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果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的方式叠放,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
2、 自行车支架一般都会采用如图的设计.这种方法应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三角形的稳定性 D、垂线段最短 -
3、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4、如图
(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 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小明同学探究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是(直接写结论,不需证明):
(2)、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BAD,猜想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证明:(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ABC与∠ADC互补,点E、F分别在射线CB、DC上,且∠EAF=∠BAD.当BC=4,DC=7,CF=1时,求△CEF的周长. -
5、如图,在等边△ABC中,∠ABC=∠CAB=∠BCA=60°,射线AP交BC边于点P,D为射线AP上一点,以BD为边作等边△BDE,连结CE交射线AP于点M.
(1)、当点D在线段AP上时,①求证:AD=CE.
②求∠CMD的度数.
(2)、当点D不在线段AP上时,∠CMD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请说明理由:若改变,请求出此时∠CMD的度数.(3)、当BD⊥CE时,请直接写出∠CAD与∠CBD的数量关系: -
6、 如图
(1)、问题提出:在△ABC中,AB=5,AC=9,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思维点播:延长中线至等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AB、AC、2AD集中在△ACE中,利用
三边关系,可得AD的取值范围.
问题解决1:在图1中找出AB与 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问题解决2:AD的取值范围是 , AB和CE的位置关系是 .
(2)、问题拓展:如图2,AD是△ABC的中线,AB=AM,AC=AN,∠BAM=∠NAC=90°,探究线段AD与MN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
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ABC+∠ADC=180°,CE⊥AB.
(1)、求证: BC=CD.(2)、若AE=7,BC=4,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 -
8、如图,某娱乐休闲景区内有两条小路AC与BD相交于点C,咖啡厅和购物商店分别在点A和点C处,景区管理员打算在BD上方区域内的点Q处修建游客服务区,要求点Q到AC的距离与点Q到BD的距离相等,且AQ=CQ.请你帮景区管理员找出点Q(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
9、如图,在△ABC中, ∠A=70°,∠ABC=50°.
(1)、求∠C的度数:(2)、若∠BDE=30°,DE//BC交AB于点E,判断△BD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
10、请完成以下证明过程如图,已知AB//CD,AB=CD,BE=CF. 求证: AFIIDE.

证明:∵AB//CD,
∴∠B=∠C( )
∵BE=CF,
∴BE- =CF-
即 BF=CE,
在△ABF 和△DCE中,
∴△ABF≌△DCE( )
∴∠AFB=∠DEC( )
∴∠AFE=∠DEF ( )
∴AFIIDE. ( )
-
11、如图,在Rt△ABC中,AC=6,BC=8,AB=10.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A→C→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B→C→A向终点A运动,点P,Q都运动到各自的终点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直线l经过点C,且l∥AB,过点P,Q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段,垂足为E,F.当△CPE与△CQF全等时,则t的值是.

-
12、知识储备: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如图,点C为直线AB外一动点,AB=6,连接CA、CB,点D、E分别是AB、BC的中点,连接AE、CD交于点F,当四边形BEFD的面积为5时,线段AC长度的最小值为.

-
13、如图,∠AOB=30°,M与M'关于射线OB对称,N与N'关于射线OA对称,点N',O,P,M'在同一条直线上,记∠AMP=α,∠ONQ=β,则a,β的数量关系为.

-
14、如图,已知∠A=∠D,EF//BC,请在空格上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ABC≌△DEF,则添加的这个条件是(只要填上一个满足的条件即可)

-
15、请写出一个能说明命题“|a|>2,则a>2”是假命题的反例.
-
16、如图,AD、CF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AD与CF相交于G,AE平分∠CAD交BC于E,交CF于M,连接BM交AD于H,且BM⊥AE.有下列结论:①∠AMC=135°:②△AMH≌△BME;③AH+CE=AC;④BM+MH=BC.其中,正确的有个( )
A、4 B、3 C、2 D、1 -
17、 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连接PA,PB,PC,若 , , 的面积分别为 , , , 则有( )
A、 B、 C、 D、 -
18、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C于点E,AB=4cm,AC=5cm,BC=6cm,则△ABD周长为( )
A、9cm B、10cm C、11cm D、12cm -
19、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位置摆放在同一平面内,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E在含45°角的直角三角尺的斜边AB上,且点F在CB的延长线上,已知∠A=45°,∠BFE=15°则∠1的度数是( )
A、30° B、45° C、60° D、75° -
20、工人师傅常借助“角尺”这个工具来平分一个角,其背后的依据就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如图,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取OC=OD,适当摆放角尺(图中的∠CED),使其两边分别经过点C、D,且点C、D处的刻度相同,这时经过角尺顶点E的射线OE就是∠AOB的平分线.这里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SAS B、SSS C、AAS D、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