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
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地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
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不计激光在反射器中的传播时间)
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1)、激光是白光(选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是因为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此过程中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只需答出一种即可)。(3)、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选填“黑色衣服”、“无色玻璃板”或“平面镜”)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碰自己的脚。(4)、根据短文信息,利用图中激光测距仪发射激光脉冲信号,已知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 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多少?(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及表达式)(5)、迈克尔孙旋转八面镜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光速方法,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A为可绕固定的中间轴转动的八面棱镜(图示为俯视图),S为激光发射器,C为接收装置。当八面镜转动时,只有在激光束恰能以角(即)射到八面镜任意侧面中心处时,光线经过反射回到八面镜,观察者才能在接收装置处看到光,此时八面镜刚好转动一格。八面镜每转动一周,接收器能接受到8次反射光,即光在八面镜和反射装置之间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八面镜旋转一格的时间相等。若设图示中A到M的距离为L(L长达几万米,不计光在光反射器内部的传播时间且忽略S和C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由静止转动起来,当八面镜每秒匀速转动的圈数达到n时,观察者能多次在C中看见发光点S,由此测得的光速可能为_________。填写选项符号)
A、8nL B、12nL C、16nL D、20nL -
2、小江为同学们表演魔术:如图甲所示,将一个正面开口的空箱面向同学,箱子的顶部中间有一个豁口。将一个棋子从顶部的豁口放入,从正面看去,棋子竟“不翼而飞”。小丹猜想箱中放置了一块平面镜,于是她找来薄玻璃板、方格纸、笔、刻度尺、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进行探究,如图乙所示。(1)、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薄玻璃板放置在方格纸上;(2)、将棋子A放在薄玻璃板前,棋子B放在薄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表明棋子像的大小与棋子的大小;在方格纸上记下棋子A和B的位置:(3)、移走棋子B,将光屏放到棋子B的位置,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直接观察到棋子A的像;(4)、改变棋子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发现棋子A的像与棋子A始终在方格纸的同一条直线上。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薄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可得到的结论;
实验次数
棋子到薄玻璃板的距离/cm
棋子的像到薄玻璃板的距离/cm
1
5.00
5.00
2
6.50
6.50
3
10.00
10.00
(5)、实验表明,棋子在平面镜中的像与棋子关于镜面;为实现小江同学的魔术表演,魔术箱中的平面镜应与水平面上的方格纸成角放置;(6)、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丙中做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
3、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平面镜水平放置,标有刻度的白色粗糙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射向平面镜的O点,改变入射光线多次实验,数据记录于表中。
序号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4
60°
60°
(1)、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②反射角入射角。
(3)、使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将纸板B绕接缝ON向前或向后翻折,当纸板B和纸板A在时,纸板B上能呈现反射光束;(4)、光热电站利用追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塔用于发电。如图2为上午某时刻的光路图,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推断,随着太阳的运动,追日镜应沿时针方向旋转,使反射光线射向吸热塔;(5)、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
4、如图甲所示为小渝和小庆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器材安装过程中,应先调整固定(选填“A”或“B”)的位置;(2)、小渝认真观察并记录了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是水沸腾前的气泡变化的情况;烧杯中的水沸腾时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3)、当水温升到时,小庆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并将实验数据绘制成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当地的气压可能标准大气压;(4)、在加热过程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将烧杯中的水倒掉一部分后继续加热,直至水沸腾。如图戊所示,能正确反应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的是;(5)、验完成后,小庆又利用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用D容器中的水对试管C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发现D容器中的水沸腾时,试管C中的液体也沸腾了,如果C、D容器中液体的沸点分别为、 , 则和可能的关系是________。A、 B、 C、 D、或
-
5、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实验中要控制好烧杯中的水温。(1)、根据图乙所示的图像中段温度的变化特点可知冰是晶体,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2)、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该物质此时的状态是态;(3)、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4)、该同学继续探究加有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箱,这些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
-
6、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挡板,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2)、实验原理是:;(3)、图中AB段的路程:cm,用刻度尺测量路程时,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 理由是。
-
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3m,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m。人能从不同角度看见白鹭是由于光照射在鸟身上发生了。
-
8、冬天在菜窖放些水是利用水的放热,避免菜被冻坏:利用干冰给食品保鲜,是利用了干冰吸热;液化石油气是通过方式实现液化的。
-
9、如图是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茉莉花》的情景,琴声是由琴弦的产生的,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改变的是声音的 , 同驻空间站内的翟志刚(能/不能)听到琴声。
-
10、如图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波来工作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信号,0.02s后接收到回声,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障碍物距汽车m;司机听到急促的报警声,知道距离障碍物太近,说明声音能传递。
-
11、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甲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
12、小李同学在爸爸指导下,走进厨房进行劳动实践,他发现厨房里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热熔化成水 C、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的形成是汽化 D、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原因之一是汤上面覆盖了一层油脂,减缓了热量散失
-
13、下列措施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是( )A、午休时佩戴防噪声耳塞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D、高架道路两旁的隔音墙
-
1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山体滑坡 B、电闪雷鸣 C、倾盆大雨 D、泥石流
-
15、近两年政府推出了“汽车下乡”、“小排气量购置税减半”等政策,极大的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小明的爸爸最近也购买了一辆轿车。小明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汽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研究:(1)、小汽车发动机一般汽油机,汽油的热值为 , 它的物理意义。(2)、汽车发动机常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帮助它散热,主要是利用了水的。(3)、小明同学阅读了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将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表,请根据给出的信息,计算该内燃机的效率为。(4)、若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2400r/min,那么该汽油机每秒钟有个冲程。曲轴转动周,燃气对活塞做功次。
-
16、“宇宙级快递小哥”出发了
2022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图1),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飞船按计划抵达预定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舟一号”是我国首个货运飞船,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和“天舟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完成首次交会对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上还安装了“箭载摄像机”,火箭上升时可拍到摄像机镜头下方箭体周围的实况。
(1)、火箭用氢作燃料是因为氢 , 氢燃烧是能转化为内能。(2)、发射台旁有个大水池,燃气喷到水池使水(填物态变化)变成水蒸气,该过程要热量。(3)、“长征七号”火箭加速上升时受到的力是(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如图2所示是“箭载摄像机”在火箭上升时拍得的一幅图片,这是光线通过镜头时发生了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 -
17、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在第10s时速度达到20m/s,通过的路程为120m。求:
(1)在0到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2)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 , 那么在10到20s内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3)若发动机的转化效率为40%,则10到20s内燃烧了多少千克汽油。
(已知汽油的热值大约为)
-
18、张军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如下表数据:
烧杯号
物质
质量m/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
1
水
300
20
30
12.3
2
水
150
20
30
6.2
3
煤油
300
20
30
6.1
4
煤油
300
20
25
3.1
(1)、本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比较来反映.吸热能力强的是。(2)、分析1、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3)、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有关。(4)、小明同学在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使用了相同的酒精灯、相同的设备,首先分别对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时间,然后分析温度的变化量得出结论,这种实验探究方法叫做 , 该实验是利用(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法来改变水的内能。 -
19、小光同学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他猜想①油的沸点比水高;②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1)能够支持他的猜想①的事实是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C.油能漂在水面上
D.油比水难蒸发
(2)为了验证猜想②,小光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如图所示,它们的初始温度为℃.
(3)在同样条件下加热相同时间后,水的温度达到25℃,油的温度达到30℃,由此可得油的比热容为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20、请在如图坐标系中画出煤油的热值与其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Q的关系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