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2 《汽化和液化》(培优版)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植物也遵循“适者生存”规律。如图所示,这是人们为了改善沙漠环境而在沙漠中种植的仙人掌,仙人掌能生存于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 )
A、体表面积较大,能减慢水分的蒸发 B、叶子呈细刺状,能减慢水分的蒸发 C、体表面积较大,能加快水分的蒸发 D、表面有层蜡质,能加快水分的蒸发2. 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乙两试管( )
A、都会沸腾 B、都不会 C、甲会沸腾,乙不会沸腾 D、甲不会沸腾,乙会沸腾3. 下列描述正确的的是( )A、吹笛子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 B、烧水的时候靠近壶口的位置产生的白气更多 C、水沸腾前气泡自下而上逐渐变小 D、在用真空罩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真空玻璃罩里面的空气能够全部被抽出4. 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小水珠在( )
A、a、b的上表面 B、a、b的下表面 C、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D、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5.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也会发生汽化现象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的“白气”实际是水蒸气 C、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若撤去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 D、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热6.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形成露水。古诗关于露的描述有很多,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中所说的“露”,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凝固7. 蒸包子时,关于笼屉上方冒出的“白气”,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白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吸热 B、“白气”是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热 C、“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D、“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热二、多选题
-
8. 如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面出现的小水珠是熔化形成的 B、b表面出现的小水珠是液化形成的 C、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D、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9.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把金属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线圈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为 B、如图乙,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可激起水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如图丙,敲击音叉,发现音叉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 D、如图丁,在相同的两个玻璃片上分别滴上等量的水,发现加热的玻璃片上的水滴先蒸发完,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10. 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加快的是( )A、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B、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 C、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D、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得散开11. 湄潭翠芽是遵义市特色产业,在制茶、喝茶过程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摘单芽时,芽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B、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蒸发,这便是制茶中的“杀青” C、泡茶的水需要先加热至沸腾,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D、用手拿茶杯喝茶时,感觉茶很热,通过在茶水面吹气可以加快蒸发而致冷三、填空题
-
12. 如图,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此过程中酒精热量。
13. 天气变冷后,骑行者骑摩托车会佩戴全罩式头盔,在等红绿灯时,骑行者发现面罩侧镜片上会起一层淡淡的白雾,将镜片掀起时,白雾便很快消失,这是因为镜片表面空气流动白雾蒸发加快。14. 在学习“叶片的结构”时,小明了解到植物叶片上下表面有透光不透水的表皮,叶片的表皮可以使叶片中水分蒸发速度(选填“加快”“不变”或“减慢”)。小明用放大镜观察叶片时,物距放大镜的一倍焦距。15. 煮粽子时,先用大火将水烧开,再改用小火加热,这样也能将粽子煮熟。原因是: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小附想节约更多的能源,于是又将火调到最小,这时显然还在加热,水却不沸腾了,你认为水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四、实验探究题
-
16. 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两组同学从图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各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应先调整铁夹 (选填“A”或“B”);(2)、图丙是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其读数是 ℃;(3)、观察到图丁中的实验现象是在水沸腾 (选填“前”或“时”);(4)、图戊是两个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其中图线 是根据甲实验装置的数据绘制的。17. 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节(选填“A”或“B”)固定夹的位置。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如图乙所示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这是(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3)、如图丙所示为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则水的沸点为。18. 小明用图甲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6
88
90
94
96
96
96
96
(1)、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这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第时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水温为℃。(2)、图乙中(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3)、根据表格,在图丙坐标系中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图象。(4)、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