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A

    取样置于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

    最终澄清石灰水仍为澄清溶液,样品中一定不含NaHCO3

    B

    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完全

    根据白色沉淀的质量不能判断样品中是否含Na2CO3

    C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能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NaHCO3

    D

    取一定量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开始没有气体生成,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A、A B、B C、C D、D
  • 2、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SO2及氮氧化物等,用硫酸铈循环法吸收SO2的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O2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硫酸型酸雨(pH<5.6) B、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2Ce4++SO2+2H2O=2Ce3++SO42+4H+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SO42 , 可以选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D、理论上每吸收标准状况下224mL SO2消耗0.16g O2
  •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1mol铁单质与足量硫单质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3NA B、7.8g Na2O2中所含离子总数为0.3NA C、0.0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适量沸腾的蒸馏水中,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小于0.01NA D、标准状况下,11.2L HD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 4、某同学为验证SO2的性质,在培养皿中放置几团浸有不同物质的棉球,然后向Na2SO3固体上滴加浓硫酸,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棉球所浸物质

    实验现象

    解释

    A

    品红溶液

    褪色

    SO2具有氧化性

    B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不褪色

    SO2不能漂白酚酞试液

    C

    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D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SO2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A、A B、B C、C D、D
  •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已知R的原子序数是Z的两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X

    Y

    Z

    W

    R

    A、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 B、简单离子半径:R>Z>W C、仅由Y、Z、W形成的化合物为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Z
  • 6、某温度下,对可逆反应:2X(g)+Y(g)3Z(g)+W(s)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度增大 B、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压强不变,充入与反应体系不反应的N2 , 反应速率减小;体积不变,充入N2 , 反应速率不变 D、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 7、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SO2 , 氧气过量时,也可直接生成SO3 B、用浓硫酸与Na2SO3反应制备SO2时,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越高越好 C、H2SSO2的水溶液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常温下,浓硫酸与铁反应放出H2
  •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给事实相符的是(  )
    A、钠和冷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向漂白液中滴加醋酸增强其漂白效果:ClO+H+=HClO C、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O+Cl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32+2H+=CO2+H2O
  •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向水中加入NaOH固体增强导电性,NaOH是电解质 B、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 C、常温下,明矾为无色晶体,可用作净水剂 D、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染料等有机色素的漂白剂
  • 10、下列实验设计和操作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CCl4从海水中直接萃取溴

    B.配制100mL1molL1食盐水的定容操作

    C.除去CO2中的HCl

    D.海水淡化

    A、A B、B C、C D、D
  • 11、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热稳定性:HF>H2O B、氧化性:Cl2>I2 C、碱性:NaOH>Mg(OH)2>Al(OH)3 D、酸性:HCl>HF
  • 12、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第ⅡA族 C、元素周期表右上方区域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 1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NaHCO3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B、Mg2+的结构示意图: C、NH4Cl的电子式: D、CH3OCH3C2H5OH互为同分异构体
  • 14、“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符号表征”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示意图涉及的物质中有两种是电解质 C、上述示意图表示的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H2O__CH4+2O2 D、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已知:C+2H2SO4(浓)Δ__CO2+2SO2↑+2H2O)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 , 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②装置H的作用为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填Ⅰ、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6、综合利用废弃物,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意义。以废铁屑(含少量Fe2O3FeS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流程示意图如下。

    (1)、酸浸过程中,H2SO4的作用是FeS+2H+=Fe2++H2SFe+2H+=Fe2++H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酸浸时间对所得溶液的成分影响如下表所示。

    酸浸时间

    1min

    30min

    120min

    KSCN溶液检验

    变红

    未变红

    变红

    1min时检验,溶液变红,写出离子方程式

    30min时检验,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未变红的原因

    120min时检验,溶液复又变红,用文字说明原因

    (3)、已知:FeSO47H2O受热易失水。操作X为: 
    (4)、测定所得硫酸亚铁晶体中Fe2+的含量,步骤如下:

    Ⅰ.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

    Ⅱ.取出10mL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滴入bmol/LKMnO4溶液,至反应完全共消耗KMnO4溶液cmL

    ①依题意完善Ⅱ中MnO4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

    MnO4+Fe2++=Mn2++Fe3++

    ②计算硫酸亚铁晶体样品中Fe2+的质量分数

  • 17、元素周期表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IUPAC等向世界介绍118位优秀青年化学家,并形成一张“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我国学者雷晓光、姜雪峰、刘庄分别成为“N、S、Hg”元素的代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汞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氮、氧、硫3种元素对应的最简单氢化物,其中最稳定的是(填化学式)。

    (2)、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
    A、酸性:HCl>H2SO4 B、非金属性:O>S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3)、分别写出H2S、NH4Cl的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4)、第三周期元素X,其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该元素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短周期元素Y,其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该元素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短周期元素Y,其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该元素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三氯化六氨合钴(Ⅲ)[Co(NH3)6]Cl3是钴化合物合成中的重要原料,实验室以CoCl2为原料制备[Co(NH3)6]Cl3。其中CoCl2可以通过钴和纯净氯气反应制得,实验室制备CoCl2可用下图实验装置实现。

    已知:①钴单质300以上易被氧气氧化,CoCl2易潮解

    (1)、写出A装置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开始前应先打开A中盛放浓盐酸仪器的活塞,再点燃D中酒精灯,其目的是
    (3)、新制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的微粒有(填微粒符号)。
    (4)、把氯气溶于水得到新制氯水,把该氯水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发现溶液红色褪去。为探究褪色的原因,有同学提出三种猜想:

    猜想1:氯水消耗了NaOH

    猜想2:氯水消耗了酚酞;

    猜想3:氯水同时消耗了NaOH和酚酞。

    为验证上述猜想,该同学取上述褪色后的溶液于甲、乙两只试管中。向甲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向乙试管中滴加足量酚酞溶液,如果观察到(填实验现象),则猜想3成立。

    (5)、该同学为了完成上述实验探究,在实验室配制90mL2.0molL1氢氧化钠溶液。

    ①配置该溶液需要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g。

    ②关于配制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将称好的固体直接在容量瓶中加水溶解

    B.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有少量的溶液溅出,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C.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溶液未冷却到室温就移入容量瓶定容,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 19、工业上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含氧化铁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试剂X是氢氧化钠溶液 B、试剂Y是HCl , 它与Na[Al(OH)4]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中包含2个氧化还原反应 D、将X与Y试剂进行对换,最终可以达到相同结果
  • 20、下列关于Fe3+Fe2+性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备Fe(OH)2 B、配制FeCl3溶液,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 C、可用NaOH溶液检验Fe3+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D、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
上一页 523 524 525 526 5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