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点燃蜡烛后,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第一次调节好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成像规律与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一致 B、假设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C、假设透镜的上半部分被遮挡,则在光屏上的像将不完整 D、透镜位置不变,向左移动蜡烛,要接收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 2、 2025年5月29日1时31分,我国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问二号”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对小行星2016HO3以及主带彗星311P的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升空过程中,“天问二号”克服重力做功 B、加速升空过程中,“天问二号”的机械能守恒 C、在深空探测过程中,“天问二号”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 D、燃料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机械能
  • 3、 如图,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下移动导线AB,电流表的指针一定会偏转 B、左右移动导线AB,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C、动圈式话筒采集声信号时,利用了该实验规律 D、该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与奥斯特实验规律一样
  • 4、 如图,磁铁S极与弹簧连接,竖直悬挂于电磁铁的正上方,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向右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B、电磁铁的磁性变强 C、电磁铁上端为S极 D、悬挂磁铁的弹簧变长
  • 5、 如图,下列工具使用过程中通常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天平 B、开瓶器 C、筷子 D、鱼竿
  • 6、 如图,下列描述晶体凝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 7、 下列事例主要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来解释的是(  )
    A、生活中常用吸管喝牛奶 B、机翼表面设计成上凸下平 C、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熟 D、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
  • 8、 全世界能源的消耗逐年上涨,探索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人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举措中不符合这个课题的是(  )
    A、利用煤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利用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 D、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 9、 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主要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医院里的常见医疗设备“B超” B、探测鱼群所用的设备“声呐” C、中医诊病四个途径中的“闻” D、清洗眼镜的设备“超声波清洗机”
  • 10、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下列物理量采用该方法定义的是(  )
    A、长度 B、温度 C、功率 D、
  • 1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的电学仪器中,实验室用来测量电流的是(  )
    A、 B、 C、 D、
  • 12、 如图是加油机为歼-10CE在空中加油的场景,歼-10CE飞行员看见加油机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大地 B、山峰 C、歼-10CE D、云朵
  • 13、 为了纪念著名的物理学家焦耳,下列某个物理量以他的名字作为单位,该物理量是(  )
    A、电阻 B、电压 C、 D、
  • 14、 小聪为学校的鱼池设计自动补水装置,实现鱼池中水位处在1.4m到1.6m之间,适宜鱼儿生长。他设计的装置如图甲,L为一根上端固定的轻质弹簧(可视为导线),弹簧拉力大小与伸长量Δx的关系如图乙。塑料圆柱形密闭浮筒A的底面积3×103m2 , 高0.2m,质量0.3kg。电源电压恒为6V,R1=10ΩR2为一根足够长的电阻丝,其阻值与接入电路中的长度成正比,滑片P可随浮筒A竖直上下移动。电压传感器(对电路无影响,未画出)监测R1两端的电压,当R1两端电压达到4V,传感器控制注水阀门打开;当R1两端电压低于2V时,传感器控制注水阀门关闭。通过调试:当水位降到最低1.4m时,浮筒A底部刚好接触水面,滑片P位于R2的某一位置,注水阀门打开:当水位上升到最高1.6m时,注水阀门关闭。(ρ=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浮筒A的重力;
    (2)、水位最低1.4m时R2的阻值;
    (3)、到达最高水位1.6m时,浮筒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以及R2接入电路中的总长度;
    (4)、小聪还想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将其改装为一个水位计,请帮他找出水位高度在1.4m到1.6m时,电路中电流I(单位:A)与水位高度H(单位:m)的函数关系式。
  • 15、 我国很早就有使用滑轮的记载,如图甲的汉代砖刻便记录了矿山使用滑轮做起吊机械的场景。借助如图乙所示的装置(篮子质量不计),质量为60kg的采矿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70kg的矿石从矿坑匀速提起,10s内矿石上升了2m。(忽略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取10N/kg)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2)、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工作时矿工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400cm2 , 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
  • 16、 某实验小组利用以下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器材:学生电源、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标有“30Ω;2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及导线。

    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2V。

    步骤:⑴请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图补充完整

    ⑵将学生电源电压调至6V,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若故障只出现在Rp或R,则故障是

    ⑶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0.4A;

    ⑷断开开关,只将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闭合开关,他们应该向(选填“左”、“右”)端调节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仍为2V;

    ⑸当换用20Ω电阻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2V。请你帮他们解决问题,从下面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作答。

    方法一:更换一个最大阻值至少为Ω的滑动变阻器。

    方法二:调节电源电压,使其最大不超V。

    ⑹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⑺他们完成探究实验后,想利用电流表和阻值为R0的电阻,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丙所示,并完成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1S2 , 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1

    ②断开开关S2 , 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2

    ③未知电阻Rx=(用R0I1I2表示)。

  • 17、 小明学习密度知识时,发现课本密度表中没有酱油的密度,于是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进行测量。

    器材:烧杯、托盘天平和量筒。

    步骤:⑴将装有酱油的烧杯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或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再次平衡,盘里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g;

    ⑵将烧杯中的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为40mL;

    ⑶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为39.4g:;

    ⑷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g/cm3

    ⑸整理器材时,他发现量筒侧壁沾有少许酱油,于是推断出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

    ⑹他想重新测量时,不小心损坏了量筒。经过思考,他想出了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方法。

    ①在两个相同烧杯的同一高度作标记线,如图乙所示;

    ②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20g;

    ③分别将水和酱油倒入两个烧杯,液面均到达标记位置,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装水烧杯的总质量为100g,装酱油烧杯的总质量为114.4g;

    ⑤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g/cm3。(ρ=1.0×103kg/m3

  • 18、 按要求作图
    (1)、如图(a),拉行李箱时,可将行李箱视为杠杆,图(b)是其简化图,O为支点,A为行李箱的重心。请在图(b)中画出重力的示意图以及拉力F的力臂L。

    (2)、小聪将通电螺线管放入地球仪来模拟地磁场,请在右侧简图中,用箭头在A点标出该处磁感线方向,并在括号内用“+”或“-”标出电源下端的极性。

  • 19、 小明和爸爸在家一起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他用电加热器对质量为2.5kg的冰块进行加热,并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电加热器的铭牌上标有“220V  605W”,加热过程中,消耗电能的70%转化为冰和水的内能,此时家庭电路实际电压为V,1~4min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为J。[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的损失,c=4.2×103J/(kg)]

  • 20、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他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最右端向左滑动,直到灯泡电压达到额定值,记录了不同时刻三个电表的示数,并在同一坐标图中分别绘制了L和RpUI图像如图乙。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请分析:图乙中曲线是滑动变阻器的UI图像;该电路的电源电压为V;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W。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