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将38.4g Cu与一定量浓硝酸恰好完全相互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NaOH溶液中得到NaNO3NaNO2的混合溶液,反应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硝酸在反应中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酸性 B、混合液中,含NaNO20.4molNaNO30.6mol C、氮的氧化物混合物中N2O4的物质的量是0.1mol D、若浓硝酸体积为200mL , 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1mol/L
  •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原电池装置(盐桥装有琼脂吸附的饱和KCl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极是Cu , 电池工作时,Cu发生了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过程中,甲烧杯中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 C、电池工作过程中,盐桥中的Cl向甲烧杯移动 D、该电池的反应原理是:2Fe3++Cu=2Fe2++Cu2+
  • 3、氮及其化合物的某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反应Ⅰ为化合反应,而反应Ⅱ为分解反应 B、工业生产中原料气N2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 C、在催化剂a、b表面均发生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D、反应Ⅱ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的过程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 4、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2+2MnO4+2H2O=4H++5SO42+2Mn2+ B、往NH4HCO3溶液中滴加足量烧碱溶液:HCO3+OH=CO32+H2O C、用CuSO4溶液吸收H2S尾气:Cu2++H2S=CuS+2H+ D、铜与足量稀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
  • 5、关于如图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锌是负极,反应过程中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B、该装置中,电流方向是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C、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增加 D、该电池工作时,有大量H+在铜片表面被氧化成H2
  • 6、某同学绘制了有关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在e→d的转化过程中,物质e将被氧化 B、化合物f中阴阳离子数量比一定为1:2 C、图中按箭头所示的转化均可一步反应实现 D、标况下,1mol bc的混合物体积约为22.4L
  • 7、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NH3是电解质

    B

    SiO2既可溶于NaOH溶液也可溶于HF溶液

    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C

    硝酸具有挥发性

    硝酸不稳定

    D

    Ca(ClO)2溶液中通入SO2产生白色沉淀

    生成CaSO4沉淀

    A、A B、B C、C D、D
  • 8、用50mL0.50molL1盐酸和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中和热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稍过量的NaOH溶液是为确保盐酸能被完全中和 B、为了使酸碱充分反应,应当缓慢分次倒入NaOH溶液并搅拌 C、实验中为使溶液迅速反应,可用金属搅拌器替代玻璃搅拌器 D、改用25mL0.50molL1盐酸与25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实验,所得中和热ΔH将变为原实验的一半
  • 9、用可溶性TiOSO4溶液生产纳米Ti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室中进行“操作Ⅰ”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普通漏斗 B、“沉钛”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TiO2++2NH3H2O=TiO(OH)2+2NH4+ C、回收“滤液”中的(NH4)2SO4时,高温灼烧有利于提高其产率 D、空气与纳米TiO2所形成的分散系,可检测出有丁达尔效应
  • 10、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数据的测定条件均为常温常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已知2CO(g)+O2(g)=2CO2(g) ΔH<0 , 表明CO的能量高于CO2的能量 B、已知同素异形体的转化中,P4(s)=4P(s)ΔH<0 , 表明红磷比白磷稳定 C、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 , 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D、中和热ΔH=57.3kJ/mol , 若20.0g固体NaOH与足量稀盐酸完全中和,将放出28.65kJ热量
  • 11、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直接生成NO2 B、铵盐都不稳定,受热都易分解生成氨气 C、实验室常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氨气 D、Fe(NO3)2溶液加稀盐酸,溶液变黄
  • 12、某小组设计的制备并验证氨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

    A.制备少量NH3

    B.收集NH3

    C.证明NH3极易溶于水

    D.吸收NH3尾气

    A、A B、B C、C D、D
  •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7gNH3中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3NA B、标准状况下,2.24L NO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的总数为0.2NA C、1L 0.1mol/LNH4NO3溶液中,含N元素的粒子总数为0.2NA D、一定条件下,0.1mol N20.3mol H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 14、下列关于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硅酸盐材料大多具有硬度高、熔点高、难溶于水等特点

    ②现代建筑物大量使用的沙子和水泥都是硅酸盐材料

    ③水晶项链和石英玻璃都是硅酸盐材料

    ④陶瓷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硅酸盐材料

    ⑤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

    ⑥高纯度的硅单质具有非常好的导电能力

    A、①④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⑥
  • 15、根据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1)、当A为常见气体单质时,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B是 , C是 , D是 , E是
    (2)、B→C的化学方程式是

    E→C的离子方程式是

    D→E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4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109

    220

    332

    412

    480

    ①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min(填“0~1”、“1~2”、“2~3”、“3~4”或“4~5”),原因是

    ②2~3min内,以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 (设溶液体积不变)。

    (2)、某温度下在4L恒容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达到平衡状态时Z的浓度为mol/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5min时,Z的生成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min时Z的生成速率。

    ③若升高温度,则逆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7、某小组同学采用以下装置验证SO2的性质:

    (夹持及加热装置略,试管1:紫色石蕊溶液,试管2: H2S 溶液,试管3:品红溶液,试管4:酸性KMnO4溶液,试管5: BaCl2溶液)。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经过实验,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

    ①试管1中现象

    ②试管2中现象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试管3中现象 ,  说明SO2具有漂白性,证明该漂白的可逆性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3)、试管4中现象说明SO2还具有的性质是 , 反应离子方程式
  • 18、研究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转化具有重要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符合图示的是(填序号)。

    ①酸碱中和反应②碳酸钙分解③金属钠与水反应④酒精燃烧⑤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⑥Ba(OH)2⋅8H2O与NH4Cl反应

    (2)、H2(g)+Cl2(g)=2HCl(g)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若1molH2(g)和1molCl2(g)充分反应,则反应物中旧键断裂共吸收kJ能量,生成物中新键形成共放出kJ能量,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氨氧燃料电池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9、某小组设计实验对硫燃烧的产物及其性质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实验事实与所得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所得结论

    A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证明硫的燃烧产物中有酸

    B

    湿润的Na2S试纸上出现淡黄色固体

    证明硫的燃烧产物能被还原成硫

    C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硫燃烧的产物中有SO3

    D

    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证明硫燃烧的产物中有SO2

    A、A B、B C、C D、D
  • 20、正定城墙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是明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定城墙易受酸雨腐蚀,酸雨是pH<5.6的雨水 B、正定城墙的青砖富含Fe3O4Fe3O4俗称铁红 C、正定城墙“九省通衢”的石质匾额的主要成分为金属材料 D、长乐门城楼外墙的红色涂料的主要成分为CuO
上一页 498 499 500 501 50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