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经过0.5s测速仪接收到信号,则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离测速仪有m远,第二次发出信号,经过0.4s测速仪接收到信号,则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离测速仪有m远,若两次发出信号之间间隔是0.85s,那么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s,该过程汽车行驶的距离是m,汽车速度是m/s。(超声波速度340m/s)

  • 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6s后收到回波。若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 3、小明家距离学校 1.2km,一天上学,小明先用时 300s慢跑前进了 600m,休息了100s以后,余下的路程以 1m/s的速度步行到达学校。试求:
    (1)、小明前 300s跑步的速度是多少?
    (2)、余下路程以 1m/s的速度步行到达学校所用时间是多少?
    (3)、小明上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4、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跳起来了,它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 5、如图,小明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带有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
    (2)、该实验原理是;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实验时为了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斜面的坡度不宜过(选填“大”或“小”);
    (3)、AB段距离sABcm,小车在全程AC段时间为4s,AC全程平均速度vACm/s;
    (4)、如果在测量 AB 段的平均速度的步骤操作中,若小车还没释放就提前开始计时,则测得时间会偏 , 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均选填“大”或“小”);
    (5)、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全程的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B , 全程所用时间一半的速度为v , 则两个速度关系为vBv(选填“>”,“=”或“<”)。
    (6)、在图 ABCD 四个图像中能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 6、在小锤敲击下,某金属片3s内振动了720次,金属片振动的频率是 , 人耳(填“能”或“不能”)听到金属片振动。
  • 7、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为
  • 8、 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选填“花”或“自己”)为参照物,此时马匹相对于诗人是(选填“运动”或“静止”)。
  • 9、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机械秒表的读数是s;

  •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外科医生常用次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放在播放音乐的喇叭旁的烛火会随着音乐声舞动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 11、如图所示,编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用木锤以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的同一个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 12、15℃时,声音在下列哪种介质中传播的最快(  )
    A、 B、 C、软木 D、空气
  • 13、下列单位换算是否正确(  )
    A、4.5m=4.5m×100cm=450cm B、456mm=456×1100=0.456m C、36cm=36cm÷100=0.36m D、64dm=64×110m=6.4m
  • 14、某同学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测量四次,结果分别是:5.35cm、5.33cm、5.34cm、5.341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取(  )
    A、5.33cm B、5.34cm C、5.3325cm D、5.333cm
  • 1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 50cm B、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 9s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 1.2m/s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 15mm
  • 16、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和速度的基本单位分别是(  )
    A、s、km/h B、min、m/s C、s、m/s D、h、km/h
  • 17、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智能电动汽车,装有平视显示系统(简称HUD)。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使显示器上的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的车速、油耗等信息,部分光路如图乙所示。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具有单向透光功能,还可以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指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的比值)。汽车的后视镜壳、内饰门板和门把手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未来汽车排放会越“低碳”,汽车本身则会越“高碳”。

    (1)、电动汽车充电时,为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应将汽车金属外壳接
    (2)、碳纤维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大显身手,与它自身的轻量化、高强度等优点有关。碳纤维不适合制造下列哪种用品____;
    A、羽毛球拍 B、钓鱼竿 C、哑铃 D、自行车
    (3)、画出从显示器S点发出的光经反射镜、挡风玻璃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4)、假设车内光照度(单位勒克斯,符号lx)恒定,车外光照度和玻璃透明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为%;
    (5)、已知该汽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空车质量

    2t

    续航里程

    600km

    电池容量

    72kW·h

    电池能量密度

    120(W·h)/kg

    ①若汽车快充20分钟即可将电池电量由20%充至70%,该汽车快充充电功率

    ②电池能量密度即电池单位质量储存的能量,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该车电池的质量

  • 18、某电蒸锅有防干烧功能,可实现温度过高时自动停止加热。其内部由加热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加热电路有高、低温两个挡位,已知U1=220V,R2=121Ω,高温挡电功率1500W。控制电路电压U2=6V,R0=10Ω,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锅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0.15A时,衔铁吸合,触点断开,停止加热。(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Rt温度/℃

    40

    80

    100

    140

    160

    200

    Rt电阻/Ω

    100

    50

    40

    30

    25

    20

    (1)、控制电路工作时电磁铁的上端为极;
    (2)、加热电路停止加热时电蒸锅内的温度
    (3)、低温挡的电功率和R1的阻值
  • 19、如图所示,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小刚在水平地面与车厢间用木板搭一斜面装载货物。

    (1)、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画出货物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2)、已知此斜面长s=3m,高h=1m,小刚沿斜面方向用400N的推力将重900N的货物以1m/s的速度匀速从斜面底端推到顶端(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箱子大小),此过程中推力的功率为W,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N。
  • 20、王莲是一种大型浮叶草本,叶片布满气室、边缘向上卷起,具有粗壮的叶脉支撑结构,因而能产生巨大的浮力,植物园在其观赏期向游客开设载人体验活动。为安全起见,工作人员将一泡沫板置于叶片上方(泡沫板和叶片的面积视为相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8kg的游客坐在泡沫板上进行体验。已知叶片底面积为1.4m2 , 其浸入水中的最大安全深度为5cm。(叶片及泡沫板质量均忽略不计,ρ=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该游客体验时,泡沫板对叶片的压强;
    (2)、叶片所能承载的最大重力。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