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们身边看似“轻”的空气,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以下事例,没有直接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 吸盘挂钩被“吸”在墙上 B、用吸管喝饮料 C、拔火罐 D、用注射器注射
  • 2、 如图,一个U形敞口容器里面装有水,把它放在斜面上,正确的是(    )
    A、 B、 C、 D、
  • 3、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眼镜架上装有鼻托 B、背包的背带做得较宽 C、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 D、用滑雪板滑雪
  • 4、  2025年4月25日1时17分,在轨执行任务(绕地球转动)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空间站。顺利完成中国航天史第6次太空会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在太空中惯性减小 B、地球对“天宫”空间站有吸引作用 C、“天宫”空间站处于平衡状态 D、航天员报平安的声音通过超声波传回地面
  • 5、 下列四个实例中,主要是利用惯性的是(  )
    A、行车时系安全带 B、拍打衣物清除灰尘 C、给汽车安装安全气囊 D、行车时保持安全距离
  • 6、 下列对物体的作用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甲图绳子对灯的作用力 B、乙图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 C、丙图返回舱所受的重力 D、丁图砝码对海绵的作用力
  • 7、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8m/s C、中学生的重力大小约为50N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5s
  • 8、 实验小组开展“自制微型密度计”跨学科实践。
    (1)、【项目提出】现有一批如图甲所示的小瓶酒精,外观无区别,用密度计测量酒精密度,是一种初步判断酒精是否合格的简单方法(0.86g/cm3~0.88g/cm3为合格)。图乙密度计无法检测这批酒精的原因是
    (2)、【项目分析和实施】小明想设计和制作一个能用来判断酒精是否合格的微型密度计。

    ⑴设计:

    ①对于图甲的小瓶酒精来说,若用微型密度计测量时排开2mL的酒精,不会导致酒精溢出,因此微型密度计的质量不应超过g(假设酒精密度为0.88g/cm3g=10N/kg);

    ②在密度计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漂浮在密度为0.86g/cm30.88g/cm3的酒精中,在密度计上与液面相平处做标记,两次标记间的长度记为ΔH。为便于分辨,ΔH应适当(选填“大”“小”)一些,则密度计应适当一些(选填“粗”“细”);
    ⑵制作:用直径约为3mm的实心杆作为标度杆,为使密度计能在酒精中竖直漂浮,增加了细铜丝作为配重和直径为1cm的泡沫塑料球作为浮子。把密度计放入水中,若发现密度计浸没在水中,应如何调节配重?

    (3)、【展示交流】将制作好的密度计放入四瓶酒精中漂浮时,如图丁所示。

    瓶酒精合格,瓶酒精密度偏大(选填字母,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
    ⑵密度计在C、D项中受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CFD(选填“>”“<”或“=”)。

  • 9、 小明用某液体压强计来测量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关系,在同样的烧杯中倒入液体做实验,两次实验对比如图甲、乙。

    (1)、他认为根据图甲、乙可以判断液体M的密度小于N,请你判断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写出分析过程:如果错误,请写出判断依据。
    (2)、接着他将压强计的探头拆下,在U形管右侧开口处接上橡胶软管②,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如图丙所示。

    用水平风吹固定的模型,模型上表面空气流速下表面空气流速,上表面气体压强下表面气体压强(前面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对模型的压力的合力方向为(选填“向上”“向下”),U形管中的液面情形将如图丁中的(选填“A”“B”或“C”).

  • 10、 在各处同样的水平冰面上,大人坐在人力冰车上,小孩用50N的力水平推着总重为1×103N的大人和冰车,从A点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后松手,冰车滑行到D点停下,各段路程和时间如图甲所示。冰车与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1m2g=10N/kg

    (1)、求大人和冰车的总质量;
    (2)、求小孩对大人和冰车所做的功和功率;
    (3)、求冰车(包括大人)在D处时对冰面的压强;
    (4)、用“·”表示冰车(包括大人),在图乙方框内画出他们在C点的受力示意图;
    (5)、冰车到A点时为计时起点,在图丙中画出0~10s冰车受到冰面的摩擦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11、 如图所示,潜艇悬浮在海水中a处,排开海水的质量为3×106kgg10N/kg , 海水的密度取1×103kg/m3)。

    (1)、在方框内画出潜艇在a处的受力示意图(以“·”代替潜艇);
    (2)、求潜艇排开海水的体积;
    (3)、求潜艇所受浮力;
    (4)、求潜艇所受重力;
    (5)、潜艇从海水高密度区驶入低密度区,急剧下降的过程称为“掉深”。如图,某潜艇从a处“掉深”到b处。通过分析,比较潜艇在ab两处所受浮力的大小。(潜艇体积不变)
  • 12、 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弹力(F)与形变量(x)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Fx关系图像(图线记为a)。

    表1

    弹簧受到的拉力F/N

    0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伸长量x/cm

    0

    1.00

    200

    3.00

    400

    5.00

    (1)、分析图甲,得到实验结论:=常量(设为k),则k=N/cm;把这根弹簧截去一部分,对剩余部分弹簧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甲图中描点,并画出Fx图像(对应图线记为b

    ②比较图线可知,把弹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的k(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取下钩码时不慎掉落,忽略空气的作用力,钩码在空中两个位置MN时的机械能和重力势能如表2所示,则钩码在N位置的机械能为J,在M位置时的动能为J。

    表2

    位置

    机械能/J

    重力势能/J

    M

    0.5

    0.2

    N

     

    0.3

  • 13、

    (1)、图1甲是战国时期的汲酒器,长柄上端与球形底部开有两小孔ab . 图1乙是取酒过程的示意图。当汲酒器插入酒缸中时,汲酒器和酒缸就构成了一个。过一会,压住方孔a并提起汲酒器,酒毫无滴洒,是由于的作用;
    (2)、某组同学设计了简易活塞式抽水机,其结构如图2所示,提起活塞时,阀门(选填“打开”“关闭”),使活塞下方瓶内的空气压强外界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瓶内外气压差足够大时,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玻璃球进入瓶内;
    (3)、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用。同一套装置测得不同楼层的大气压值如图3甲、乙所示,乙图大气压值等于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其中图是放在较高楼层时的情况。

  • 14、 如图,把吸盘压在竖直的玻璃墙上,挤出空气(假设吸盘内真空),它就“吸”在玻璃墙上静止不动。

    (1)、请在方框内画出吸盘的受力示意图(以“·”代替吸盘,已标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
    (2)、吸盘所受摩擦力其所受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方向为
  • 15、 小明用天平和注射器(容积50mL)测量果汁密度。

    ①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得空注射器质量为25g;

    ②如图甲,用注射器抽取果汁;

    ③将装有果汁的注射器放到已调平衡的天平上,通过在右盘增减砝码和(选填“调节平衡螺母”“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此时右盘所放砝码与游码位置如图乙,则装有果汁的注射器质量为g;

    ④依据公式ρ= , 果汁密度为g/cm3=kg/m3

  • 16、 图甲为演员表演杂技“抛彩球”的场景,某个彩球离开手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先后经过MS两点,在这两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如图乙所示,则该彩球在(   )

    A、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M点的重力势能比S点小 C、S点的高度比M点大 D、S点的速度比M点大
  • 17、 如图,甲、乙重力均为100N,10s内,小明用拉力Fa把甲竖直匀速拉至B点;小红用拉力Fb沿斜面将乙匀速拉至D点。已知Fb<Fa , 则(   )

    A、Fa做功100J B、FaFb做的功相等 C、Fa的功率为200W D、Fa的功率大于Fb的功率
  • 18、 小明看完《哪吒2》后查找资料并分析:定海神针的重力G为86400N,众海妖竖直向上托起定海神针的力F1为500000N,GF1的合力为F , 若再施加一个力F2使定海神针处于平衡状态,则(   )

    A、F2=413600N , 方向竖直向下 B、F2=413600N , 方向竖直向上 C、F=586400N , 方向竖直向上 D、F=413600N , 方向竖直向下
  • 19、 小楠乘坐列车从甲地去乙地,车内的食品包装袋鼓起来,如图1,包装袋密封良好,车内温度不变。袋内气体质量为m , 密度为ρ , 袋内气压为p , 当地气压为p'。已知温度恒定时,质量一定的气体压强p与体积V关系如图2。则(   )

    A、m>m B、ρ>ρ C、p<p D、p'<p'
  • 20、 如图为我国古人运送巨木的劳动情境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

    A、利用滚木移动巨木,是为了增大摩擦 B、水平移动巨木的过程中,重力对巨木不做功 C、支架下端垫石块,是为了增大支架对地面的压强 D、骑在巨木上可顺水漂流,说明木和水的密度相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