的同学听到的声音越小,是因为声音传播时速度逐渐变小
-
20、正在进行月考的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正确的是( )A、第一次考物理,心情激动,心跳1次的时间约是0.1s B、监考老师在教室巡考,步行速度约为10m/s C、考试中大家静默答题、环境噪声大约是30~40dB D、空调温度26℃,感觉很舒适,推测人体体温大约是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