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室温下,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强碱性溶液:K+AlOH4CO32Na+ B、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的溶液:K+CO32NO3Na+ C、中性溶液:Fe3+ClK+SO42 D、强酸性溶液:IK+NO3S2O32
  • 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的其中一种化学原理为:3NaClO+2FeOH3+4NaOH=2Na2FeO4+3NaCl+5H2O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3NA时,生成的Na2FeO4质量为166 g B、NaClO是还原剂,FeOH3是氧化剂 C、根据该原理可得Na2FeO4在碱性环境中能稳定存在 D、NaCl是还原产物
  • 3、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CH3CHCH2CH32的名称:2-乙基丁烷 B、气态BeCl2的空间结构名称为:V形 C、N+的能量最低时的价层电子排布图可能为: D、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 4、回收铝制饮料罐得到铝与从铝土矿制铝相比,前者能耗仅为后者的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制饮料罐的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大量能源,缓解能源紧张的问题 B、铝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C、硬铝的硬度大但强度较小,不适合制造飞机的外壳 D、电解熔融Al2O3时加入冰晶石,目的是降低Al2O3的熔化温度
  • 5、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HCl B、Cl2 C、CaCO3 D、NH3
  • 6、单液流电池属于沉积型电池,它不带要隔膜或离子交换膜,从而大幅降低了电池成本和电池设计的复杂性,一种CuPbO2单液流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储液罐中溶液的pH不断增大 B、充电时,PbO2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PbO2+4H++2e+SO42=PbSO4+2H2O D、充电时,若Cu电极增重64g , 电解质溶液增加离子数为NA
  • 7、二水四氯合钴酸铵的制备反应为CoCl2H2O42H2O+2NH4Cl=NH42CoCl4H2O2+4H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Co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27种 B、键角:H2O>H2S>H2Se C、该反应中所涉及的元素位于p区的有4种 D、CoCl2H2O42H2O中含有离子键、配位键、σ键等
  • 8、马钱苷酸作为秦艽的药用活性成分,应用于痛风定片和骨刺消痛胶囊等药物当中,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钱苷酸分子中一定含有平面环状结构 B、马钱苷酸最多消耗Na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马钱苷酸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D、马钱苷酸能发生消去、酯化、加成等反应
  •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诗中的“海雾”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B、“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诗中的“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C、“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句中的“曾青”为氢氧化铜 D、“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句中的“法”指蒸馏
  • 10、某小组探究NH3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如图,③中气体颜色无明显变化,④中收集到红棕色气体,一段时间后产生白烟。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中固体药品可用KClO3代替,②中固体药品可为NH4NO3Ca(OH)2 B、③、④中现象说明③中的反应是4NH3+7O2__Δ4NO2+6H2O C、④中白烟的主要成分是NH4Cl D、一段时间后,⑤中溶液可能变蓝
  • 11、有机物Ⅰ结构对称,是一种优良的抗菌药成分,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RBrMg(Et)2ORMgBr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
    (2)、反应①中,化合物A与气体x反应,生成化合物B,原子利用率100%。x为
    (3)、芳香族化合物M为B的同分异构体,其能够发生银镜反应、水解反应,且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4组峰,则M的结构简式为 , 其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4)、关于由D→E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反应过程中,有C-O单键的断裂和C=C双键的形成 B、HCHO为平面结构,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头碰头”形成的π键 C、化合物D中含有氧原子,能与水形成氢键,因此其易溶于水 D、化合物E中,碳原子采取sp2sp3杂化,但不存在顺反异构
    (5)、根据化合物E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Br2CCl4溶液

    b

    水解反应

    (6)、以甲苯、乙醛为含碳原料,利用反应③和④的原理,合成化合物W()。基于自己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写结构简式)。

    (b)相关步骤涉及到芳香烃制卤代烃,其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 12、氰化物是指含有氰基或氰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与农业中。
    (1)、工业上以甲烷和氨气为原料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Ⅲ制备HCN。

    反应Ⅰ:2CH4g+3O2g+2NH3g2HCNg+6H2Og   ΔH1=475kJmol1

    反应Ⅱ:2H2Og=O2g+2H2g   ΔH2=+484kJmol1

    则反应Ⅲ:CH4g+NH3gHCNg+3H2g   ΔH=

    (2)、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H4和2molNH3发生反应Ⅲ,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 此时NH3体积分数为30%。

    ①0~10min内用CH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min1。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CH4H2各1mol,则此时vv(填“>”“=”或“<”)。

    ②由实验得到vNH3cNH3的关系可用如图甲表示。当x点升高到某一温度后,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x点将移动到图甲中的点(填字母标号)。

    (3)、Cu2+可做H2O2氧化废水中CN的催化剂,氧化过程中总氰化物(CN、HCN等)去除率随溶液初始pH变化如图乙所示。当溶液初始pH>10时,在一段时间内总氰化物去除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4)、常温下(Cd2+CN溶液体系中存在平衡关系:Cd2++CN=CdCN+CdCN++CN=CdCN2CdCN2+CN=CdCN3CdCN3+CN=CdCN42 , 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K3K4。含Cd物种的组分分布分数δ、平均配位数nlgcCN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c0HCN=1molL1(过程中HCN浓度几乎不变),KaHCN=1010K1=105.5lgK2=5.1lgK3=4.6lgK4=3.6;平均配位数n¯=cML+2cML2+3cML3++ncMLncM+cML+cML2+cML3++cMNn , 其中M代表中心离子,L代表配体。

    ①曲线Ⅱ代表的含Cd微粒为

    CdCN42=Cd2++4CN的平衡常数为

    ③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降低pH,有利于生成CdCN42

    B.pH=7时,cCdCN42>cCdCN3>cCdCN2

    C.平衡后加水稀释,CdCN2CdCN3的浓度之比增大

    ④a点时,n=。(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3、五氧化二饥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某废钒催化剂主要含有V2O5V2O4、CaO、Fe2O3Al2O3SiO2等,采取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钒制备V2O5

    已知: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Ca2+

    Al3+

    Fe3+

    Fe2+

    开始沉淀时(c=0.1molL1)的pH

    12.4

    3.7

    2.2

    7.5

    沉淀完全时(c=1.0×105molL1)的pH

    13.8

    4.7

    3.2

    9.0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V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浸出渣的主要成分是 , “酸浸还原”中V2O5;和V2O4均转化为VO2+ , 写出V2O5转化为V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氧化”中被氧化的元素主要有(填元素符号)。
    (4)、“调pH”中有沉淀生成,写出生成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沉钒”中需要加入过量NH4Cl , 其原因是NH4VO3晶体未经洗涤直接进行“煅烧”,将导致V2O5产品中混有杂质。
    (6)、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7)、一定温度下,V2O5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得到偏钒酸钠。偏钒酸钠阴离子呈现如图1所示的无限链状结构。碳化钒主要用于制造钒钢及碳化物硬质合金添加剂,其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

    ①偏钒酸钠的化学式为

    ②碳化钒晶胞中与碳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碳原子个数为

    ③若碳化钒合金的密度为ρgcm3 , 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 , 则晶胞参数nm。

  • 14、铁氰化钾(K3FeCN6)是一种氰配合物,易溶于水,可检验Fe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制备铁氰化钾并探究其性质。
    (1)、制备铁氰化钾。用Cl2氧化K4FeCN6制备K3FeCN6 , 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A中Cu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实验测得石墨电极上生成Cl2的体积小于Cu电极上生成气体的体积,其原因可能是

    ②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探究铁氰化钾的性质。查阅资料,提出猜想:

    猜想1:K3FeCN6具有氧化性;

    猜想2:K3FeCN6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FeCN63⇌Fe3++6CN

    设计如下实验展开探究(本实验所用蒸馏水均已除氧:已知I2+I⇌I3)。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2mL饱和KI溶液中滴加5~6滴0.1molL1K3FeCN6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无明显现象

    向2mL0.1molL1K3FeCN6溶液中滴加5~6滴饱和KI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溶液变成蓝色

    0.1molL1K3FeCN6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浓盐酸

    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加入盐酸后,溶液变红

    向浓度均为0.1molL1FeCl3K3FeCN6的混合溶液中放入一根无锈铁丝

    t1min产生蓝色沉淀

    0.2molL1K3FeCN6溶液中放入一根无锈铁丝(与实验Ⅳ铁丝相同)

    t2min产生蓝色沉淀

    ①铁氰化钾晶体中各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不包括(填编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e.π键       f.范德华力

    ②实验Ⅱ可以证明猜想1成立。实验Ⅰ中滴加淀粉溶液后不变蓝的原因可能是

    ③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Ⅲ中加入浓盐酸后溶液变为红色的原因:

    ④由实验Ⅲ、Ⅳ、Ⅴ的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2成立。实验Ⅳ、Ⅴ中判断猜想2成立的依据是

    (3)、铁氰化钾可用于测定硫酸钴晶体CoSO47H2O中的钴含量。取mg硫酸钴晶体样品,加水配成200mL溶液,取2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V1mLcmol/L铁氰化钾标准液,将Co(Ⅱ)氧化为Co(Ⅲ),充分反应后,用质量浓度为ρg/L的Co(Ⅱ)标准液滴定剩余的铁氰化钾,消耗Co(Ⅱ)标准液V2mL。反应的方程式为Co2++FeCN63=Co3++FeCN64。样品中钴的含量ω=(以钴的质量分数ω计)
    (4)、铁盐或亚铁盐应用广泛,写出其中一种的化学式并写出该盐的一种用途
  • 15、1,3-丁二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机理如图。反应Ⅰ和反应Ⅱ都经过同一中间体,进一步发生基元反应②和基元反应③得到两种不同的加成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元反应①△H>0,基元反应②△H<0 B、基元反应③相对于基元反应②为慢反应 C、同一条件下,反应Ⅱ的倾向性比反应Ⅰ的倾向性大 D、反应过程中,升高温度,1,2-加成产物的产率明显增加
  • 16、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室温下,用pH计测定0.1mol/L的CF3COOHCCl3COOH两种溶液的pH

    CF3COOH溶液的pH较大,则电负性:F>Cl

    B

    向盛有0.2mol/L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mol/L的H2SO4溶液

    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则NO3Fe2+还原为NO2

    C

    将注射器充满NO2气体,再往里推活塞压缩体积

    气体颜色加深,则加压平衡向生成NO2气体的方向移动

    D

    2mL0.1mol·L-¹的MgCl2溶液中滴加2滴同浓度NaOH的溶液,再滴加4滴同浓度的FeCl3

    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则KspMgOH2>KspFeOH3

    A、A B、B C、C D、D
  • 17、X原子不含中子,Y元素位于第四周期且基态原子中有5个未成对电子,基态W原子的s能级与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等,ZW与氮气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四种元素形成的配合物XY(ZW)5、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负性:W>Z>X>Y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 C、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W的有3种 D、X3W+ZW32的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
  • 18、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 , 能导电)为原料,用(NH42S2O8溶液作浸取剂提取Cu2+的原理示意图如下。(S2O82结构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2O82中O全部为-2价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2O82+2e=2SO42 C、一段时间后,Cu2+的浸出速率显著变小,可能是致密硫膜阻碍了电子转移 D、Fe3+溶解黄铜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2=S+2Fe2+
  • 1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有关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的叙述正确的是
    A、1L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 B、1molBr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LSO2O2充分反应,生成物的分子数为2NA D、1molS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所得溶液中SO32数为NA
  • 2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能完全表示相应事实的是
    A、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Cu2++2NH3H2O=CuOH2+2NH4+ B、将还原性铁粉加入过量的稀硝酸中:3Fe+8H++2NO3=3Fe2++2NO+4H2O C、NaAlO2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AlO2+HCO3+H2O=AlOH3+CO2 D、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晶体:Na++NH3+CO2+H2O=NaHCO3+NH4+
上一页 414 415 416 417 418 下一页 跳转