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3 《熔化和凝固》(培优版)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熔点是80℃ B、该物质是非晶体 C、该物质熔化时不需要吸热 D、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10min2. 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铁化如水”这个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这个过程中铁温度不断升高 B、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C、这是一种熔化现象 D、在这个过程中铁不断放热3.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对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 )
A、甲图中寒冷天气里,你呼出的每一口气都是一朵“小白云”是液化形成的 B、乙图中太阳能净水器利用了水先液化后汽化 C、丙图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成细小的水滴,形成“云雾缭绕”黄山云海 D、丁图中屋檐下冰锥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4. 如图所示,为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冒出“白气”的现象,以下自然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C、
深秋枝头挂白霜
D、
寒冬玻璃上有冰花
5. 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锡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230℃ B、锡在EF段放热,是固液共存状态 C、锡熔化过程用了7min,不断吸热 D、锡是不透明的金属,属于非晶体6.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不停地循环。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 C、高空中的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晶 D、高空中的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7. 北方的冬天,下过大雪后,常见到一些城市出动装满盐水的洒水汽车,在主要的街道上喷洒盐水,洒了盐水后,雪很快就化了。这是因为:( )A、盐水和雪起化学反应,放出了热 B、盐水是热的,把雪化了 C、盐水吸收太阳的辐射本领强 D、盐水降低了冰雪的熔点二、多选题
-
8. 下表为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则在标准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标准大气压
物质
固态氢
固态氧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熔点/℃
物质
液态氢
液态氧
液态酒精
液态水银
沸点/℃
78
357
A、在℃时氧是液态 B、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C、容器里℃的水银的状态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D、将氢和氧放在℃的环境中较长时间后,慢慢提高环境温度,氢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9. 下图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及图像,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海波受热均匀,选用的海波颗粒要小一些 B、海波的熔化过程用了12min C、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放在海波中,不接触试管底和壁 D、海波是晶体,熔点是48℃10.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在各种物态变化中不停地循环,让四季多姿多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暖的春天,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炎热的夏天,五榕山下的水在阳光下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凉爽的秋天,榕江民中的草或树叶上结有晶莹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寒冷的冬天,水蒸气在高空急剧降温变成雪花,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11. 一标准大气压下M物质的熔化图像如图甲所示;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浸在正在熔化的M物质中,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M物质的熔点是-5℃ B、M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约10min C、图乙中,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图乙中,直到全部水凝固前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保持不变三、填空题
-
12. 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的金属经过 (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如表所示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铝
熔点/℃
1535
1083
962
1064
3410
660
沸点/℃
2750
2567
2212
2807
5627
2327
13. 晓雯同学在做“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时,观察到试管内的物质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指示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熔点是℃。如果让该物质凝固,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应该物质凝固过程的是。
14.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的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由下表判断,此温度计玻璃泡内物质可能是 , 该温度计能否在做萘熔化实验时使用?。物质
水银
酒精
水
铅
萘
熔点/℃
-38.8
-117
0
328
80.5
沸点/℃
357
78.5
100
1740
218

四、实验探究题
-
15. 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B”或“C”);(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石蜡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 min;(3)、如乙图所示,4至8分钟内海波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石蜡吸收的热量。16.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并固定(选填“A”“B”或“C”)的位置;(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___________;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通过水给试管水浴加热 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 D、将固体颗粒碾成小颗粒加热(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温度计所示温度为℃;(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经历了min,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17. 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性质制成的;(2)、为了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安装装置时应该(由上到下,由下到上),乙装置中水浴法加热的作用是;(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 但要继续热。18. 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示数偏大的是;(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段(用字母表示)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海波处于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4)、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蜡是。(填“晶体”或“非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