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解决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催化剂及其载体的选择和改良是关键。目前我国研制的稀土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转化效果,催化过程图如下。

    (1)、Zr原子序数为40,价电子排布为:4d25s2 , 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CO、NO均能够与血红蛋白(Hb)中Fe2+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因而具有毒性。

    已知:CO进入血液后有如下平衡:CO+Hb·O2⇌O2+Hb·CO

    ①C、N、O三种元素,简单氢化物的沸点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氢化物化学式表示)。

    ②在CO、NO结构中,C、N、O原子均含有孤电子对,与Fe2+配位时,配位原子均不是O原子,理由是:

    ③高压氧舱可用于治疗CO中毒,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

    (3)、为节省贵金属并降低成本,常用某些复合型物质作催化剂。一种复合型物质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复合型物质的化学式为

    ②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其晶胞为立方体结构,则晶胞的边长为cm。(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只要求列算式)。

  • 2、已知硼、氮、钴、铜是几种重要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个;Cu2+的电子排布式为
    (2)、Cu的配合物A的结构如右图,A中所含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其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3)、配体氨基乙酸根(H2NCH2COO-)受热分解可产生CO2和N2 , N2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是;N2O与CO2互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且N2O分子中O只与一个N相连,则N2O的电子式为

    (4)、立方氮化硼的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如下图),是超硬材料。

     

    ①晶胞中每个氮原子周围与其最近且等距离的硼原子有个;

    ②结构化学上常用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立方氮化硼的晶胞中,B原子的坐标参数分别有:B (0,0,0);B(12 , 0,12);B (1212 , 0)等,则距离上述三个B原子最近且等距离的N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 3、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化学家更好地研究元素,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有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Sm—As—F—O组成的化合物。
    (1)、比较离子半径:F-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 , Sm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元素As与P同族,请举一事实说明非金属性P元素比As元素强
    (4)、已知H3PO4为三元酸,其结构式为: 。次磷酸(H3PO2)中P的成键情况与H3PO4中的相同,则H3PO2的结构式是。若将足量的KOH与次磷酸(H3PO2)充分反应,则化学方程式为
  • 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①基态原子的N能层有1个未成对电子,M能层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下同),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②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是 , 其轨道表示式为

    ③Cu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H、C、N、O、Na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3)、HCN是直线形分子,HCN分子(填“极性”“非极性”)。HClO的电子式为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导热性均与自由电子有关

    ②水结成冰密度减小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有关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依次减弱

    ④共价键的强弱决定分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

    H2SH2SeH2Te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熔沸点依次升高

    ⑥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A、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⑤⑥
  •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mol过氧化氢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3NA B、1mol白磷含6NAPP键,1mol二氧化硅中含4NASiO C、等物质的量的CO2N2中含有π键的数目均为2NA D、金刚石晶体中1mol碳原子含有2NACC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区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B、p能级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能级电子能量 C、ns2np4属于p区主族元素 D、第VIIA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 8、下表给出了几种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

    物质

    NaCl

    MgCl2

    AlCl3

    CCl4

    熔点/℃

    801

    712

    190

    -22.6

    沸点/℃

    1 413

    1 412

    182.7

    76.8

    关于表中4种氯化物有下列说法:

    ①AlCl3在加热时可升华

    ②CCl4属于分子晶体

    ③1 500 ℃时NaCl的分子组成可用NaCl表示

    ④AlCl3是典型的离子晶体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1)和(3) B、只有(3) C、只有(1)(2)(3) D、全部正确
  • 9、下列各组元素各项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B>Al>Ga B、电负性:As>Se>Br C、最高正价:F>S>Si D、原子半径:P>N>C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px、2py、2pz轨道相互垂直,能量相等 B、稀有气体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都为ns2np6 C、第一电离能越大,元素的电负性也越大 D、元素周期表各周期总是从ns能级开始,以np能级结束
  • 11、泽维尔研究发现,当用激光脉冲照射NaI使Na+和I-的核间距为1.0~1.5nm时,呈共价键。根据泽维尔的研究成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
    A、NaI晶体是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混合物 B、离子晶体可能含有共价键 C、NaI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D、共价键和离子键没有绝对的界限
  • 12、下列粒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且其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的是( )
    A、H3O+ B、BF3 C、NO3 D、SO42
  • 13、某元素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24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4个未成对电子 B、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4个能层被电子占据 C、该元素原子的M层共有8个电子 D、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
  • 1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810O B、碳的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 C、SO2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D、HCl的形成过程: 
  • 15、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为N2(g)+3H2 (g)⇌2NH3(g) ΔH<0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N2(g)难溶于水 B、H2(g)在氧气中燃烧的能量变化形式与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形式相符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D、第VA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NH3的沸点不是最高的
  • 16、下列各组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高低比较中,错误的是( )
    A、2s<2p B、3px<3py C、3s<3d D、4s<4p
  • 17、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 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高 D、共价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 18、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转化关系,根据框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苯乙烯生成高聚物D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产物C的结构不止一种,其中分子中含有“-CH3”的结构简式为 , 该有机物在铜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以下是合成苯乙烯的一种路线: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 , 该反应为烯烃的臭氧化反应,R'R可以为任意烃基或者H原子。由此推断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发生臭氧化反应最多有种产物。
  • 19、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都是重要的漂白剂。
    (1)、某小组以KMnO4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为

    (2)、制备氯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选择上述合适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i(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F装置所盛溶液是(填溶液名称)。
    (4)、(II)工业上NaClO2可由ClO2、H2O2和NaOH溶液混合制得,实验流程如下:

    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已知H2O2(沸点150℃)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将少量30% H2O2溶液浓缩至40%,B处应增加一个设备。该设备的作用是

    (6)、NaClO2可用于消除烟气中的NO。其他条件相同时,以NaClO2溶液为吸收剂,测得相同时间内NO的氧化率随NaClO2溶液的起始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NO的氧化率随起始NaClO2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

  • 20、氢能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氨分解制备氢气是一种技术先进和经济可行的工艺。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发生氨的分解反应2NH3(g)N2(g)+3H2(g),测得不同起始浓度和催化剂表面积下NH3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20~40min,v(NH3)=
    (2)、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填标号)。
    A、适当提高反应的温度 B、恒温恒压充入He(g) C、缩小容器的体积 D、恒温恒容充入He(g)使压强增大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实验①,H2的反应速率:0~20min大于20~40min B、实验②,x数值可能为0 C、相同条件下,增加氨气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D、相同条件下,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反应速率增大
    (4)、已知断裂1mol H-H、1mol N-H、1mol N≡N分别要吸收436kJ、391kJ、946kJ的能量。请在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

    (5)、有人设想以N2(g)和H2(g)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①A化学式为

    ②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上一页 566 567 568 569 5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