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2 《汽化和液化》(基础版)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暑假,小江与家人坐空调旅游大巴去黄果树旅游,途中发现车窗变模糊了,该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凝华
  • 2. 如图,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水珠都在a、b的上表面 B、小水珠都在a、b的下表面 C、小水珠在σ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D、小水珠在α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 3. 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 4. 在没有加盖的锅中装上水,加热到沸腾后,再将火力加大,关于锅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逐渐升高 B、迅速升高 C、不变 D、无法确定
  • 5. 细心的小敏发现妈妈每次洗完头发后,总是用电吹风吹湿头发,而且还用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这是为什么呢?
    A、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增加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 B、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温度,加快水分蒸发 C、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减少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 D、用电吹风吹湿头发,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气流动,减慢水分蒸发
  • 6.  下图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无瑕的冰     B、缥缈的雾     C、凝重的霜     D、飞舞的雪

二、多选题

  • 7. 【物理与日常生活】有关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坎儿井主要是利用地下水的温度低、空气流通慢从而减慢水的蒸发 B、乙图中,简易冰箱利用纱布上的水蒸发吸热保证饭菜不容易变馊 C、丙图中,液化石油气主要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储存在钢瓶内 D、丁图中,持续加热,炖盅内外的水都不会沸腾
  • 8. 下列做法可以加快蒸发的是                           
    A、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B、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C、把装有酒精的瓶子的瓶盖拧紧 D、将湿衣服放在通风处晾干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视机上的“音量(volume)”按钮是用来改变声音的响度 B、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不相同 C、冬天在室外呼出的团团白气,是汽化现象 D、相同情况下被 100℃水蒸气烫伤比 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会放出热量
  • 10.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三、填空题

  • 11. 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开冰棒包装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小叶和小清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如图所示,图  符合实际。“白气”实际上是  (填“水蒸气”“小水珠”或“小冰晶”)。

  • 12. 冬天,小明在家烧开水时,发现从壶嘴上方冒出“白气”,如图所示,“白气”是由(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形成的,当房间温度(选填“较高”或“较低”)时该现象会更明显。

  • 13. 如图所示的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按下阀门使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四、实验探究题

  • 14. 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瓶中水的温度为℃;

    (2)水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乙是a、b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两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选填序号)。

    A.酒精灯的火焰相同,a组水的质量大             

    B.水的质量相同,b组酒精灯的火焰小

  • 15.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当水温上升到图甲温度计所示的温度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2

    93

    94

    94

    94

    94

    94

    94

    94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假设组装器材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烧杯底部,这样测得的温度值会比真实值(选填“偏小”或“偏大”);
    (2)、实验时观察到0~3min气泡如乙图b所示,4~9min气泡如乙图a所示,图(选填“a”或“b”)表示水在沸腾时的水中气泡体积变化情况;
    (3)、通过分析可知水的沸点为℃。说明此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 16.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1)、实验过程中,组装器材应(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他观察发现烧杯中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说明水(选填“已经”或“还未”)沸腾;
    (3)、他通过测量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与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此地的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通过实验他总结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持续

五、简答题

  • 17. 夏天,刚从游泳池中出来,让风一吹会感到很凉,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